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米脂寨的大厅之内,众将齐聚一堂。平夏右路军元帅周侗站在堂中,说道:“此番战役,我们以平夏城、灵平城作为诱饵,巧妙地诱使西夏军进入葫芦河川这一战略险地。环庆路大军将从南面迅猛杀奔平夏城;熙河路大军则从西面,直扑平夏城;而我军所肩负的任务至关重要,我们右路军需从敌军东面迅速牢牢堵住葫芦河川口;如此一来,便能形成了包围之势。虽然此次战役是在西夏境内展开,但我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优势。此战的目标便是要全歼西夏主力。诸位将领,可都明白了?”
众将齐声高呼:“末将明白!”
右路军元帅周侗随即下令:“鄜延路马军指挥使卢俊义,带领三万精兵以及三千重甲铁骑,急速杀奔葫芦川口,将夏军堵在葫芦川中,形成西夏军回兴庆府的第一道防线。”
接着又命令:“鄜延路指挥使吕惠卿,率兵三万,史文恭、孙立、栾廷玉带五车毒药相随,迅速奔赴平夏城北五十里处的九曲岭。一是截断敌军粮道,二是形成敌军后撤的第二道防线。”
“河东路指挥使孟成,在西河口至盘山间,分兵把守各路口,阻击西夏军兵撤回兴庆府。
周侗自己则亲率一万人马,坐镇中军;共计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入西夏境内。
但见宋军人马:大小三军,一齐进发,各随队伍,甚是整齐。前军左右两路,气势恢弘,远探马,近哨马,往来驰骋。左路震天鼓响,右路鬼神急行。将军盔明铁铠坚,坐下马带铜铃传。旌旗似火霞天展,刀剑如霜雪路延。弓若鹊画威惊世,袋露龙梢气傲天。
宋军平夏大元帅章楶于长安府得悉西夏大军即将进犯平夏城的紧急军情后,即刻召集麾下众将。其神情凝重,言辞庄重地说道:“《孙子兵法》有云:‘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待敌者劳,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纵观诸位将领,唯有周元帅对兵法深谙于心且运用精妙得当。此次战役,最初的形势于我军而言颇为不利,预定战场为葫芦河川。然而,自平夏、灵平两城修筑竣工之后,我们就占了地利,整个战局的态势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今,此地已成为我宋军先于敌军设下埋伏、诱敌深入的绝佳战略要地。周元帅匠心独运,巧妙地以平夏、灵平二城作为诱饵,吸引敌军主动踏入我军精心布局的战略陷阱之中。而后,截断西夏军队的退路,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凭借以逸待劳之优势,一举歼灭夏军主力,从此西北无忧。”
章楶大元帅言辞落定,神色坚毅,随即大声下令:“左元帅童贯听令!即刻率领援军火速进军平夏城!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不得有丝毫延误!”
童贯领命之后,迅速展开部署,一一扫视着麾下众将,然后命令大将李成,带领董平、张清、单廷珪、魏定国等勇冠三军的将领,统率三万精兵,作为左路军。这一路军犹如锋利的刀刃,将从平夏城的一侧迅猛切入。童贯又令大将刘法,率领校尉关胜、索超、宣赞、郝思文等武艺高强之辈,同样带领三万兵马,作为右路军。此路军将从另一侧对敌军形成有力钳制。
同时,童贯命熙河路姚雄,统领五万大军,作为东路军。这东路军将从平夏城东面和南面,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向夏军。
三路大军分工明确,各有使命,恰似三把利刃,准备从不同方向直插夏军要害。而章楶大元帅则亲自率领御营兵三万,稳步跟进,为全军压阵。
且说那西夏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抵达平夏城与灵平城之后,便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对二城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夏军一开始士气高昂,一心想要攻克城池,在连续七日的强攻之中,夏军攻势如烈火燎原,锐不可当。然而,平夏城与灵平城在宋军将士的顽强坚守下,犹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宋军将士们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西夏军队始终未能前进一步,无法攻克这两座土城。
直至第八日,夏军耗费八日的时间与心血,终于将依据宋军攻城楼车改建而成的攻城楼车组装完成。这些攻城楼车体型极为庞大,高耸入云,仿若巨无霸一般矗立在大地上,竟然比平夏城的城墙还要高出许多。
夏军将这些攻城楼车缓缓推至城下。穆尔图卜亲自率领野律荣、野律宏仁等将领负责攻打北门,并将二十部攻城楼车全部部署在北门。野律荣身先士卒,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斗志,亲自登上楼车。
野律荣站在楼车之上,激励着夏军士卒纷纷跟上。楼下有士兵们齐心协力、奋力推动,楼车缓缓靠近城墙。待楼车靠近后,夏军凭借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朝着城内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射向城内,城内形势瞬间变得万分危急。
话说平夏城设有两位主将,大将郭成负责镇守东门与北门,大将折可适则负责西门与南门的防御。面对北门突如其来的夏军攻城楼车攻势,郭成毫不畏惧,亲自率领部众在城楼上与夏军展开激烈对射。
郭成指挥若定,一边组织士兵抵御敌军的箭雨,一边迅速派遣士兵传令给折可适,通报北门的紧急军情。郭成深知,此刻唯有各方协同作战,才能化解危机。
且说折可适此前已令邱岳镇守西门,薛天柱镇守南门,刚刚巡查完回到议事厅。此时,北门小校前来求见,折可适当即命其进厅回话。北门小校进入大厅后,恭敬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大声道:“参见折总兵,郭总兵特命我将北门军情向折总兵禀报。”其声音虽略显急促,但透着忠诚与坚定。
接着,小校详细说道:“折总兵,夏军在北门使用了攻城楼车,这些楼车高耸无比,竟比城墙还要高出许多。夏军居高临下向我们城墙上射箭,我军伤亡不断增加,如今北门形势万分危急。郭总兵让我转告折将军,还望早做应对之策,以免城池有失。”小校的话语中满是焦急与担忧。
折可适听闻此言,低头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局势,冷静问道:“夏军此番一共动用了多少部攻城楼车?难道我军的车弩也无法对其构成威胁吗?”折可适深知车弩是宋军重要的防御武器,若连车弩都无法发挥作用,局势将更加严峻。
那小校赶忙回道:“回折总兵,夏军一共动用了十九部攻城楼车。起初,郭将军下令以车弩攻击,然而夏军拼死推动攻城楼车向前。随后更是用火箭烧毁了我军十几部车弩,致使车弩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小校的汇报详细而准确,让折可适对北门的战况有了清晰的认识。
折可适微微点头,沉着说道:“你回去转告郭总兵,我即刻带领车弩赶赴北门。”他的语气坚定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那小校领命后,转身迅速回去复命,脚步匆匆,带着使命与希望。
再说折可适当机立断,马上命令士兵迅速拆下西、南两城墙上的车弩,紧急运往北城墙。然而,夏军二十部攻城楼车在北门一字排开,阵势强大,犹如一道钢铁防线。宋军一时间根本无法上城组装弩车,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箭雨声交织在一起,让人胆战心惊。
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宋军大将郭成不幸在激战中猝不及防被流箭射中。那支利箭穿透了郭成的铠甲,深深扎入他的身体。郭成瞪大双眼,望着前方的敌军,心中满是不甘,但依然顽强地指挥着战斗,直至最后一刻壮烈阵亡。
宋军将士们看到主将倒下,悲痛万分,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依然在折可适的镇定指挥下,顽强地与夏军对射。双方激战至天黑,夜幕笼罩着战场,夏军见难以取得突破,遂缓缓退回攻城楼车,暂时后撤。战场上弥漫着血腥与疲惫的气息,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随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