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和中医药理如下:
主要功效
1.补肝肾、益精血: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状。
2.乌须发、强筋骨:能够改善须发早白的状况,增强筋骨的力量,对于骨质疏松、腰膝酸软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化浊降脂: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稠度,对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血虚肠燥便秘,改善便秘症状。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何首乌性微温,味甘、涩,归肝、心、肾经。
2.功效主治:根据《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记载,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等病症。
3.配伍应用:在中医临床中,何首乌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疗效或改善其药性。例如,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可增强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与黑芝麻、女贞子、墨旱莲等配伍,可增强乌须发的效果;与山楂、泽泻、决明子等配伍,可增强化浊降脂的作用。
4.炮制方法不同,功效有所差异:生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等病症;制何首乌则主要用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何首乌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也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生何首乌,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等。因此,在使用何首乌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何首乌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何首乌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可选择山坡、林下、溪边等半阴半阳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和积水。
2.整地:在种植前,将土地深翻30-40厘米,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约为2000-3000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做成宽1.2-1.5米的高畦,畦沟宽30-40厘米,深20-30厘米。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在秋季11月中旬,当何首乌种子成熟时,将其采集并晾干,然后在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再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15-20天即可出苗。
2.扦插繁殖: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何首乌茎蔓,剪成15-20厘米长的插条,每个插条上至少有2-3个节。将插条的下端剪成斜口,插入准备好的苗床中,深度为插条的1\/2-2\/3,株行距为10-15厘米x20-30厘米。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一般扦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发芽。
3.块根繁殖:在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将何首乌的块根挖出,选择无病虫害、直径在3-5厘米的块根,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上至少有1-2个芽眼。将切好的块根段按照株行距30-40厘米x40-50厘米的规格种植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再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1.间苗与定苗:当种子繁殖的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的苗,保留健壮的幼苗。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株距为30-40厘米。
2.中耕除草:在何首乌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根系。一般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施肥管理:何首乌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肥料,除了在种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其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在幼苗期,可追施稀薄的人畜粪尿或尿素,每亩用量为5-1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在生长旺盛期,可追施复合肥或饼肥,每亩用量为15-20千克,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提高产量。在块根膨大期,可追施钾肥,每亩用量为10-15千克,以促进块根膨大。
4.浇水管理:何首乌喜湿润的环境,但怕积水。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5.搭架与修剪:当何首乌的茎蔓长到30-40厘米高时,应及时搭架,以利茎蔓攀援生长。可采用竹杆、木杆等材料搭建人字架或篱架,架高一般为1.5-2米。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过密的茎蔓、病枝和枯枝,以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和良好的生长态势。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何首乌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等。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根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每隔10-15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2.虫害防治:何首乌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蛴螬、地老虎等。蚜虫可在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在种植前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拌土撒施或在生长期间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
采收与加工
1.采收:何首乌一般种植3-4年后即可采收。在秋季10-11月,当何首乌的茎叶枯萎时,将其地上部分割除,然后小心挖出地下块根。
2.加工:将挖出的何首乌块根洗净,削去两端,切成厚片或小块,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或烘干。在晾晒或烘干过程中,要注意翻动,以免受热不均导致变质。一般晒至七八成干时,可将其放入蒸笼中蒸透,然后再继续晾晒或烘干,直至全干。
《何首乌的收购价格参考》
生首乌
1.鲜货:一般在每斤6-10元左右。
2.统货:价格约为每斤12-15元。
制首乌
1.统货:通常在每斤15-20元之间。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产地:不同产地的何首乌价格差异较大,如四川、云南等地的价格相对较高。
2.质量:质量上乘、无虫蛀、无霉烂的何首乌价格较高。
3.市场供需:市场需求大时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