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骧带领军工、兵备等一众辅助人员,正与叶芸来独二师的军官们在镇镜山堡垒进行战场复盘。
此地距离宜昌城墙六七里,宜昌城墙上清军的劈山炮根本打不到,故而十分安全。
而且,西军只要有机会就会组织战场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后续战斗技能,这是平时演练难以达到的效果。
独二师参谋长沈浪手持笔记本汇报:“大王,师长,此次战斗我们伤了 121 名战士,战死 31 名。”
叶芸来问道:“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主要是战斗经验不足,各兵种之间配合不够。”沈浪回道
“有个班长,没等完全封锁清妖劈山炮射界,就率一班战士冲出壕沟。中了清妖劈山炮的一发霰弹,全班仅剩下两个重伤的活人。”
“还有七名战士,被我们自己的火炮误伤,当场就没救了。”
“其余的伤亡,主要是清妖的零星火枪射击所致。”
萧云骧暗自叹气。
无论演习演练多少次,都比不上一场真枪实弹的战斗。
叶芸来部驻守三峡两年多,实战经验匮乏,只能靠多总结、多演练来提高。
火炮虽经丁拱辰等火炮专家改进,增添了射击标尺。但终究还是前装滑膛炮,无法像后世火炮那般精准。
加之此次独二师一心雪耻,冲锋速度难免快了些。
谈及伤亡,气氛有些沉闷。
萧云骧表情严肃,对众人说道:“打仗难免有伤亡,但活着的人要时刻自省,所作所为是否辜负了他们的鲜血。”
“只要我们秉持为穷苦百姓谋活路、为‘人人平等’而战的信念继续奋斗,他们的鲜血便不会白流。”
见众人正要鼓掌,萧云骧摆摆手。
“这些话记在心里就行。按照西军规矩,烈士遗体全部火化,妥善安葬到重庆的南山烈士陵园;”
“抚恤金务必发放到位,烈士的子女、弟妹优先入学新式学堂;伤残者退伍后,优先补充到基层担任里长、保正。”
“这些既定规矩,务必落实到位。”
负责兵备的军官周汉连连点头。
“今日是哪个连队率先登城?”萧云骧问独二师的军官们。
一名身材壮实、佩戴中尉军衔的年轻人被从人群中推了出来。
叶芸来介绍道:“大王,他叫赵恒,是此战突击连的连长。”
赵恒走到萧云骧身前,激动地敬礼。
萧云骧回礼,握住他的手说:“赵连长,这一仗你们打得漂亮,给你们记功。不过现在是复盘,你说说咱们武器装备还有哪些不足。”
赵恒思索片刻,答道:“新枪比老枪好用太多了。只是这手榴弹太大太沉,扔不远,而且点火也不方便,一个人难以操作。”
萧云骧暗自叹息。
他督促军工局淘汰了之前的瓷器手榴弹,全部换成铸铁手榴弹。
但经军工局反复实验,最后定型批量生产的铸铁手榴弹,还是重两公斤,还需旁人帮忙点火。
可黑火药的潜力有限,想要造出后世的 tNt 炸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莫说 tNt,如今西军连硝化甘油、硝化棉、苦味酸这些东西,都还处于实验摸索阶段,急也没用。
萧云骧只好回应道:“赵连长,我已让军工局加紧研制,若造出新品,优先配给你们。”
他又接见了此战的数名功臣,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好好总结攻坚经验。
直至下午,萧云骧才带着亲卫队前往东山。
陈玉成攻克东山后,萧云骧便将指挥部,迁至更利于俯瞰宜昌城、指挥全局的东山之上。
宜昌城东的东山之巅,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东山寺。
宋代欧阳修、陆游等文人皆曾游历此地,并留下诗文记载。
明代有众多高官葬于周边,使得东山寺香火愈发鼎盛。
东山寺规模宏大,占地43亩,有主殿、观音殿、罗汉殿、揽胜楼等建筑群,因其“东山图画”之景被列为“夷陵八景”之一,寺内有僧人300余人。
湘军在东山寺旁搭建的几个土木结构营寨,根本经不住陈玉成用24磅火炮轰击。
几炮下去,湘军营寨墙倒寨塌,寨里的湘军纷纷逃往宜昌城内。
陈玉成随即在东山寺周边的平地上扎下西军营寨,并未惊扰东山寺的僧众。
萧云骧赶到大帐时,左宗棠、陈玉成及几位参谋正在布置指挥所。
他站在营寨门前,望向六七里外的宜昌城,心中却是思索如何任用左宗棠。
这左宗棠,人称“湖南骡子”,脾气火爆却能力出众。军事、内政、后勤、战略眼光皆为一流。
此番随萧云骧出川,他虽挂着枢务堂大臣的头衔,实则仍是幕僚身份。
若只是幕僚,又如何能充分发挥他的能力呢?
萧云骧作为穿越者,自然清楚左宗棠的能力,可其他人未必知晓。
此时的左宗棠,不过是清廷降服过来的高级幕僚,并未展现出令人信服的军事才能。
虽说前番打造战船之事做得好,但这与治军能力关系不大。
若萧云骧贸然任命他为一方主将,势必会引发西军帐下猛将们的不满。
当然,萧云骧可以强行施压,但这并非妥当的任命方式,且在军事指挥上,强压易导致指挥不畅。
就像后世的502,土地G命时期做到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J第一师师长、苏中J区的d政军一把手,还有七战七捷的傲人战绩。
但在指挥华东战场时,教员仍需给他配备陈帅这个老资格,来压服各路骄兵悍将。
左宗棠如今在西军,除了萧云骧的信任,还有什么呢?
大帐内的两人见萧云骧站在帐外,望着宜昌城发呆,便走了出来,站在他身旁。
陈玉成以为萧云骧在忧虑如何攻击宜昌城,傲然道:“大王,调几门重炮来,我保证两天内攻下此城。”
萧云骧摇摇头,此时李竹青匆匆从隔壁营帐赶来。
他走到萧云骧身边,面对萧云骧询问的眼神,直接摇了摇头。
“十二天前,官文重新让胡林翼掌握军权。五日前,胡林翼率一万人抵达荆州,并积极布防,却无救援宜昌的迹象。”
左宗棠在一旁问道:“仲卿,你们军情局这般厉害,这些都能打探清楚?”
李竹青笑道:“从荆州到宜昌不过两百里,都过去五日,若情报还传不过来,我们军情局就该解散了。”
“其实我们的探员,是从武昌一直跟着胡林翼的大军,确认他留在荆州后才传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