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明和张老五带着从遗迹中获取的赤色之土样本,回到了研究站。然而,他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App生成的新地图指向了浩瀚无边的太平洋中部,一个被称为“深渊之眼”的海域。据地图提示,这片区域隐藏着另一处古老的秘密,似乎与赤色之土有着直接联系。
“海底遗迹啊。”张老五盯着App上的坐标,自言自语道,“这次看来没那么容易了。”
“没错。”林天明点点头,“我们需要专业的潜水设备,还有一艘可靠的船。这里离最近的陆地有数百公里,任何失误都会让我们命丧大海。”
尽管风险重重,两人依然决定全力以赴。他们联系了林天明的一位老朋友——一位经验丰富的海洋学家李雪——请求她的帮助。
准备阶段
李雪接到电话后,立刻答应了林天明的请求。她不仅带来了一艘功能齐全的深海探险船,还提供了一套先进的潜水设备。
“你们的目标真够特别的。”李雪站在船舷边,看着地图上的坐标说道,“深渊之眼可是个危险的地方,据说那里的洋流极其复杂,许多深潜设备都在那失联过。”
“我知道风险。”林天明说,“但根据这张藏宝图提示,这次的发现可能改写我们对历史的认知,甚至影响全人类的未来。”
李雪挑了挑眉:“这么说,我可不能错过了。”
准备工作持续了三天。张老五负责补充食物和燃料,林天明和李雪则检查了所有的潜水设备和水下无人机。App的提示显示,这次的目标位于海底深处,可能需要使用遥控潜水器进行探索。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李雪宣布,“我们可以出发了。”
抵达深渊之眼
探险船在夜晚的星光下驶向深渊之眼。这片海域风平浪静,但所有人心中都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
清晨,当阳光洒满海面时,船上的雷达监测到海底地形的变化。他们已经抵达了目标区域。
“这里的海底有个巨大的断层。”李雪指着屏幕说道,“根据测量,断层深度超过了8000米,下面可能隐藏着什么东西。”
林天明启动了App,屏幕上再次出现了一行提示:
“深渊之眼,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赤色之土的起源,藏于此处。”
“赤色之土的起源?”张老五皱眉,“难道这种物质不是遗迹制造的,而是从这里带走的?”
“有可能。”林天明点点头,“但我们必须下去亲自看看。”
潜水行动
经过一整天的准备,三人决定亲自下潜。林天明和李雪穿上深潜服,张老五则留在船上负责监控。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部署了一台高性能的水下无人机,实时监测海底的环境变化。
随着潜水器缓缓下沉,海水的颜色逐渐由蔚蓝变为深邃的黑色。周围的生物渐渐稀少,只剩下偶尔闪过的幽光鱼类。
“我们已经下潜到3000米。”李雪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压力正在增加,但一切正常。”
当潜水器达到5000米深度时,App突然发出了新的提示音。林天明打开屏幕,发现地图的标记点开始闪烁,同时出现了新的信息:
“目标接近,准备开启深层扫描。”
“扫描?”李雪看向林天明,“你的App还能做这种事?”
“它的功能远超我们想象。”林天明苦笑道,“我们现在只能跟着它的指引走。”
发现遗迹
在App的指引下,潜水器终于抵达目标区域。这里的海底地形与周围完全不同,充满了奇异的岩石结构,仿佛某种人工建造的遗迹。
“这些岩石不是天然形成的。”李雪通过摄像头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太有规律了,像是某种古老文明的建筑。”
水下无人机继续向前探索,很快发现了一扇巨大的圆形石门,门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与林天明在遗迹中见过的浮雕极为相似。
“果然是同一种文明。”林天明低声说道,“这扇门后面一定隐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就在这时,App再次发出提示:
“解锁石门,输入赤色之土样本数据。”
“看来我们需要用赤色之土开启这扇门。”林天明说道。他从潜水器的储物舱中取出一个特制容器,里面存放着他们从遗迹中带来的赤色之土样本。
当容器靠近石门时,门上的符号开始发光,整个门体逐渐转动。
“成功了!”李雪惊叹道,“这扇门在响应赤色之土的能量!”
核心空间
石门打开后,一道暗红色的光芒从里面洒出。三人小心翼翼地进入门内,发现这里是一片巨大的球形空间,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流动的光线,仿佛整个空间都有生命。
在空间的中央,一颗巨大的赤色晶体悬浮着,散发出强烈的能量波动。它的体积远远超过了林天明之前见过的赤色之土样本。
“这就是赤色之土的起源。”林天明喃喃道,“它们似乎将这种物质存储在这里,用作某种能源。”
李雪靠近晶体,用检测仪扫描它的成分。数据表明,这种晶体不仅能与植物产生共鸣,还能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
“它的能量甚至足以驱动一整座城市。”李雪惊叹道,“难怪那个文明会视它为珍宝。”
新的难题
然而,当他们试图采集晶体样本时,意外发生了。晶体表面突然爆发出一阵强烈的能量波动,整个空间开始震动起来。
“糟了!”张老五的声音从无线电中传来,“你们快回来,周围的海底地壳开始不稳定了!”
林天明和李雪迅速收起设备,撤离了遗迹。在返回潜水器的途中,他们回头望了一眼那颗巨大的晶体,心中充满了疑问:
这种强大的物质,究竟是文明的希望,还是灾难的根源?
第六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