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砚推开修复室的玻璃门时,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这座藏在老城区巷尾的私人工作室里,檀香与显影液的气味交织成奇异的磁场。他摘下防尘口罩,指尖抚过工作台上那本刚送来的明代《山海经》摹本,泛黄的宣纸上隐约浮着几道朱砂批注——像是有人用极细的狼毫笔,在\"青丘九尾\"的图注旁添了句诗:\"月下双姝影,灯前半阙联\"。
一、残卷谜踪
修复台上的射灯将江砚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戴着白手套的指尖突然顿住,放大镜下的笺纸显出一行蝇头小楷:\"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这行字嵌在《山海经》某段关于文鳐鱼的记载间,墨色簇新得刺眼。他下意识摸向腰间钥匙串,那里挂着枚青铜狐首镇纸,是师父临终前留下的遗物。
\"江老师,市博物馆的《永乐大典》摹本到了。\"助理小林抱着牛皮纸袋进来时,修复室的白炽灯管突然闪烁两下。江砚瞥见纸袋边缘露出的暗红绸布,呼吸陡然急促——那布料纹样与师父书房里供奉的狐仙画像上的披帛如出一辙。
二、夜访者
凌晨两点零七分,江砚被某种细微的叩击声惊醒。声音来自古籍库最深处的恒温保险柜,那里存放着刚修复的明代孤本《耳新》。他握着手电筒推开门,冷气扑面而来的瞬间,两道雪白的身影倚在紫檀多宝阁旁。
年长些的女子穿着月白色旗袍,襟口绣着银线流云,发间别着支翡翠步摇;少女则裹着鹅黄襦裙,腕间金铃随着她踮脚取书的动作叮咚作响。江砚后退半步撞上博古架,明代青花梅瓶发出危险的轻颤。
\"江公子莫怕。\"女子的声音带着古琴弦颤的余韵,指尖点在《耳新》某页,\"我们等了三百二十年,就为补完这副对联。\"泛黄的纸页上,赫然现出朱砂新写的下联:\"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三、墨池幻境
江砚的钢笔尖扎进镇纸凹槽时,整面书墙突然泛起涟漪。等他再睁眼,已站在雕花木窗透不进光的密室里。八仙桌上摊着洒金笺,左边墨迹未干的上联写着\"戊戌同体\",右边留白处洇着几点胭脂似的红渍。
\"这是用雷击枣木炭化的墨。\"白璃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旗袍下摆的云纹在黑暗中流转,\"焦公子当年在此苦思三日,最后竟用朱砂混着胭脂填了'腹中止欠一点'。\"她轻笑时,墙角的青铜仙鹤突然引颈长鸣,震得满架古籍哗啦作响。
四、符咒对弈
青璃突然将铜镜按在江砚胸口,镜面浮现出扭曲的篆文:\"子时三刻,月满西楼。若解不开这九宫锁字谜,你修复的那些古籍都会变成...\"话音未落,整面墙的樟木书格轰然倒塌,泛黄的纸页如雪片纷飞。江砚在纷扬的尘埃中摸到本烫金册子,封面上\"当代文物造假案卷宗\"的字样让他瞳孔骤缩。
\"小心!\"白璃拽着他旋身避开飞来的毒针,旗袍盘扣崩裂处露出腰间淡青色胎记,竟与师父照片里的狐形印记分毫不差。江砚突然想起修复《耳新》时,某页夹着的民国报纸残片上,赫然登着\"章丘江氏第七代古籍鉴定师离奇暴毙\"的新闻。
五、双生谜题
\"这是你曾祖父江明德与狐仙立下的血契。\"青璃的指尖点在卷宗某张泛黄照片上,1937年的江明德与眼前白璃的容貌重叠如镜像。照片边缘有褪色的批注:\"戊戌年霜降,双姝现世,需以九转还魂丹为聘...\"
江砚的钢笔尖突然迸出火星,在宣纸上拖出焦痕。他猛然意识到那些\"修复失误\"的孤本里,藏着用隐形药水写的方程式——正是师父生前研究的古籍防伪纳米涂层配方。而此刻保险柜里的《耳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碳化成灰。
六、残局
晨光穿透云层时,江砚瘫坐在满地狼藉中。白璃和青璃早已消失,只留下那本《山海经》摹本,新增的批注墨迹未干:\"子夜再来,当教汝九宫锁字真解\"。他颤抖着翻开修复日志,发现昨夜记录的\"雷击枣木炭化墨\"配方,竟与师父遗物里的丹方完全吻合。
窗外传来早班电车的轰鸣,江砚把青铜狐首镇纸按在心口。修复台上的《耳新》残页无风自动,某页空白处渐渐显出一行小楷:\"戊戌同体终成谶,双挑足下见真章\"。他抓起车钥匙冲出门时,没看见巷口停着的黑色轿车里,有人正对着平板电脑上的监控画面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