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山路蜿蜒。
一支队伍,正沿着山路快速行进。
正是李云霄率领的367团。
经过连续五天的急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栖霞山附近。
这里是进入金陵的最后一道屏障。
李云霄的内心,既焦急又期待。
他知道金陵城内,正上演着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他必须尽快赶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这场悲剧。
“团座,咱们为啥突然走这么快?之前不是一直慢慢悠悠的吗?”
陈怡紧跟在李云霄身后,有些疑惑地问道。
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之前一直不紧不慢的行军,突然之间就变成了急行军。
李云霄看了陈怡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觉得,我们之前为什么走得慢?”
陈怡挠了挠头,说道:“我哪知道啊,团座你又没说。”
李云霄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因为,我在等一个时机,一个最合适的入城时机。”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现在,时机到了。”
李云霄心中暗自说道。
他知道金陵城破,日军必然会放松警惕。
而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潜入金陵的最佳时机。
“报告团座!前方两公里处,发现一支日军小队!”
侦察兵李四根飞奔而来,向李云霄报告道。
李云霄立刻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查清楚了没有?有多少人?装备怎么样?”
他沉声问道。
“查清楚了,大概一个小队,五十多人,装备精良,有轻机枪和掷弹筒。”
李四根回答道。
李云霄略一思索,果断下令:“干掉他们!”
“是!”
李四根领命而去。
“团座,在栖霞山附近打仗,会不会把日军主力引来啊?”
杨晨有些担忧地问道。
毕竟,这里离金陵太近了。
一旦惊动了日军主力,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霄摇了摇头,说道:“不会的。”
“金陵城内现在一片混乱,日军根本顾不上外围的情况。”
“而且,栖霞山这里属于灯下黑,日军反而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里动手。”
他解释道。
很快,367团的战士们,便按照李云霄的部署,迅速展开了伏击阵型。
7连负责正面阻击,8连和9连分别从两翼包抄,侦察排负责警戒。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日军进入伏击圈。
战斗很快打响。
面对367团的突然袭击,日军小队猝不及防,瞬间被打得溃不成军。
不到半个小时,战斗便结束了。
367团以极小的代价,全歼了这支日军小队。
“快,打扫战场!”
杨晨兴奋地喊道。
他带领着战士们,开始搜寻战利品。
“嘿,这小鬼子身上,还有个照相机!”
杨晨从一具日军尸体上,搜出了一架照相机。
他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胶卷。
“这下可发财了!”
他兴奋地说道。
杨晨小心翼翼地将照相机收好,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团座,这玩意儿,能拍出啥来啊?”旁边一名老兵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他从未见过这东西,只觉得新奇。
李云霄看了看那名老兵,又看了看杨晨手中的照相机,缓缓说道:“这里面,可能记录着我们最需要的……证据。”
“证据?”老兵更是不解。
“对,日军在金陵城内暴行的证据!”李云霄的声音,变得低沉而严肃。
“这些胶卷,很可能记录了日军的罪行,对金陵,对整个中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些东西,我们暂时不能看,必须完整地保存好。”
“等到了金陵,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处理。”
“陈怡!”李云霄转头看向陈怡。
“到!”陈怡立刻立正。
“这个照相机,交给你保管!务必保证它的安全!”李云霄郑重地说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陈怡接过照相机,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背包里。
“好了,继续前进!”李云霄大手一挥,下达了命令。
“目标,幕府山!”
367团的战士们,迅速整理好装备,沿着山路,继续向幕府山方向快速行进。
……
幕府山,山势险峻,树木茂密。
一支日军小队,正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艰难地行进着。
他们是日军第6师团的一支侦察小队,奉命前往幕府山侦察地形。
然而,由于对地形不熟,他们迷失了方向。
“八嘎!这是什么鬼地方!”小队长黑田太郎,忍不住咒骂了一句。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他们已经完全迷失在了这片茂密的树林里。
“曹长,我们现在怎么办?”一名日军士兵,焦急地问道。
黑田太郎皱了皱眉头,说道:“先休息一下,等天亮了再想办法。”
“哈伊!”日军士兵们应了一声,纷纷找地方坐下休息。
“那边好像有人!”一名鬼子曹长,突然指着远处说道。
黑田太郎立刻警觉起来,他顺着曹长手指的方向望去,隐约看到远处影影绰绰,似乎有大量人影晃动。
“纳尼?!”黑田太郎心中一惊。
他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这……这怎么可能?!”
透过望远镜,黑田太郎看到了让他震惊的一幕:
一支庞大的中国军队,正沿着山路,向这边快速行进!
“八嘎!怎么会有这么多支那军队?!”一名日军士兵,惊恐地喊道。
“难道……难道是金陵的守军要逃跑?!”另一名日军士兵,猜测道。
黑田太郎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
他立刻做出了判断:“他们一定是想从这里逃出金陵!”
“绝对不能让他们逃走!”
“全体都有,准备战斗!”黑田太郎大声下令。
“哈伊!”日军士兵们立刻起身,端起枪,准备战斗。
“哟西!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们,为了天皇陛下,为了大东亚共荣,消灭他们!”黑田太郎高声喊道。
“板载!”
“板载!”
“板载!”
日军士兵们,在黑田太郎的鼓舞下,士气高涨,纷纷呐喊着,向中国军队冲去。
……
下关码头。
江风呼啸,江水滔滔。
数不清的中国溃兵,拥挤在狭窄的码头上,争先恐后地想要挤上船只。
哭喊声、叫骂声、枪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
码头上,尸体遍地,血流成河。
秩序早已荡然无存。
宪兵司令萧山令,站在码头的一处高台上,声嘶力竭地喊着:“不要乱!不要乱!排好队!一个一个上船!”
然而,他的声音,早已被淹没在了嘈杂的人群中。
根本没有人听他的指挥。
看着眼前这混乱不堪的景象,萧山令的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知道,金陵已经完了。
“长官!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一名宪兵军官,焦急地冲到萧山令面前,大声喊道。
萧山令摇了摇头,惨然一笑:“走?还能走到哪里去?”
“金陵已经失守,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与金陵共存亡!”
“杀!”
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从码头的另一侧传来。
紧接着,一群鬼子兵端着刺刀,嚎叫着冲了过来。
“鬼子来了!鬼子来了!”溃兵们惊恐地喊叫着,更加混乱地四处逃窜。
“弟兄们,跟鬼子拼了!”萧山令拔出手枪,大声吼道。
他带领着身边的几十名宪兵,向鬼子冲了过去。
“杀!”
“杀!”
“杀!”
宪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与鬼子展开了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从挹江门方向撤退下来的教导总队参谋长雷震,也带着一支卫队,从另一个方向冲向了码头。
“弟兄们,杀鬼子!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雷震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高声呐喊。
“杀!”
“杀!”
“杀!”
卫队的士兵们,紧随雷震,奋勇杀敌。
“砰!”
然而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萧山令的胸膛。
他缓缓地倒在了地上,鲜血染红了江边的土地。
“司令!”
“司令!”
宪兵们悲痛地呼喊着。
然而,萧山令再也听不到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与金陵共存亡!
“砰!”
又一颗子弹,击中了雷震的头部。
这位英勇的将军,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不甘和愤怒。
他至死,也没有放弃抵抗。
下关码头,成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殉难地。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