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朝就开始喷,太子殿下根本就不重视读书人,这群东林党的官员还有两个大佬,一个就是赵南星,一个就是高攀龙。
这两个人想了半天,毕竟孔子可是天下的圣人,太子需要更加严厉的老师,不如把当代的家主,请过来给太子当老师。
你总不能不承认,孔子是先贤。太子朱小松,看着这个奏折也是无话可说。因为这些人先斩后奏。
已经提前邀请这一代的孔子圣人来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在明朝重视老师的程度等同于父亲。
尤其是人家又带着一个孔子圣人的后人,这是自1055年宋仁宗时期,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长孙被封为首代“衍圣公”,这个爵位一直就延续下来。
读书人只要你参加科举,你肯定要承认孔子的地位,这就让太子非常难受了,如果你不尊重孔子,那么你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反对,尤其是读书人。
朱小松听到衍圣公已经到北京了,立马头就大了,这可是个吉祥物,你又不能碰,又不能说。
你只要一碰衍圣公,那简直就是得罪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孔子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人家留下的着作,这是你学习的基础。
要是给你当老师,你都没话说。朱小松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孔家人了。毕竟这件事情可不好处理,会造成非常大的舆论。
自己三字经记住的不太多,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写下来。衍圣公受到了东林党热情隆重的招呼,现在就等着上朝给朱小松当老师。
没想到的是,根本就不举行早朝,反而太子写了一本新三字经,就这样广而流传。
高攀龙拿着根本没有当回事儿,你一个几岁的小屁孩,又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育,要不是仗着你有一个好出身,你还敢光明正大的写一本书,这不是给我机会喷你吗?
这群东林党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购买了一本,衍圣公在正中央,只见其中一个关键的学子,毕竟人家的父亲可是赵南星。
大声开始朗读,众人根本没有拿着当回事儿,只有造成大规模的舆论,才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到时候太子就算想推脱,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必须彻底地批判这本书,才能够,让太子殿下认识到,写书立传那可不是普通人玩的。
只见这个人大声朗读,“人之初,如玉璞。”
马上衍圣公就反应过来了,“不对呀,人之初性本善。”
“怎么可以改成如璞玉?”
但是也只能继续听下去,本来以为是性相近,习相远,没想到直接改成了,性与情,俱可塑。
所有的读书人都非常气愤,也只能继续听下去,虽然说人家改的不怎么样,至少你想挑毛病的话,只能先听完。
“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
赵南星有点不相信,直接拿过来开始自己看,发现把南宋编写的三字经给改了,而且改的还相当不错。
衍圣公觉得这件事情麻烦了,太子写的这本书虽然引起了争议,但是人家编写的还相当不错,不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如果想在这上面挑文章,恐怕不好弄。衍圣公就在想,这三字经是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写出来了,里面融合了儒家思想,和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采用的是三字一句的编排,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义诚敬孝思想,这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太子殿下现在写了一本新书,这完全颠覆了儒家思想,按照这个新的三字经学习,恐怕没有人会对孔子有多少好感,毕竟这玩意儿属于洗脑,天天不断地重复,谎言也能够变成真理。
现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让太子这样胡闹下去,这以后还是读书人的天下吗?
衍圣公第一个拿过来好好研究了一下,毕竟自己可是孔子的后人,绝对不允许有人篡改三字经。
可是突然之间又想到,这三字经可不是自己的老祖宗写的,这是人家南宋的一个人写的。
苦思冥想这个奏折怎么写?毕竟朱小松现在可是太子。这老头就开始想了,不能直接反对,而是应该给太子提个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写呢?就在这时候太监突然之间过来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殿下有个问题,想请问衍圣公,究竟是君王重要,还是老师重要。”
高攀龙的差点没吐血,这简直就是在杀人诛心,这就等于太子指着你的鼻子再问,你究竟有没有拿我当太子,你究竟还是不是一个大臣?你究竟是尊重孔子,你还是尊重我这个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