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英没想到宋紫云的女儿会丢,那么小的孩子丢了这么久还怎么找的到?
宋紫云自从生了小丫之后一直没再怀孕,她倒是有种猜测。
毕竟宋紫云前面掉了两个孩子,说不定那就是她本该出生的两个儿子。
可惜,没保住。
所以她只生了一个闺女。
“妈,您不知道,我姐公婆一直想让姐夫跟她离婚,他们说不能生孩子的媳妇他们何家不要。”
“可是,我姐会哄人,姐夫没听他爸妈的。妈,还是您好,我结婚这么多年没给您生个孙子孙女,您也没埋怨我。”
“我的命怎么那么好呢?妈,您比我亲妈对我还好!以后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宋红云一边说一边表白。
姐姐很惨,相比较来说她就很幸福了!
李宝英慈爱的笑了笑说:“你们生不生孩子是你们的事,我作为老人只能在你们需要的时候帮帮忙,其他的只要你们过的好,我什么都不要求!”
小儿子不生孩子,她还清闲了呢,要不然还要带孩子,多累啊!
重活一世,她看的很开,什么孙子,什么传宗接代,都是胡扯,人这辈子还是活的开心快乐比较好。
“红云,妈不求别的,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我就开心。你是好孩子,你本应过的好。你姐落到现在这个田地跟她本身性格也有关系。”
“想当初张向伟对她多好,可惜,她不知道经营,硬是激的张向伟全家跟她撕破了脸。这才遇到何家这样的公婆。”
宋红云认真听着,觉得婆婆说的很对。
“就是可怜了小丫那孩子,不到两岁就丢了,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有没有好心人收养。”
李宝英眼前再次浮现出小丫上辈子的面孔,那孩子这辈子也遭到报应了吧?要不然怎么会丢了呢?
现在都重男轻女,要是男娃丢了还好,可能会被好好对待,可惜是女娃丢了,那结果肯定不好,能活到成年都不大容易。
宋红云点头:“是啊,我也是想起我那外甥女就难受,她还那么小,能跑哪去?跑远了也不认识家啊!她都不知道自己家在哪,也不知道爸妈的名字,哎!”
很快,村里的地按人头分到每家每户,各家各户只要种好自己的地,每年交点粮食就行了。
李宝英没要地,都给了二儿子和小儿子两家。
小儿子和宋红云则把地交给二哥一家打理,他们两口子一个上班一个做衣服,没时间种地。
不过这时候粮食产量不是很高,交了粮食之后剩下的粮食也仅够吃的,有些人家勒紧裤腰带吃少一点也可以卖一部分换钱。
锦和一家种了弟弟家的地,每年倒是剩了不少粮食,弟弟又不要他钱,这剩的粮食便可以换成钱或者票,日子过得也挺好。
张锦林一家过的更好。两口子每人每个月都能赚三十多块钱,吃穿用都足够。
李宝英跟二儿子两口子说平时空闲了可以想点副业,比如在家里做点卤味、咸菜、烧饼什么的,推着小车去县城摆摊。
再比如养点长毛兔,每年卖兔毛,年底还能吃兔肉。
这些都是前世她看人家弄的,赚了不少钱的。
两口子想了想觉得这主意都不错,现在只要种好自家的地,空闲时间多的很。
村里离县城也不是很远,推个小车走两小时就到了。
平时张简单在家里看孩子,他们两口子去县城摆摊也挺好的。
想了想,刘小妮决定做烧饼咸菜和卤肉。
去年婆婆给的两千块,根本没花什么,可以去买材料回来做。
面粉家里有,不需要买,肉八毛钱一斤,可以买十斤试一试。
肉票她可以花钱从别人手里多换些回来。
咸菜,可以按照婆婆教她的方法制作。这萝卜自然是自己地里种的,也不需要花钱。
这么算来,她只要花钱买肉就行了。
李宝英指点他们把家里的平板车改装下,放了一个小炉子,把卤好的肉和咸菜带上,还有一盆发面,然后便进城了。
张锦和和刘小妮都是老实巴交的人。李宝英有点不放心,前几次她便跟着一起去了。
别的不说,就走这两个小时的路是真难受,不过一想起很快他们就能开张了,三人都满脸喜色。
第一天出来的晚,八点才出门,到了县城都十点了,早就过了早餐的点了。
他们先在市场附近找了个位置支了摊。
来之前,李宝英特意让小儿子在一块硬纸板上写了价格。
烧饼夹咸菜一毛五,烧饼夹肉两毛五,卤肉一块三一斤,咸菜四毛钱一斤。
摆好了摊,刘小妮把发面拿出来开始揉面,揉好的面再醒一醒就可以做烧饼了。
李宝英在一旁打着下手,刘小妮开始做烧饼。
小炉子的火烧的正旺,没一会儿烧饼的香味便传了老远。
附近摆摊的人纷纷看了过来,看到价格后又缩了回去。
一个小时,一个烧饼都没卖出去。
十一点的时候,有人陆续来菜场买菜,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摆摊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镇的,大部分不愿意花钱买吃的。
刘小妮的烧饼摊也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这人四十多岁,衣着干净利落,手里提着篮子,在附近摊子前转了一会就去了刘小妮做烧饼的摊位前。
她看了看纸板上的价格,利落的说:“我要一个烧饼夹肉,再来一个烧饼夹咸菜。”
刘小妮激动的脸都红了,慌里慌张的去拿烧饼。
李宝英说:“小妮,你把卤肉热一下,其他的我来。”
刘小妮听到婆婆的话心里有了主心骨,立马切了卤肉放在平底锅上煎了一下。
李宝英利索的用刀子把烧饼划开,夹了咸菜放进去,然后再拿一个烧饼把煎好的肉夹进去。
两个烧饼好了,她麻利的用纸包了递给客人。
虽然是第一次做生意,但是李宝英想的很周到,她提前让小儿子寻了包烧饼的纸还有袋子。
所以第一单生意就这么在客人的赞叹中完成了。刘小妮收入四毛钱!
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