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的别名是青蘘。青蒿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常用于中药制剂中。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青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
2.消肿止痛:青蘘能够消肿止痛,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明目退翳:青蘘还具有明目退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部疾病。
禁忌
1.孕妇慎用:青蘘具有一定的药性,孕妇在使用时应谨慎,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气血不足者慎用:青蘘性凉,气血不足者使用时可能会加重症状,应慎用。
中医药理
1.性味:青蘘味甘、微苦,性凉。
2.归经:青蘘归肝、胆经。
3.功效主治:青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毒病症、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等。
4.用法用量:青蘘一般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5.使用注意:青蘘在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青蘘的食用方法》
直接食用
1.新鲜青蘘:将新鲜的青蘘洗净后,可以直接食用,口感清爽,营养丰富。
2.青蘘汁:将青蘘洗净后榨汁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其他调味料,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烹饪食用
1.青蘘粥:将青蘘与大米一起煮粥,煮至粥熟烂即可。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等食材,增加口感和营养。
2.青蘘炒肉:将青蘘洗净后切成段,与瘦肉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调料,如盐、生抽、料酒等,炒至肉熟即可。
3.青蘘汤:将青蘘洗净后与其他食材一起煮汤,如鸡蛋、豆腐、瘦肉等,煮至食材熟透,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油调味。
药用食用
1.青蘘酒:将青蘘洗净后晾干,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饮用,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需注意适量饮用。
2.青蘘丸:将青蘘与其他中药材一起制成丸剂,按照医嘱服用,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青蘘虽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但在食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适量食用,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青蒿的丹方》
青蒿鳖甲汤
1.出处:《温病条辨》
2.组成: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
3.用量:青蒿6g,鳖甲15g,细生地12g,知母6g,丹皮9g
4.用法: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功用:养阴透热
6.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7.方义: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共为君药。生地、知母助鳖甲养阴退虚热,为臣药。丹皮泄血中伏火,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青蒿鳖甲散
1.出处:《活人方》
2.组成:青蒿、鳖甲、龟版胶、人参、黄芪、白术、生地黄、地骨皮、秦艽、知母等
3.功用:清补相兼
4.主治:五阴虚耗、六阳偏盛、血热精枯,而见骨蒸内热或寒热似疟或朝凉暮热,渐至痰红烦嗽、肌消骨痿、夜多异梦等病症
仁存堂经验方
1.出处:《仁存堂经验方》
2.组成:青蒿二两,童子尿浸焙,黄丹半两
3.用法: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4.主治:治温疟痰甚、但热不寒
蒿芩清胆汤
1.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2.组成:青蒿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一钱半、赤茯苓三钱、黄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一钱半、陈皮一钱半、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钱
3.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主治:少阳湿热痰浊、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圣济总录方
1.出处:《圣济总录》
2.组成: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
3.用法:水煎服
4.主治:治暑毒热痢
圣济总录青蒿丸
1.出处:《圣济总录》
2.组成: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
3.用法:每于食后,米饮下二十丸
4.主治:治疗虚劳盗汗、烦热、口干
圣济总录蒿豉丹
1.出处:《圣济总录》
2.组成:青蒿、艾叶各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晒干
3.用法: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
4.主治:治疗赤白痢下
《青蒿的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杂草较少、向阳的地块作苗床,以沙壤土为佳,少量种植可选用菜园土。
2.整地:选好地块后翻耕、开厢,厢宽1.4米,土壤整细整平。
播种育苗
1.种子选择:选用由实行订单生产企业选择具有育种和制种技术条件单位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种子,种子应具备每亩干叶产量200公斤以上、青蒿素含量15‰以上的特性。
2.播种时间:定植地冬季空闲或种植有蔬菜、榨菜、蚕豆等早收作物地的,播种适期为1月份;定植地冬季为油菜的,播种适期为2月中下旬。
3.播种方法:若采取假植,则每5平方米苗床用种量1克;不采取假植,则每15平方米苗床用种量1克。将种子与干细土按1:1000比例混匀,厢面浇水湿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厢面,再覆盖农膜,农膜四周用土压实。
苗床管理
1.水分管理:保持苗床湿润是保证青蒿出苗率高、整齐度好的关键。出苗时,若遇高温、干燥天气应及时补水;出苗后架拱,若遇暴雨要及时盖膜,雨停后揭膜;遇高温天气及时浇水或覆盖遮阳网。
2.施肥管理:从幼苗有1对真叶时开始,每7天浇施一次0.3%复合肥溶液。当苗高约5厘米时假植,株距、行距均为8厘米。假植后要连续浇水2~3天,假植苗成活后每7天浇施一次0.5%复合肥溶液,假植15天后苗床松土一次以利于培育壮苗。若播种密度低、定植地空闲的,可以不假植,待幼苗高10厘米以上时直接定植。
3.除草管理:苗床上见草即除。
4.病虫害防治:苗期可适量喷施防病虫农药。
大田定植
1.定植时间:在4月中下旬,苗高约15厘米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
2.定植方法:选择主茎粗壮、节间短、长势好的壮苗,丢弃“老头苗”“高脚苗”,按照株距、行距70x90厘米带少量土移植,并浇适量定根水。定植后如遇连续晴天要再次适量浇水。定植后7~10天,应及时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补苗,保证每亩基本苗1000~1100株。
3.注意事项:定植前对苗床适量喷施防病虫药剂,做到带药下田。起苗时,先浇适量清水湿润苗床,将幼苗根部及附着土壤撬起起苗,尽量减小对苗根损伤,不要用手抓幼苗茎部或叶片拔苗。
田间管理
1.除草:青蒿苗移栽活蔸后,若田间杂草发生严重,在无风天气下选择对口除草剂,给喷雾器喷头上安装保护罩后在植株间定向喷雾除草,2~3天后再人工锄除植株旁不宜喷雾的杂草。此后视杂草多少适时除草。
2.施肥:青蒿大田每亩用45%复合肥(15:15:15)40公斤分三次撒施,第一次在定植20天后,雨后或小雨前撒施5公斤;第二次在定植40天后撒施15公斤;第三次在定植70天后撒施20公斤。撒施时注意不伤及植株,避免折断枝条。之后结合土壤肥力、青蒿长势酌情施肥。有条件的可增施腐熟农家肥。禁止偏施氮肥,除第一次施肥可加施少量尿素提苗外,后期禁用尿素等单元素氮肥,如果复合肥含氮高的也要减少该复合肥的用量。
3.排水:青蒿不耐涝,遇暴雨要及时排水,以免因积水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病虫害增多等状况。
病虫害防治
1.虫害:主要虫害有不易发现的瘿蚊和蚜虫、钻心虫、青虫等,可选用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2.病害: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根腐病、茎腐病等,可选用己唑醇、甲硫戊唑醇或三唑酮等药剂防治。
采收
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青蒿定植生长110天以上,植株封行后下部叶片转黄时采收。采收方法是:选晴天早晨露水未干前,用砍刀将整株青蒿从根部砍倒,摊在地里晒2天,然后在地势较高处垫农膜码堆成长条形,蔸部朝外、叶部朝里、交错摆放,堆码好后用农膜盖好防雨。待青蒿叶片变褐色时逐步散堆打落叶片,除去粗枝梗、筛除细枝梗等杂质,保证青蒿叶片水分率10%以下、杂质率2%以下,装入编织袋后放于通风、干燥处待售。
《青蒿的收购价格参考》
历史价格
1.2005年:青蒿收购价平均每公斤达到22元。
2.2007年:青蒿价格跌至每公斤3元。
3.2012年:最高价是3.5元\/斤。
4.2013年:价格是1.8元\/斤。
5.2014年:价格是1.4元\/斤。
6.2015年:重庆酉阳县青蒿价格处于近年来的谷底,每公斤约5元,低于往年每公斤7至8元的收购价。
近期价格
1.2025年3月27日:中药材天地网消息,青蒿最新价格为3.50元\/公斤。
影响因素
1.市场需求:全球青蒿素市场需求量约180至200吨,中国每年产量达到四五百吨,还不包括国外的青蒿素产量,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
2.质量因素: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不同,价格也有差异,含量高的价格相对较高。
3.种植成本:包括租地、施肥、人工等投入,也会影响收购价格。
4.政策因素:政府对青蒿种植的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也会对收购价格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