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就见刘昊拿着一张图纸出来。
上面是抛石机的照片,结构并不复杂,只要找专业的木匠,照图就能打造出来。
递到曹操手中。
“此乃霹雳车是也,只要命工匠按此图打造,将来攻城也能大有裨益。”
曹操现在面对的问题,不是一城一地的问题,他需要的是全局上的获胜。
“造得此物,便能战胜袁军,迫使袁绍退兵否?”
刘昊嘿嘿一笑:“先打赢此战,再做从长计议。”
这竖子,不把两个女儿送过来,怕是不会再出谋划策。
曹操无奈告退。
回到中军大帐,立刻命人多多找寻工匠,按照此图打造此车。
在数千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打造出二十多辆投石车。
一字打开,对着袁军的土堆塔楼,就是一通大石飞过去。
袁军顿时砸的怀疑人生,丢下许多尸体后,只得放弃被砸残的塔楼,后退扎营。
曹军总算获得喘息之机,士气重新涨回来。
然而,也仅仅只是把袁军从土堆上赶下去而已,总体局势,仍是袁军占优。
袁军的排兵布阵,没有半点破绽。
使得曹操一直不敢下令出击,每天被袁军怼在寨门口叫骂。
刚刚涨回的士气,几番相持下来,又重新跌落谷底。
曹操百感焦急。
那铁面司令,略施小计,便可使我军获胜,必然还藏有破敌良策。
唯今之计,唯有用爱女去换破敌之法了。
否则,袁军强横,一但被袁绍分兵奇袭许都,许都兵力空虚,难以抵御,则吾命休矣。
只得带上曹宪、曹华,并20名丫鬟,驱车来到白马大营。
刘昊美滋滋的把他们迎进大帐。
难怪曹操有六个女儿,一口气把三个女儿嫁给刘协,原来这三个女儿,容貌都很不错啊。
“令姐妹正在小寨之中等候多时,两个妹子可径往小寨中去。”
曹操:这竖子,两军交战之中,竟于战场之侧修建单独的小寨,用于豢养美人,幸亏不是我的部下,否则非拿他军前法办,杀了祭旗不可。
等到一群妹子被随从带下去后,一盏茶入口,曹操言归正传。
“如今战事艰难,孔明可有退敌良策。”
“破敌容易,一个字,拖!”
“拖?”
“对,丞相只需严阵以待,不给袁绍任何可乘之机,不必刻意相攻,仅需拖延下去,袁绍必败!”
曹操不免大失所望,随口问了一句:“你如何断言,一个拖字,便能使袁绍必败?”
“很简单啊,两军相持,只要你不败,那么败的那个人,就一定是敌方。”
卧尼玛,这还用你说?
老夫千里迢迢把两个女儿从许都领到这里,就换来一个世人皆知的破敌之策?
“若袁绍分兵偷袭许都,当如何处置?”
“放心,袁绍绝不会分兵绕后偷家的。”
“你如何敢下此定论?”
“很简单啊,你跟袁绍,从小到大,谁是大哥,谁是小弟?”
“本初年长于我,且家世盛于曹家,自然要礼让于他。”
“当年在西园军中,他就是中军校尉,做为你的顶头上司,统领全军,所以,在他看来,他的才能,远胜于你,你远不及他之万一,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堂堂正正打败你,才配得上他的身份地位,但凡使用一点阴谋诡计,都是胜之不武,都会觉得丢人。”
别说,袁绍还真如他所说那般,十分讲求排场,十分的自负。
此子,洞悉人心的本领,当真恐怖如斯。
那么,他能否看透曹某的心思呢?
“孔明以为,此战,还需拖延多久,方可取胜?久拖下去,对我军大为不利呀。”
“放心,要不了太久。”
“孔明何出此言?”
“丞相可知,为何当日青梅煮酒之时,鄙人断言,天下英雄,唯玄德与丞相否?”
“说来,那刘玄德可被孔明视作英雄,实令曹某百思不得其解,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而已,何足道哉?”
刘昊云淡风轻的笑谈道:
“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英雄莫问出处,”
“真正的英雄,需有明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风吹雨折不移其志,”
“乱世之中,唯有从千锤百炼之中屹立不倒的,方能笑到最后,终成大器,”
“而方今天下,论此等品质,玄德第一,丞相也只能屈居次席。”
曹操虽然听着不爽,但细想之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刘备自打镇压黄巾起义以来,经历无数次大起大落。
多少人一个大起大落,就永世不得翻身。
反观刘备,非但没有泯灭于乱世之下,现如今已被天子认作皇叔,拜为左将军。
凭此身份,往后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可谓是在无比艰难之中,一步一步艰难的往上攀爬,越爬越高。
此等坚韧的品质,曹某不及也。
如此看来,刘备当真配的上英雄。
此子阅人之能,我亦不及也。
刘昊:“反观袁绍,从小到大一帆风顺,从未经历过挫折,”
“只要丞相不败,对他来说便是失败,”
“以优势兵力不能取胜,必视作奇耻大辱,”
“再攻不下丞相,必然自乱阵脚,一但怒气上头,便会失去理智,”
“是以,丞相只管回去做好防御,坐等张合、高览前来相投即可。”
曹操一万个不相信:
“张合、高览号称河北四庭柱,几乎与颜良、文丑齐名,如何肯背弃袁绍,转投曹某帐下?”
说别人投降还能相信,河北最着名的四大上将之二,前来相投,这怎么可能?
“事在人为。”
“如何为之?还请将军教我。”
刘昊:
“乌巢,乃是袁军屯粮之所,自打上次颜良军大败之后,就把淳于琼调往乌巢把守,”
“丞相与淳于琼曾经都在西园军中共事,想来,应当知晓,他是个嗜酒如命之徒吧?”
“仅需派一上将,前去焚烧乌巢,袁绍必然急功近利,催促攻打,”
“界时,张合、高览必然真心来投,只要此二将一投,袁绍必亡。”
曹操满心狐疑:“屯粮之地乃是最高机密,你如何知晓袁军屯粮之所?”
“信与不信在你,攻与不攻也在你,想来,南阳许攸,不日就将从袁绍处前来相投,到时,你问他就知道了。”
曹操怀着万分期待,以及万分不相信,回到己方大寨。
袁绍此时兵锋正盛,许攸怎么会弃袁绍而投奔曹某呢?
虽是期待,饶是不敢有半点懈怠。
回到大营后,立刻召集众将,盘查各处营防,做到万无一失。
随后留程昱、曹洪、夏侯惇等几名心腹,问及乌巢之事,值得冒险一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