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漉漉的裤子穿着太难受,董姝予一走,我立马把裤子脱了。
之后,我就穿着内裤直接开车上了高速。
高中马上要开学了,给我补课那老师得提前备课,而且我 16 号就要入学,所以补课已经结束了。
那补习老师特别负责,给我布置了后续的复习任务。
高中好多课程都以初中知识点为基础,可我把数学里的几何、方程,还有英语的词汇、语法这些基础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
这段补习时间,我每天都咬着牙早起背单词、读课文,晚上就埋头钻研习题。
在老师的帮助下,还真有点进步。数学能理解基础公式了,也会做些简单的题;英语词汇量增加了点儿,对基本语法也更清楚了。
不过,我这整体知识水平,离跟上正常进度还差老远呢。
虽说学习进度比我预想的慢很多,可补习老师还是鼓励了我。
老师觉得,像我这种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才是关键。
一路上,我车开得飞快,下了高速就直接回家了。
到家跟老爸老妈简单打了个招呼,我就去洗澡,然后躺床上了。
董姝予还是照常跟我聊天,还特意解释她踹我那一脚真不是故意的。
我只能苦笑,其实我心里明白,她不是因为恼羞成怒才踹我。
董姝予虽说偶尔犯傻,但又不笨。要是她真反感,我给她做足疗的时候,她早就拒绝了。
我借着给她做足疗的机会伸手,不过是给我们俩都找了个合理的借口罢了。
最近作息一直挺规律,跟董姝予聊了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剩下这几天,我按部就班地自己复习。
吉他课还有最后几课时,可没时间去了,我直接跟李海约好寒假回来接着学。
李海这人还不错,特意加了我 qq,让我有不懂的随时问他。
就这样,开学前一天,老妈陪着我,去了位于省会市区的私立高中。
路上车是我开的。
快到学校附近时,有条单向两车道的路。
我提前看了导航,知道要左转,就提前并入了左转车道。
快到路口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右前方第二排车道有辆小轿车,猛地打起左转灯,想往我这条车道并。
当时两车距离有点近,我赶紧按了下喇叭,示意对方别并道。
对方显然也察觉到车距太近,马上回正了方向盘。
可不知道咋回事,紧接着又打了左转向灯,又想并道。
这次我一看,车距比刚才更近了,而且后面车跟得也紧,我一着急,又按了喇叭。
结果对方还继续尝试并道,这下我火了,不仅频繁按喇叭,还不停地闪灯示意。
这招还真管用,对方不再并道,回正了方向。我正心里暗骂这司机开车太莽撞呢,就见那辆车车身猛地颠了两下……
这时候我才发现,在对方车原本行驶的车道上,有一大袋沙子横在路中间。
回想起刚才对方车 “起跳” 前,确实多次亮起刹车灯,可后面车辆也不停地按喇叭催促这辆车快开,再想想对方三次尝试并道都被我拒绝,我心里莫名有点同情对方。
觉得对方挺憋屈,不过我也觉得好笑。
可等那辆车跟在我们车后面,在门卫处完成登记,同样开进校内后,我笑不出来了 。
那辆车的驾驶人是个小姑娘,看样子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想起之前在马路上我三番五次拒绝她变道,此刻看着她,我心里不禁有点心虚。
她显然也记得刚才的事,看向我时,表情很委屈,张了张嘴又低下了头,自己走了。
我见状有些无语,这小姑娘明显是那种好欺负的性格。
她身影渐渐走远,我也收回目光,跟着刚下车的老妈朝校内行政楼走去。
到了教导主任的办公室。
通过老妈和教导主任聊天,我才大概了解了这学校的情况。
这所私立高中规模不算大,既不像 “贵族学校” 那样配置奢华、收费高得离谱,也不是单纯只看重升学的普通私立高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虽然我不太清楚这学校的升学率,但看教导主任说起升学率时那得意的样儿,显然是挺不错的。
教导主任还提到,学校里有不少教师是从重点公立学校特聘过来的。
毕竟在 2005 年,师资流动不像现在这么频繁,能从公立学校挖到好老师,看来学校没少下功夫。
最后,教导主任热情地跟老妈说,要是对学校有啥意见或者建议,尽管跟班主任说。
要是班主任解决不了,也别客气,直接找他就行。
随后,我见到了自己的班主任。
班主任姓苏。通过她的介绍,我才知道全班就二十多个人。
对于我这样的 “插班差生”,苏老师特别上心,帮我安排好宿舍后,又详细了解了下我的学习情况才走。
老妈则陪我在宿舍多待了一会儿。
宿舍是 4 人间。
我下铺叫刘一鸣,是个书呆子,说话做事跟个小姑娘似的。
和我对铺的是付哲,他长得白白净净,举手投足间透着股公子哥的劲儿,看着有点傲气。
另一个睡下铺的叫宋光磊,我不太清楚他家是干啥的。
他说话带着股痞气,不过为人挺直爽。
老妈看他们三个人还挺好相处,最后跟我交代了几句才放心走了。
等老妈走后,毕竟老师和教导主任说的那些都是场面话。
我看宋光磊比较能聊,就简单问了问学校的情况。
通过他的描述,我才对这个私立高中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教导主任说的基本是真的,但也没那么简单。
这所私立高中升学率确实不错,会把学习积极、有潜力的学生挑出来编重点班,配好老师、给资源,特别重视。
然而,学生群体里也有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想学习,就想着混日子。
在这部分学生里,情况也不一样。有些学生无心学习、混日子,其中一些家里有钱,打算靠交高额学费,以 “国际生”“特长生” 这些途径进高校。
还有些是被公办学校处理过的,像因为违纪被开除或者成绩太差被拒收,家长花钱送孩子来这儿,混到毕业等家里给安排出路 。
听完我默默点了点头,但是能理解。
觉得这些跟我没太大关系,一年而已,甚至没准备在这校内起太大波澜,毕竟我本身就不是社交欲望很高的人。
但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我在校内就开始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