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紫云看着三人离开,嘲讽的说了句“神经病”。
然后,她看着何求:“何求,小丫到底是怎么丢的,会不会是你爸妈把她送人了?”
何求连忙摇头,“不会,我爸妈不会这样的。她自己走丢的。”
说着他又想起刚刚小女孩的眼神,跟他媳妇真的有几分相像。
“刚刚那孩子你真的确定不是咱们的小丫?”
他问。
宋紫云冷哼一声,“你连自己的闺女都不认识了?那孩子要是真是我们的孩子,我妹跟她婆婆能带走养?她们恨不得让她死在外头!”
她确信妹妹和她婆婆都是重生的,对她的怨气大的厉害,根本不可能替她找孩子,更不可能替她养孩子。
尤其是李宝英,她不仅对她,对她的小丫都恨得牙痒痒,怎么可能还会同意妹妹养着小丫?!
所以,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这孩子不是小丫,她们今天说的一切都是演戏!
何求不赞同的摇摇头说:“怎么会?你妹不是孩子亲小姨吗?我看那孩子眼神跟你确实有点像。会不会...”
“不会!她们既然要找人冒充,肯定会找一个跟我有些像的孩子,要不然怎么会骗过我?”
宋紫云一副她早就看穿一切的表情,重新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去了。
何求盯着自家小摊,不知道在想啥。
他们不知多年后,小丫长大,宋紫云想认的时候,小丫也像今天她不要她一样,冷冷的让她滚。
宋红云和李宝英把孩子领回去就有点后悔了,她是不是犯错了,明明她都跟张锦林离婚了,怎么又给张锦林找了个小麻烦?
孩子紧紧的拉着她的手,满脸开心。
她不忍心再让她伤心,只能硬着头皮跟李宝英说:“妈,我今天是不是说错话了?要不,我还是让她跟我姓吧。”
李宝英看着她心想本来就是离了婚的,要是再带个孩子,那还怎么找对象?
“没事,你回头跟锦林商量吧,把她放在锦林名下也行,我没意见。”
她还要假装不知道他们离婚了,真难啊。
宋红云一听,点了点头,又摇摇头说:“可是,妈,她姓何,您一点不介意她改姓张?”
李宝英:“不过是个孩子,我介意啥?她是你的亲外甥女,你要养就养,我没意见。”
她说着去厨房做饭了,封老头和小白还等着吃晚饭呢。
“妈,那我养她了,我想给她改个名字,您说改什么名字好?”
宋红云忙跟上说。
“你比我有文化,你说给她改什么名字就改什么名字。”
李宝英说。
“那就叫张如意吧,我想让她以后以后都平安如意。”
宋红云沉思着看向李宝英。
“张如意,挺好听的名字,小丫,你喜欢你小姨给起的新名字吗?”
李宝英笑呵呵的问。
“喜欢,我喜欢这个名字,比贱丫好听。”
何小丫一边帮着摘菜一边说。
“行,那你以后就是我孙女张如意,我是你奶奶,我儿子是你爸,你小姨是你妈,回头把户口落下,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李宝英发话道。
宋红云坐着思考怎么跟张锦林说。
万一张锦林不同意咋办?
两人都离婚了,她找一个孩子放张锦林这里,那他以后怎么娶媳妇?
饭做好了,李宝英给早已等在门外的封老头舀了饭菜。
她知道封老头喜欢吃肉,今天特意做了肉菜,给他舀了一大勺。
“老爷子,等我们赚了钱,把那钱还给你。”
封老头听了她的话只淡淡的抬头“看”了她一眼。
李宝英觉得这就已经是封老头的极限反应了,平时他连“看”都不看,就直接走了。
今天她却猜错了。
封老头不仅“看”了她一眼,还说了一句话:“他还好吗?”
李宝英纳闷,问:“他是谁?”
封老头低头:“服装厂前老板。”
“封老板?他挺好的。您认识他?”
“不认识。”
封老头说了三个字,转身走了。
李宝英望着他离开,下了个结论:他俩一定认识!
不认识能打听他?
开玩笑嘛。
回了屋,宋红云已经舀好了饭菜,小白的碗里也盛了一大碗。
小白的伙食已经改善的跟大家吃的一样了,并且它分的肉也很多。
“妈,您刚刚跟封老爷子说话了?他不是都不理人吗?”
宋红云面带好奇。
“可能心里还有牵挂的人吧。”
李宝英把刚刚同封老头的对话跟红云说了。
宋红云更加好奇了,“封老板不是说不认识姓封的瞎老头吗,老爷子怎么会问他?”
“那谁知道,说不定还真认识。”
“老爷子还挺有意思,明明自己有钱,还每天来咱家蹭饭,他给的那些钱都够他吃喝一辈子了。”
谁说不是呢,四千块钱,每天下馆子也够他花几年了。
“咱们赚了钱就还他。明天咱们去报社,登报宣传一个月后厂内服装促销会,多吸引一些人来厂里,说不定这一场下来咱们的钱就挣够了。”
李宝英给不知道吃什么的如意夹了几筷子菜,兴冲冲的说道。
张如意今天头一次看着饭桌上这么多好吃的菜和碗里的白米饭,香味冲的她不知道怎么吃饭,更不知道吃哪个菜了。
以前的她像一个流浪的臭老鼠,被人嫌弃朝不保夕。
今天的她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她叫张如意,不叫贱丫。
她看到奶奶夹到她碗里的菜,终于提起筷子吃了起来。
“妈,您是说找报社登报?!”
“妈,我正愁怎么让人来厂里买衣服呢,一家一家通知也通知不完,现在好了,登了报肯定会有很多人来的!”
“就是费用不知道有多少。”
宋红云很激动,婆婆怎么这么厉害,想法比她这个年轻人都超前!
“费用...应该就是一百块左右吧,没事,只要咱们这次大卖,以后就有赚不完的钱。
到时候咱们把咱们在G市的进材料清单都贴出来,让客人们看看咱们的用料都是最好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李宝英也是刚刚才想起这个点子的,她活了两辈子总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