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紧紧地跟随着杜城那急促而稳健的步伐,一同迈入了警局那扇略显沉重的大门。进入警局之后,他们径直走向放置着案件相关物品的桌子旁。
沈翊轻轻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那份遗书取到眼前。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穿背后隐藏的真相。接着,他又从桌上拿起一叠现场照片,一张一张地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他不知何时已经掏出一个小巧玲珑的放大镜,将其贴近遗书上的字迹,开始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研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房间里静得只能听到沈翊轻微的呼吸声以及偶尔翻动纸张的声音。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保持沉默的沈翊终于缓缓抬起头来,他的目光从容不迫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定格在杜城身上,然后才用一种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说道:“这份笔迹存在明显的模仿痕迹,而且这个模仿者的手法相当高明。他(她)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反复练习的,试图刻意营造出一种自然书写的错觉。然而,尽管如此,笔画之间那些极其细微的停顿以及力度变化还是难以完全掩饰住。这些蛛丝马迹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这样经验丰富、眼光敏锐之人来说,却足以成为揭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站在一旁的杜城始终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沈翊的分析,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波动,但内心深处却早已对沈翊展现出来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专业能力刮目相看,并暗自思忖着接下来该如何顺着这条重要的信息追寻下去。心中也对沈翊的专业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紧接着,沈翊轻轻地拿起一支铅笔,目光紧盯着手中的现场照片以及证人所提供的详细描述。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信息都吸入脑海之中。然后,他那修长而灵活的手指开始在画纸上舞动起来。
只见沈翊笔下的线条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停顿。他的神情异常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眼前的这张画纸和那个即将被呈现出来的犯罪嫌疑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面容虽然有些模糊,但却散发出阴森气息的形象渐渐地在纸上浮现出来。
站在一旁的杜城一直静静地注视着沈翊作画的全过程。当这幅模拟画像终于完成时,他不禁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担忧。他紧紧地盯着画像中的那个人物,喃喃自语道:“这人看起来如此陌生,完全不在我们之前调查的那些嫌疑人范围之内啊……难道说,我们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还是这个家伙隐藏得太深了呢?”
他们决定从笔迹入手,走访林盛生前接触过的所有人,收集笔迹样本进行比对。在在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里,杜城与沈翊这对搭档正逐步深入地了解着对方独特的行事作风。
杜城犹如一阵疾风骤雨,行动迅速且果断决绝。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从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可疑迹象,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破绽也休想逃过他的法眼。一旦发现目标,他便会毫不犹豫地猛扑上去,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调查工作。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沈翊那细腻入微、宛如涓涓细流般的思维方式。他总是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周围那些容易被常人忽视的琐碎细节。或许是案发现场遗留下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亦或是证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某个细微表情变化,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到了沈翊手中却往往能成为破解谜团的关键线索。凭借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剖析能力,他总能在重重迷雾之中准确无误地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真相之光。
一次外出调查时,突遇大雨,两人躲进街边一家咖啡店。店内弥漫着咖啡香气,杜城看着窗外雨幕,不禁感慨:“这案子比想象中复杂,背后似乎有更大的阴谋。”沈翊轻轻搅拌着咖啡,若有所思:“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林盛身边最亲近的人,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林盛的私人秘书李悦行为诡异。她频繁与一些不明身份的人联系,而且在林盛死亡前几天,她的行踪十分神秘。杜城和沈翊决定对李悦进行跟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