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英看老伴那个样子,轻轻把张玲放在地上,然后质问老伴说:
“什么叫忘本?我们只是去县城里挣钱,怎么就忘本了?”
张简单瞅了一眼李宝英,梗着脖子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靠天和地吃饭,你现在让他们都去城里,难道不是忘本?”
“他们都走了,家里的地怎么办?家里的房子怎么办?你看哪家像你们一样天天往城里跑?”
李宝英都被气笑了:“农民去城里就是忘本了?那城里知青还下乡呢?他们算什么?难道他们不是为了国家建设出力?”
“现在国家有鼓励政策帮助我们富起来,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利用?像你这样守在农村就不忘本?”
“你说家里的地怎么办,我告诉你,等我们赚了钱,我们出钱请人种地不可以吗?”
“还有家里的房子怎么办,我也告诉你,现在孩子还要在村里上学,你留下来看着孩子,照顾孩子,哪天可以让他们在县城读书了,就一起过去,这里锁上门,想回来就回来看看,不想回来就让它一直锁着!”
“张简单,你活了一辈子也心思活络一点好不好?”
“锦和,你跟你爸说说你每天赚多少钱?”
张锦和立马把口袋的钱掏出来给他爸看,“爸,我们今天收了六十多块,除去成本,能有四十块剩余。”
张简单一听懵了,以前儿子没跟他说赚多少,他还以为就仨瓜俩枣,谁能想到这么多?!
“你说啥?你们一天就挣了锦林一个月的工资?”
李宝英嗤笑一声,就这她还没敢说自己跟小儿媳妇跑两天就各挣了四百多块钱的事情呢!
她怕说出来吓死老头,也怕有心人羡慕起别的心思。
“是啊,爸,这两天每天都能挣五六十,客人夸我们做的烧饼好吃,卤肉咸菜也好吃,卖的可快了!要是我们住在县城每天可以多几个小时准备食材,那就卖的更多了!”
张锦和继续说道。
张简单眼里冒光,什么忘本不忘本的,老伴说的对,知青能下乡搞建设,农民怎么就不能上县城搞贡献?
“你们累了吧,都回屋休息休息,我去做饭!”
张简单脸上挂了笑,不再是刚刚怒气冲冲的样子了。
他在家照顾孩子就照顾孩子吧,反正别的他也不会,就会干活和看孩子。
晚饭的时候,宋红云把张锦林也带来了,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商量以后的挣钱大计。
张锦林说:“我同意你们在县城租房子,最近我也在寻找机会,要是可行,我也去县城发展,到时候咱们一起挣钱,将来咱们一家都去市里买房。”
他始终记得自己书本里写的两句话,而此刻,他觉得这个目标快实现了!
晚上,刘小妮穿上婆婆和妯娌给她选的棉衣高兴的晚上很晚才睡着,她总觉得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将来有享不完的福。
婆婆带着红云一起卖衣服,她一点也不羡慕,因为她这性格根本就不会做那一行,别看她现在出摊卖烧饼,其实大多数时间她宁愿不说话,因此,都是客人说着她做着。
张锦和跟她一样,宁愿不说话,但是烧饼做的是顶好的,因此很多都是回头客。
第二天一早,李宝英去了一趟苏月家,把给她带的棉衣棉裤送过去。
苏月感激的拿着衣服话都不会说了,她这辈子还没穿过这么好看的衣服呢。
她连忙掏钱,“李嫂子,这衣服很贵吧,我给你钱!”
李宝英摆摆手:“不贵,我跟红云卖衣服剩下的,不值钱,你要是给钱可就不好看了!快穿上试试!”
她把苏月拿钱的手推开,笑呵呵的说。
苏月也不再客气,想着这么好的衣服怎么可能是卖剩下的,回头她送只大公鸡过去表表心意。
李宝英看着苏月穿上新棉衣由衷的夸赞了几句,然后去了林老太家里。
林老太两口子住在东屋,此时正穿着单薄的满是补丁的衣服,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儿子儿媳在堂屋坐着。
她看到李宝英眼眶一红,站起来说:“宝英啊,你去哪了,怎么这么久都没看到你?”
她似乎有些糊涂忘了李宝英早已经搬到孟老太院子里,还经常去锦和家附近转悠。
李宝英上前一步扶住她说:“婶子,你忘了,我已经搬到锦天旁边孟婶子原先住的院里了!”
林老太抬起头:“啊?你搬走了?什么时候的事?”
她的脸上皱纹又多了不少,身上瘦的皮包骨一样,摸着都扎手。
“许多天以前的事了,老婶子,我今天来是给你送棉衣来的,我跟儿媳妇去卖衣服,剩了几件给你拿来。”
“过段日子就冷了,你得多加衣服,可别冻着!”
林老太今年69了,看着似乎比上一世还老。
李宝英把衣服给林老太穿上,说:“好看!暖和不?”
林老太摸着自己身上的棉衣满脸欣喜:“宝英啊,这衣服暖和!”
她说着眼圈又红了,“人老了,不中用了,实话告诉你,我都几年没买过棉衣了。”
“晓红每年才来一两趟,她自己都穿不好,也没法给我买。两个儿子…哎,不说也罢!”
她说着话没发现大儿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了房门正看着她。
黄雅穿着一身崭新的红底小碎花厚衣裳,脸色红润,神色淡漠。
“妈,您说这话我可就不高兴了。咱家啥情况你不知道?您孙子孙女要上学,我跟他爸养这么一大家子容易吗?”
“别说您了,就是我们也不是每年都有新衣服穿。”
她说着看向李宝英:“李嫂子,不怕您笑话,我家没钱,我婆婆又糊涂了,她说的话您别当真,说的好像我们都不孝顺一样。”
“要真说不孝顺,排第一个的还是她闺女林晓红,每次来就拿一包点心,回来吃了饭就走,连给她老娘洗个衣服都不乐意。”
李宝英本来不想插手别人的家事,可是看着林老太坐在那里抹眼泪,不自觉的就问了一句:
“黄雅,你说晓红连衣服也不给你婆婆洗,那你婆婆的衣服都是谁洗?她儿子给她洗过还是你洗过?”
黄雅昂头:“她闺女都不洗,我们凭什么给她洗?”
李宝英冷冷的说:
“是了,你们都不洗,你又有什么立场说她闺女呢?他们可是把家里东西都给了你们!”
“你婆婆养大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不孝顺,就连儿子都让他们住在东屋,两个人现在瘦的皮包骨一样,
他们养大孩子后就活该落到现在这副田地?
林老大,我知道你在屋里,你摸着自己的良心想想,这么对待自己亲爹妈你就不怕别人戳你们脊梁骨!”
“你们不怕你们的孩子有样学样,将来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们?”
虽说林老太也疼闺女,可是对老大也不错,早些年林老大生病差点死掉,是老两口背着他连夜去县城,给县城的医生跪地磕了半天头人家才勉强收了,
两口子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又没钱,靠着乞讨要饭撑了半个月才把他救回来的!
老两口当时就说了愿意拿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
谁知道就救了这么个东西?
张晓红又天天在婆家挨打,能顾着她自己就不错了,林老太指望不上,只有靠林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