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陛下和蛮夷打仗肯定知道,这蛮夷呢,不论是匈奴突厥鞑靼,困难之一就是找到他们。”
赵定安此言,朱棣深有感触。
他看了明史,知道就是那阿鲁台太能跑了,所以他后两次的征北都找不到人,只能收拾收拾小部族。
如果真找到,他还至于打那么多次吗!
“小友可有解决之法?”
赵定安道:“那必须啊!陛下们,找不到找得到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一次性轰死他们,咱秦汉时期来黑火药,唐宋来点火铳,明朝直接上新科技,这就是降维打击啊!”
有句话叫富则火力覆盖,穷则战术穿插,而压倒性的技术,在古代永远适用。
赵定安叹气,他刚上大学的时候兴致勃勃搞了本穿越指南,言之凿凿自己穿越了要干出一番大业,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想到自己一个文科生穿到古代,连个厕纸都做不出来,只能用竹片片擦屁股,就瞬间打消了念头。
不是不想穿也不是不能穿,而是穿越要用竹片片,我不穿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统子明确和他说过可以邀请历史人物来到现代,万一哪天自己也有可能到了古代,也不担心自己拿竹片片擦屁股了。
“黑火药?火铳?此为何物?”刘彻一听瞬间来了兴趣,这几样一听就是和打仗有关的啊。
朱元璋道:“汉皇,咱给你瞧瞧咱洪武朝的火铳。”
“父皇,还是看我的神机营吧。”
倒不是朱棣想显摆,永乐五年他平定交趾后,得到了神机枪炮法,随后特置神机营,专门操练火器,和洪武一朝比起来,火铳肯定更加先进。
“咋?你是在给咱显摆?显摆你那个时候武器更精良?”朱元璋睨了一眼朱棣,没好气道,也叫马皇后和朱标一阵无奈。
眼见朱棣和朱元璋又要开始拌嘴了,赵定安连忙打断:“不用劳烦陛下,我这有视频。”
现在的互联网多发达啊,随便找找就是发展史的视频,赵定安挑了几个开始播放。
——[黑火药简史——黑火药如何在中国发明然后在西方发扬光大的。]
嬴政、刘彻、李世民坐直身体瞪大眼睛。
——[几分钟带你了解,火器发展到自动武器的演变史。]
赵匡胤、朱元璋和朱棣也露出了惊异之色。
“小友啊,你这可有图样?能否给下臣看看?”
说话的是个官员,赵定安却沉默了。
我?
我个文科生有这种图纸?
他本来想拒绝,但是突然想起,之前刷到过一个手绘现金的,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后和各位陛下臣公们看完了用瓦楞纸制作Awm的视频。
看着各位陛下炽热的眼神,赵定安尴尬地摸摸鼻子:“陛下们啊,我们现在这个管得严,搞不到,但是我哥当兵的,到时候我去找他,给你们看真家伙。这个瓦楞纸,你们换成其他的材料试试呢?铁的铜的?”
他总觉得自己好像给那些臣公们挖了个坑,要是做不出来还搭上性命了咋办?
他连忙摇摇头,把这个想法抛之脑后。
视频结束自动播放了下一个视频,是对于纸张的制作。
皇帝不再使用竹简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晋代,特别是西晋时期。因此,刘彻时期也还在用竹简,重重一捆,累死个人。
要是用那看着就轻飘飘的纸......
皇帝臣公们遐想连篇,赵定安道:“各位臣公们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再研究研究纸张,我们这里是便宜又好用。”
他抽了张纸巾,又拿了A4纸和一边桌上放着菠萝包的油纸,在镜头前展示:“这些都是纸张,这个可以书写,这个可以擦拭,这个可以盛放食物,用途多样。”
有难言之隐的臣公们看到那柔软的纸眼睛都亮了。
天知道生了痔疮还要用竹片片擦屁股有多痛苦!
有些臣公家底颇丰,用些布、丝绸,唐朝开始贵族甚至还有御用软纸,但那柔软的纸看着就便宜又好用啊!
而帝王们则看向了那A4纸张,尤其是嬴政,他还经历过用刀笔刻字,和赵定安的书写比天差地别!
很快又有臣公想到了其他点:“陛下,若是这种纸张可以广泛使用,用于书籍......”
他没多说,但是不论是帝王还是其他臣公都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了。
赵定安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道:“各位臣公们,你们既然要研究纸张以便书写,顺便也研究一下活字印刷吧。”
他看的好多穿越小说里,伴随着更加好的纸张一同出现的,基本会有活字印刷。
然后主角带着更优质便宜的纸张和活字印刷,帮助皇帝从门阀世家手中争夺话语权,为寒门学子开放上升通道......
扯远了。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使用胶泥刻字,火烧硬化后排版印刷。
元朝的王祯在《农书》中记录了木活字印刷术,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提高了排版效率,木活字逐渐取代泥活字。
一直到现在,活字印刷是一项大谈特谈的技术,以至于雕版印刷甚至都被认为是“传统过时成本高”的代名词。
但赵定安更详细地学习了历史才发现,直到清末还是有不少雕版印刷、手抄。
活字印刷这项工艺在这么多年里,一直不完善。
活字印刷术在古代都没有大规模普及,重要原因就是古代的活字由于材质的原因与印刷油墨的亲和性不好,所以造成印刷出来的制品不够清晰。
它的大规模普及是铅活字和与之配套的油墨出现之后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才得以全面推开。
而很多人以为的雕版错了一个字就整版报废,但实则不然,抠掉错字拿其他东西填进去不是什么稀奇事。
而且雕完了一版就可以无限印刷了,古代也不缺技术不错的师傅。
反倒活字印刷除开工艺问题,它还需要制作者认字,印刷的时候需要从常用的上千个汉字里把字找出来,到最后印书的工作量可能比雕版还大。
但赵定安还是给各位臣公放了活字印刷的视频,能悟一点是一点啊。
“陛下们请看,这是西方的古腾堡研究的印刷机,活字用铅、锡和锑的合金制作。基于葡萄压榨机设计出的印刷机能够均匀施压,印刷质量提高。还有适合金属活字的油性墨水,比水性墨水更持久。”
不论是冶金技术还是什么榨汁机,古代时候都有。
但不知道是“独尊儒术”的影响太深远了还是啥,古代的科技发展毛病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