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爷一时不知如何才能说明此事与叶鸣有什么关系。可事情紧急,不仅绕不开,还有求于这小子,老爷子只能满心忧虑,吞吞吐吐,将实情说于叶鸣,以寻求应对之法。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多年未见,赵王觐见皇上,这既是君臣,又是兄弟的两人,谈的最多的,不是久别之情,也不是皇家内务,而是银子。
“皇兄,臣弟这次觐见,主要是为赵州百姓而来。今年赵州全境发生了特大水灾,千里良田,颗粒无收,无数房屋倒塌,数百万人已是食不果腹,无处安身。
臣弟恳请圣上和朝廷尽快下拨赈灾款项,救百姓于水火。”
听得肖天月的来意,夏宣帝肖天望心中明镜似的。赵州局部地区,今年确实发了洪水,可也没有象赵王肖天月说得这般严重,自己这位御弟明明是以此为由,榨朕的银子来了。
但赵州乃是赵王封地,朝廷有关部司也不敢过多询问和勘查。
自己现在手里没有证据,也只能任由自己这位弟弟说什么是什么了。
但肖天望心里明白,赵地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每年的税赋近千万两,当时为安抚自己这位不安份的二弟,曾下特旨,当地税银,用于当地政务民生,无需上缴朝廷。
仅这税款,每年除了保障赵王和当地官府用度外,还可结余不少,现在用于赈灾,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可这兄弟俩却无法循此规矩。当年争储,虽没撕破脸,但彼此心里已种下了猜忌和怨恨的种子。
只是肖天望既已坐上了龙椅宝座,为显自己的宽容大度和兄弟之情,更主要的是为避免兄弟相争,祸起萧墙,搞不好,还会动摇了自己的帝位。
多年来,对肖天月也是怀柔之至,不仅封他为赵王,给了他最大、最富庶的封地,免了当地税赋,平时也是有求必应。
现在可好,肖天月是得寸进尺,开口就要五百万两赈灾款。
五百万两,这可是大夏一年近十分之一的收入啊。
此时的怀宣帝肖天望,真有点为难了。不给吧,一来赵王不会就此罢手,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他多多少少也有着理由。二来此事如果传扬出去,自己必会落下个不体恤民情,不顾及灾区百姓死活的昏君名声。
可要是给,别说户部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就是有,这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肖天望能不心痛嘛。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想到了皇家银行。
当初开办这银行时,叶鸣那小子就说可通过银行筹集到银两,用于一时之需,但他也说过,这不是拨付,而是借贷。说白了,这钱不是白白给别人花的,而是借予别人的,日后不仅要还,还得支付利息。
那就让肖天月到银行贷款去,你不是说赵州颗粒无收,房屋倒塌,百姓民不聊生,十万火急嘛。
现在户部没有现银,那你肖天月就急百姓之所急,先从银行借钱赈灾,灾情过后,再慢慢还,到时朝廷也可设法帮衬接济一下赵州。
看你肖天月还有何话可说。
关于赵王提出的朝廷拨款赈灾一事,毫无疑问地落在了老王爷身上。作为皇家银行的总裁,出面接洽承办此事,这可是职责所在,无法推脱。
受领了皇上圣命,老王爷也是无可奈何,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他心里十分明白,一位是当朝皇上,金口一开便是圣旨,另一位是大夏一等一的王爷,权势仅次于皇上,这对任何一个臣子而言,都是招惹不起的人物。
也唯有自己有资格出面和稀泥,协调此事了。不论怎么讲,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侄子。
从皇上交待此事时的口吻,老王爷早知皇上的心意,绝不想被赵王榨去这么多银子,别说是由户部白白划拨了,就是赵王以赈灾名义向银行去借贷,也是百般不愿。
老王爷从小看着赵王肖天月长大,对这个亲侄儿是再清楚不过,绝对是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而且想法多端,心机深沉,对当今皇上也是......。唉!
这事也只能由自己这个当叔叔的出面协调化解了。
可这放贷赈灾,而且一放就是五百万两,是皇家银行开业以来的第一次,银行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以后赵王要是不还了怎么办?
他这个挂名总裁,实在是弄不明白,心里更是没有个底。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叶鸣这个鬼才,由他来操办此事了。
老王爷这才将叶鸣唤了来。他对叶鸣说道:
“赵王此次来觐见皇上,主要是为了应对赵州水灾,恳请朝廷划拨赈灾款,可户部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现银。
皇上的圣意是:由皇家银行借贷于赵州,用于救济灾民,恢复生产。”
叶鸣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时也有点发懵。
在开办银行时,自己确实亲口对皇上说过,这银行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筹集资金,在关键时刻,用于急需。
现在叶鸣也无法改口。他只得问道:
“不知需要多少银子?”
“五百万两。”
“啊!五百万?”
老王爷苦笑着点了点头。
“可银行开办才一年多,百姓存入的银两十分有限,一下子要放贷出去这么多,实在是无能为力,根本做不到呀。”
“?”老王爷听后,更是一头的黑线。
“再者说,如此巨额的贷款,到时赵王要是还不上或不愿还,银行恐怕很难支撑下去,搞不好只能是倒闭。
皇上和王爷可要思量好了,虽说皇家是大股东,可还有其他股东,还有存钱在银行的那么多百姓,到时他们闹将起来,可怎么办?”
“?”
老王爷头脸上的黑线更深更密了。他长长叹息了一声,说道:
“皇上这也是无奈之举。作为帝王,总不能面对灾情,不顾百姓死活,那不成了昏君了,总要想个应对的办法出来。”
“鸣儿的商队,在赵州闹水灾时,曾去过那里,他们亲眼所见,赵州的水灾并不严重,受灾面积也只是洪水经过的两县部分地区,水退后,当地百姓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现在怎么还要用如此巨款赈灾?”
叶鸣如实陈述着自己所了解到的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