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甄姬就心乱如麻,听刘昊这样一说,顿时心虚无比。
嘤嘤道:“我,我可以不做这个县令吗?”
“迟了,现在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已经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
刘昊所做的事情,基本都不止是表面那么简单。
基本都是,把一个可以利用的人,所有价值,全部压榨出来。
扶甄姬做县令,自然不是傻傻的,为了在古代给女子们争取权力。
而是把这件事情的收益,做到最大化。
其背后牵扯的东西,很多很多。
昭姬:“对,你是全天下女子们的希望,若你能成功,我们每个女子,都将因你而受益无穷,所以,你放心,这里的每一个姐妹,都会全力支持你的。”
众人:“嗯!”
貂蝉:“你怕什么?你的县令之职,是殿下敕封的,意味着站在你身后的最大支持者,乃是殿下!”
甄姬:“可是,毕竟那么多才子,我只有一张嘴,如何说的过那许多大才?姐姐们随我一起,陪我壮胆好么?”
蔡姬:“我们也想,可是,后宫不得干政。”
刘昊:“那就,此次不谈政事,只当闲叙。”
甄姬无比感激的看向刘昊,他如此毫无保留的支持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必须鼓起勇气,全力以赴!
有人来报,诸臣及一众书生已到齐,现已在殿内等候。
一群女子们,纷纷回去简单收拾一下,人人戴着铁面而出。
这令甄姬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这么多姐妹在,还有什么好怕的?
刘昊已然摘下面具,跟随他一起,来到议事大殿。
众人就见,安乐王身后,呼呼啦啦跟着一大群美人,翩翩而出。
人人戴着面具,花枝招展的,有种神秘的美感。
蔡邕一眼发现,人群中有一人,身着朝服。
从身姿上看,明显是个柔弱女子。
当即不爽道:“殿下岂可如此胡闹,后宫女子怎能胡乱穿衣,怎可如此亵渎庄严?此举与桀纣何异?”
一众文人士子,乱哄哄的纷纷咐喝。
刘昊朗声一笑,叫停众人。
“今天召集诸位前来,不为政事,只为相斗。”
众人闻言,不由的一怔。
相斗?开赌盘?
这不是胡闹吗?偌大一个安乐国,如今北地尽归安乐国所有,有那么多政务等着处理,你却把大家叫来开设赌局?简直比桀纣还要昏聩呀。
荀彧等人:这昏君又在搞什么名堂?搞照以往的经验,凡是他主动张罗的事情,必然都是大事。
有文章,必然大有文章。
蔡邕:“无论如何,这也不是殿下无视礼制的借口。”
“先生莫急,先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乃是前上蔡令甄逸之女,甄宓字洛姬。”
甄逸倒是听说过,虽然是个小小的芝麻官,但人家萌祖上之荫,世袭往替二千石俸禄,
“那又如何?”
“此人,乃是新高唐县县令,并且获得青州一众官员所认可。”
蔡邕:“这怎么可能?青州一群无君无父之乱臣贼子,即便认可又能如何?殿下贵为帝室之胄,如何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蔡老是担心,被一个女子比过去吗?”
“什么?老夫会怕一介女流?无论比什么,老夫何惧之有?”
荀彧等人,顿时明白了,这昏君接下来要作的什么妖。
这是要把这女子立在百官面前,做一个衡量才能的标竿啊。
此女一出,百官哪个敢不用心当差?一但被她比下去,还有脸做人吗?
没错,在刘昊看来,甄姬做县令,最大的收益就是鲶鱼效应。
围绕这件事,还能衍生出许多衍生品,收益巨大。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就诗词书法一道而论,令爱的造诣,未必不能继续蔡老的衣钵,也未必不能在礼部担任要职,就比如说,广播一事,乃是国之利器,在场诸位,有谁敢站出来道一声,能胜过昭姬的吗?”
蔡邕一听,将来昭姬,要到礼部主持广播一事?
老夫行将就墓之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女儿。
这意味着,回头爱女也能到礼部,做个女官。
这可是关系到爱女身家性命的大事呀。
如果只在王府里做个侧妃,整天跟一群妃子们勾心斗角的争宠。
等老夫入土之后,女儿府外无人照应,必然讨不到便宜。
若是做得朝廷命官就不同了,先不说可以自由进出王府,不再受高墙大院所束缚。
单说她哪怕在王府里失意,只要有官身在,就能确保她一生无忧。
还能很好的照顾贞姬。
不行,不能反对,反对她就等于把自家女儿为官之路给堵上了。
轻咳两声:“广播一事,的确干系甚大,不可不察,不知殿下打算,何时将之划归礼部?”
荀彧等人:这昏君,当真奸诈无比,一句话就把蔡邕个老顽固给收买了。
不过,广播一事,万一将来自己生了好几个女儿,好像对自家女儿也很有利。
刘昊:“现在就可划归礼部,但广播想要推广至全天下,还需要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吸引天下人的目光,广播广播,广而播之,只有全天下人都能收听到我们发出的声音,这广播才有意义。”
确实,许多人早就意识到,只要把广播推广到全天下,就可以掌控舆论。
蔡邕顿觉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其价值,一下子就翻了好几番。
现在,给个吏部尚书都不做。
(六部吏部最好,户部次之,其次才是礼部。)
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由自家爱女来主持,这么重要的职务,还比后宫更加自由,哪怕给个皇后都不换啊。
“所以,殿下要借甄家女子设斗局?再以此将广播推广至天下?”
“然也。”
“只是,具体如何斗法,也好叫臣知道如何张罗。”
“铁面军此番出征,在新高唐县周边,共计拿下四座县城,现在,只新高唐县有县令,其余三县,无有县令。”
“殿下莫不是打算,将那四县,都由女子来做县令?此事万万不可呀。”
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推广广播,让一个女子做县令,蔡邕还能接受。
要是四个县全由女子做县令,味道就全变了,自己也担负不起有违礼制的天下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