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的春天转瞬而至,这个冬天蒙古人或许是因崇祯三年腊月那次入寇,三千铁骑出征却仅不足一千人狼狈逃回,损失太过惨重,故而今年冬天没敢再来犯边。
随着天气渐暖,李明军营中的气氛并未因此松懈,反而愈发紧张。鲁大昌所带领的火枪作坊内,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赶制着轻便燧发鲁密铳。自投入生产以来,这种新式火器的产量节节攀升。
起初,由于工匠们对新的制作工艺和流水线生产方式尚显生疏,轻便燧发鲁密铳的产量增长较为缓慢。但随着时间推移,工匠们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再加上招募的工匠数量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日益壮大,产量便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二月份时,轻便燧发鲁密铳的月产量已达到150支。到了三月份,产量更是大幅提升,每月能生产200支。看着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轻便燧发鲁密铳,李明清楚,军队的战斗力正随着产量的提升而逐步增强。
李明来自后世,深知未来部队必将是火枪兵的天下,火器化的时代已然来临。当下正值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使用之际,火器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他决定进一步加大火器的研发力度,同时加快部队火器化装备的速度,思索着军队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明决定召集一众将领商讨部队未来的编制事宜。
他差人传令,将左营统领赵刚、右营统领焦铭、中军副统领张浩、新兵营统领苏怀玉、后营统领满天星、军师谭师爷以及随军书记官张德,还有骑兵、炮兵、火枪兵各部的千总、把总等都叫到了营帐。
众人到齐坐定后,李明率先开口:“如今,咱们轻便燧发鲁密铳的产量逐步提升。随着鸟铳更换为轻便燧发鲁密铳,全军实现火器化的步伐可以加快了。我打算对全军进行火器化改造,以后除了骑兵、炮兵、塘马以及旗鼓手之类的兵种外,其余步兵全部换装轻便燧发鲁密铳。这火器远战近战皆可,威力也大,且相对好培养,能大大提升咱们的战斗力。”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赵刚和焦铭率先提出反对意见,赵刚皱着眉头说道:“将军,兄弟们用惯了大刀、长矛、弓箭这些冷兵器,换成这火器,大家还得重新掌握,恐怕会影响当前的战斗力啊。”
焦铭也附和道:“是啊,将军,冷兵器用起来顺手,贸然更换,兄弟们心里没底呀。”
李明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你们的顾虑,目前产量确实跟不上,想全军立刻换装也不现实。所以咱们可以一步步来,生产出一批,就换装一批。”
谭师爷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将军,此事还需慎重。不如先稳一稳,看看那1000名女火枪兵换装后的战斗力表现如何,再做定夺。”
苏怀玉也赶忙说道:“谭师爷说得在理,还是稳当点好,毕竟这关乎着兄弟们在战场上的生死。”
李明沉思片刻后,说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这样,下次打仗,咱们就带上换装轻便燧发鲁密铳的女火枪兵,通过实战检验成果。要是效果好,咱们再考虑全军逐步换装火器。”
满天星看着李明,说道:“兄弟,你这想法是好的,只是这步子跨得大了,确实得小心些。既然大家都觉得先看看女火枪兵实战效果再做打算,那便如此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营帐内气氛稍缓,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对未来未知的紧张与期待。接下来,众人又就其他一些军事事务展开讨论,为即将到来的战事与军队变革做着充分准备。
会后,李明又单独将满天星、鲁大昌和齐小天叫到了一处营帐。待三人坐定,李明一脸严肃。他心里思索着后世先进火器的构造原理,深知要提升军队战斗力,必须在火器研发上取得更大突破。
李明神色郑重地对鲁大昌和齐小天说道:“二位,火器研发一事至关重要,咱们还得进一步加强。对于当下的轻便燧发鲁密铳,还有不少完善的空间。就比如这枪托,其造型和角度都还能再优化,要让士兵抵肩射击时更加舒服、牢靠。另外,枪管的材料也得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再减减厚度,降降重量。”
鲁大昌和齐小天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李明接着对齐小天说:“燧发机构这块,你也再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提升发火率。这可是关系到火器可靠性的关键。”
说完,李明看向两人,继续说道:“我有个想法,想让二位研究下一代的新式火铳。如果能在火铳的枪管里加工出螺纹状的膛线,当子弹被火药燃气推动时,铅制子弹在加热膨胀后会紧贴膛线内壁。由于膛线的作用,子弹在向前推进过程中会产生旋转,这样一来,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将大大提高。而且,因为膛线使枪管内的密闭性更好,火药燃气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子弹,从而让子弹打得更远。”
鲁大昌面露疑惑,问道:“将军,这枪管又细又长,在里面刻制膛线谈何容易,不知该如何下手啊?”
李明说道:“鲁师傅,咱们可以借鉴鲁密铳制作枪管的工艺。用铁皮卷制枪管之前,先在铁皮上画上螺纹,卷起来后,不就形成螺旋状的膛线了吗?”
鲁大昌眼睛一亮,不禁赞叹道:“将军此计甚妙,如此奇思妙想,实在令人佩服!”
李明又对齐小天说道:“小天,我还听闻有一种叫硫酸的酸液,可通过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再经催化氧化等步骤制取。将棉花浸泡在经过特定处理的硫酸等混合液中,能制成一种叫雷汞的物质。这雷汞遇到剧烈撞击就会迅速燃烧,咱们或许可以用它来制作子弹的底火。以后火器发展,后膛枪会是趋势。前装枪装弹太慢,而且士兵站着装弹,受弹面积大,容易被对面弓箭、枪弹击中。后膛枪就不一样了,可以趴着装填子弹,安全性大大提高。后膛枪的关键在子弹,而子弹最关键的就是底火。你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研究,要是研究出成果,我定有重赏。”
齐小天听后,像听天书一样,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讷讷地问道:“将军,何为二氧化硫,何为催化氧化啊?”
李明一拍脑袋,这才想起他们身处古代,对这些化学知识全然不知。于是,他耐着性子详细解释道:“二氧化硫呢,就是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的一种气体,它无色但有刺激性气味。而催化氧化,就是在一些特殊物质的帮助下,让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反应,进一步转化……”李明说得口干舌燥,可齐小天依旧听得云山雾罩。
无奈之下,李明只能说道:“小天,你先按我说的方向进行研究,过程中要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咱们再详细探讨。”
交代完两人,李明转头对满天星说道:“大哥,你这边得做好后勤保障支持。如今轻便燧发鲁密铳的生产规模还得进一步扩大。我听说火枪作坊已有500多人的规模了,但这还不够,得增加人数,增添工具,多增加几条流水线,产量无论如何也得翻倍。不然部队啥时候才能全面装备上这些枪啊。”
满天星面露难色,说道:“兄弟,可现在库里的钱已经见底了啊。”
李明拍了拍满天星的肩膀,说道:“大哥,没事,这事我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