“你的意思是……”
“降维打击。”顾青吐出四个字,平平淡淡,却像锤子砸在钢板上,“他们不是吹自己单点技术牛逼吗?行,那咱们就甩出一个他们压根看不懂、更学不会的‘超能力’模块,直接把他们的‘牛逼’锤成‘傻逼’。”
“那价格……”苏知夏脑子转得飞快,立刻抓住了要害。
“模块本身,可以不挣钱。甚至,找几家行业里说话有分量的标杆客户,免费给他们用,深度合作。”顾青手指在平板上点了点,“咱们要的,是用这个‘杀手锏’,把整个市场对腾龙技术实力的认知,强行扭过来。让所有人都明白,买腾龙,买的不是一个破功能,是未来,是领先别人一个身位的可能。”
“至于‘创新之光’现在卖的那个……”顾青的表情更冷了,“正好,他们那个技术方案,不是屁股底下不太干净吗?”
他划拉出另一个界面,是个国内挺火的AI技术论坛页面。
“我找人写了几篇技术分析,没点名道姓,就是挖了挖他们那种‘定制硬件+特定算法’路线的坑,尤其是在复杂场景和未来迭代上可能碰到的墙。”
“顺便,提了嘴那个专利的事儿,暗示了一下潜在的法律风险。”顾青说得轻描淡写,“文章已经发出去了,圈内人,看得懂。”
苏知夏看着顾青。
这家伙,平时蔫了吧唧的,一出手,就是一套组合拳,明枪暗箭,又刁又狠,打蛇打七寸。
“念念呢?”苏知夏脑子里忽然闪过那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她……”
“哦,这个商业模块最后的功能验证和压力测试,有几个查漏补缺的小脚本是她写的。”顾青随口应付了一句,“那丫头对找bUG这事儿,有种近乎强迫症的直觉,省了李学明他们不少头发。”
苏知夏:“……”
这他妈哪是找了个徒弟,分明是请回来一尊扫地僧。
“好!”苏知夏不再磨叽,之前的憋屈和疲惫一扫而空,眼睛里重新冒出火来,“就这么干!李学明那边,我给他们加人加钱!市场部,我亲自去动员!用最快的速度,把咱们这个‘杀手锏’给我砸出去!”
腾龙的反击,像憋了很久的洪水,闸门一开,又快又猛。
新模块被命名为“灵犀”,没搞什么虚头巴脑的发布会,直接由苏知夏和顾青牵头,联系了几家在各自领域跺跺脚地都要抖三抖的龙头企业,提供“深度战略合作试用”。
与此同时,几篇深入分析“特定AI视觉方案潜在技术瓶颈与合规风险”的技术长文,如同病毒般,在各大行业论坛、技术交流群、甚至是一些投资人的私密圈子里悄悄蔓延开来。
文章写得滴水不漏,全是干货,引经据典,逻辑严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字里行间若有所指的“某类方案”,矛头直指“创新之光”目前的主打产品和技术路线,尤其是那个不清不楚的“专利疑云”。
市场的风向标,转得比翻书还快。
之前被“创新之光”低价策略勾得心痒痒的潜在客户,突然就冷静下来了。
腾龙“灵犀”模块展示出的碾压级性能,尤其是在处理他们实际生产中那些老大难的复杂场景时的惊艳表现,让他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更要命的是,那些关于技术瓶颈和专利风险的讨论,像一根根小刺,扎进了这些老板和技术负责人的心里。
买便宜货是爽,可万一买回来的是个瘸腿的、甚至可能惹上官司的玩意儿呢?这风险谁担得起?
“创新之光”那边,几乎是立刻就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
好几个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扑棱棱飞了。
之前已经签了单的客户,也开始话里有话地打听技术细节、升级路线、还有那个专利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在腾龙甩出的绝对技术代差和那个悬在头顶的“风险”大棒面前,突然就变得一文不值。
“张总!腾龙那帮逼太狠了!他们那个‘灵犀’,根本不是人做的!跟咱们的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还有那些破文章!论坛上都传疯了!明显是冲着咱们来的!已经有客户打电话问专利的事儿了!”
“咱们的投资人,北极星资本那边,也打电话过来问东问西,话里话外那意思……不太对劲啊……”
“创新之光”的总裁办公室里,张浩宇脸色铁青,听着下属们七嘴八舌的汇报,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砰!”他狠狠一拳砸在红木办公桌上,震得杯子都跳了起来。
腾龙的反击,怎么会这么快?!这么狠?!
他们居然没掉进价格战的坑里,而是直接掀了桌子,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
降维打击!
“创新之光”的反扑,比预想的还要阴损。
不是从市场上硬碰硬。
而是一纸冰冷的律师函,直接递到了腾龙法务部,然后又以最快速度摆在了苏知夏的办公桌上。
那份措辞严厉的文件摊开,白纸黑字,句句都透着不怀好意。
“他们告我们专利侵权?”苏知夏指尖捏着那几页纸,用力到指节都有些发白,“就凭他们那个破模块?说我们‘灵犀’的核心算法,抄袭了他们的基础专利?”
她面前站着法务部主管,一个戴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脸色很不好看。
“是的,苏总。”他点了下头,声音沉重,“对方这次有备而来,请的是业内很有名的专利律师事务所。不仅要求我们立刻停止使用‘灵犀’相关技术,还提出了天价索赔。”
“放屁!”苏知夏猛地一拍桌子,笔筒里的笔杆都震得跳了一下。
“‘灵犀’的技术是顾青带队,从零开始啃下来的硬骨头,跟他们那套修修补补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路子!他们这是贼喊捉贼!”
法务主管脸上泛起苦涩:“苏总,专利这东西,有时候不是看谁的技术真牛,是看谁的专利文本写得更‘巧’,覆盖范围更‘广’。”
“‘创新之光’那项基础专利,申请得比较早,里面有些描述写得很模糊,覆盖面很大。如果真打起官司,光是扯皮,就能把我们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