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定安很清楚,他告诉日本如何如何不做人,如何如何残忍地对待当时的百姓,这些臣公基本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毕竟,武帝时期就知道“寇可往,吾亦可往”,主动出击的道理。
没道理到了明朝不知道。
但那些大臣,对于当时的倭寇如何对待沿海的百姓,基本持漠视的态度。
要不然也不会支持海禁了。
但如果告诉他们,一条养了很多年的狗爬他们头上想做主人,他们才会急。
刀子不划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疼。
他找了以前自己做的几个视频,都是近代史的内容,主要聚焦在所经历的战争之上,最重要的是,他当时把每次战争割了多少地赔了多少款都放进去了。
仅仅只是播放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割地赔款明细,就叫那些陛下臣公炸了锅。
“这西方发展如此迅速!那炮,那舰,都是我们比不上的!”
“各地又赔款,那慈禧太后赔出去的钱,能供陛下打多久的仗!”
“有这般武器,也难怪小友说落后就要挨打!”
“这些物什如何造出?不论是孔孟学说还是其他的,可都未曾教过!”
“愚夫!这东西一看就是墨家的!”
“但是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之后,大家都在学儒......”
“那不就说明儒家不够用了吗?那王莽还恢复周礼呢,有个软用?”
嘈嘈杂杂的议论声,赵定安只能捕捉到其中几句。
突然有个官员问道:“小友,这西方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不过百年时间,便已然成为了霸主一般的存在。”
“与其说西方如何发展......倒不如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赵定安想了想,道,“其实现在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个问题,我说几个我觉得有理有据的。”
“首先就是产权论。古代中国的个人产权未得到充分保护,使得创新收益不一定归创造者所有,由此扼杀了创新的积极性,导致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乏力。这个各位陛下臣公们很好理解吧?连科举都有舞弊的,这种制造出来的东西,随便被个达官显贵占为己有简直轻而易举。”
先前那个官员又道:“科举舞弊可查,但这些发明什么的......设立一个机构,专门针对这个,可否?“
他的皇帝陛下李世民,目光炯炯地看着赵定安。
“自然可以,但详细的还需要诸位臣公商议。”他继续道,“其次就是英雄论。古代经验科学发展成现代实验科学是由少数天才的思想突破完成,古代呢有最大的人口基数,必然产生最多的天才人物,但这些人又设计了完善的科举和官场制度,将大量天才消耗在了这套官僚制度中,导致错失发展出现代科学的机会。”
“这又是何意?”又一位官员问道。
“科举从开创以来,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字、童子科,无非这些。到了明朝,甚至只剩下进士科,八股取仕。“
“有何问题?”
赵定安终于忍不了了他啪地关掉孔希学的麦,和这种人说话简直浪费唾沫,他继续道:“如果有些人天生不适合读书呢?圣人所言因材施教嘛,你科举取仕也应如此啊。”
“小友所言极是,唐朝开了武举,那也应当有其他科举类型。”
武举?
李世民眼珠子一转,听这意思,这武举影响颇深。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子孙后代设立的,现在这开创武举的头衔得落到他李世民头上了。
朱元璋对朱标说道:“咱记得小友说,咱那火药配比都不对。回头咱开个火器科如何?再叫老四把他那什么佛朗机来的技术告诉咱。”
是刘彻这里有点难搞。
建元元年推行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如果要搞科举,分科取仕,那又要开始推行百家。
他算是体会到,宋皇所说的“灰溜溜地把人请回来”是何滋味了。
赵匡胤倒是轻松,先前赵定安都说过了,大宋的雅宋名号还是名副其实的,而他那侄子赵恒,还掀起了读书的热潮,他这里改进科举,还挺容易。
嬴政那边倒还好,这时候百家虽然式微了,但各派的影响力依旧不小,科举不适合大秦,但可以找寻其他动用百家的方法。
他道:“上次朕获得了黑火药的制作方法,等小友结束,朕就发给你们。”
几位皇帝不吵吵了,纷纷看过来,满眼都是:凭!什!么!
赵定安笑笑,继续讲道:“第三点呢就是劳力论。欧洲中世纪时期,大概是由于黑死病造成人口巨减,导致劳动力不足,贵族为了获取劳动力,追求机器动力而催生了科学,进而形成科学革命。而古代中国由于相对优秀的社会治理能力,使得人力资源始终充裕,结果停滞在人力为主的农业时代。”
“这黑死病是何病?”又是一位官员,他没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可不缺乱世,人口大幅削减也是有的,但怎么人家就发展起来了?
“黑死病简单说来就是鼠疫,反反复复持续了几世纪,对应中国的时间就是元末明初。”赵定安道,“人口从七千五百万到五千万,和中国元末乱世九千万到六千万,好像没得比,甚至元末也爆发过大大小小的瘟疫。”
“欧洲人口锐减,劳动力短缺使得工人的议价能力增强,工资水平上升。封建领主为了留住农民,不得不降低地租和放宽限制,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封建关系就松动了,农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增加,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且农业革命,手工业发展,商业扩张也是基础。再加上人家以前相信教会什么的,但这场鼠疫让人对教会的信任下降,推动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还有人文主义的兴起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朱元璋心头一紧,总觉得又要被喷了。
事实证明,人有时候的直觉,准得可怕。
“但同时期的中国,虽然人口锐减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业经济逐渐恢复,并未出现类似欧洲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其次就是咱们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强,缺乏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我们历朝历代的技术创新更多集中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也缺乏对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推动。况且还有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稳定和等级秩序,说句不好听的,别说明朝了,重农抑商基本是历朝历代的国策,直接抑制了商业和工业资本的积累。”
总体来说,经济模式、社会结构、文化与思想差异、外部因素都不同,所以当他们面对锐减的人口这一情况时,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