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昔若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
这姜槿做不了太子妃,那这太子妃之位不就是柠儿的吗?
姜老夫人一记冰冷的眼神过去,梅昔若只得努力憋着,转为一脸为姜槿可惜的模样。
梅昔若那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姜槿也注意到了。
姜槿看向她:“母亲,虽然你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是槿儿一直拿你当亲生母亲。您不能只偏心柠妹妹,槿儿也是您的女儿啊!”
“您怎能偏听偏信,只听了柠妹妹所说的话,就怪槿儿呢。母亲,是平日里槿儿对您不好吗?”
梅昔若身子一僵,显然没有想到姜槿会这样倒打一耙。
犹豫许久,她才开口:“并非如此,槿儿是府上嫡出的小姐,我只是个继室,怎敢对槿儿不好呢!”
姜槿的声音带了些哭腔:“母亲,你能告诉槿儿,槿儿哪里让柠妹妹不高兴了吗?槿儿到底是说的哪句话,哪个词惹得柠妹妹这么伤心?”
姜槿说的那些话,格外不好听。
这算是为难梅昔若了。
梅家虽是最近才被当今陛下所重视,好歹也算正经的书香之家。
那些话,她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的。
可这不说,显然这姜槿是不会认的。
罢了,为了给这贱蹄子一点教训,就说了吧。
梅昔若尴尬开口:“槿儿,昨日你可曾说柠儿是庶出……柠儿卖弄风骚,日后只能做妾。还说母亲是爬床的……”
一时间,气氛尴尬到极致,梅氏说不下去了。
……
二十年前,梅家还是个破落户。
在姜文华和白挽成婚前,梅昔若就偷偷背着人做了姜文华的外室。
一朝爬床成功,暗中生下了龙凤胎,就是尚书府的大小姐姜栎和大公子姜桐。
姜栎被当今皇后梅昔玥所看中,到宫里做了淑妃。
算不得受宠,有皇后的扶持,好歹过得去。
大公子姜桐是个没出息的,没个正经事,整日游手好闲。
他和二房的三公子姜杉组成纨绔二人组,一起喝酒,吃肉,逛花楼。
因此,一想到这大儿子,姜文华的脑袋就突突的疼……
直到白挽产下二公子,姜槿的亲哥哥姜枫后,姜文华才将这事儿给捅到明面上。
那时老太爷还在世,他是个明理的,当机立断就要打杀了梅昔若。
姜文华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一听说他心爱的女人要被打死,就不干了。
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难堪的手段都用遍了。
反正就一句话,他离不得梅昔若。
打够了,骂够了,老太爷又去安慰了儿媳白挽一番。
说他会好好教育姜文华,日后定会对她好,这日子也会过好。
白挽是个心善的,不忍公爹和夫君为难,就含泪提出,纳梅昔若为妾。
白挽都愿意的,老太爷也就没说什么了。
当即把姜文华叫进书房,将他打得鬼哭狼嚎,要求他必须对白挽好。
姜文华应下了。
平阳国公府的人不是聋子,听说了这事。
知道亲家是个明理的,向着自家女儿,也就没有为难。
终究只是一个贱妾,堂堂国公府不会连一个贱妾都容不下。
确实就像老太爷说得那样,尚书府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姜文华和白挽的夫妻感情也好了。
尤其是白挽靠着医术得了秦皇后的青睐,尚书府的人对白挽就更好了。
之后的那些年,梅昔若只生了庶女姜柠。
白挽生了一儿一女,嫡女姜槿和小公子姜榕。
遗憾的是,白挽虽是神医,但治不了自己的体弱之症,生下姜榕没多久就没了。
老太爷怕姜枫和姜榕被梅昔若带坏,就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姜枫和姜榕都是好的。
姜枫靠着平阳国公府的关系,十岁生日后就去了南州。
如今,他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是威武大将军宋承恩手下的一个五品镇南将军。
很给尚书府和平阳国公府长脸。
姜榕虽年幼,也是懂事的。
他酷爱读书,平阳国公白鹏程早就将他送到白鹭书院读书了。
平日里,他吃住都在城外的书院,逢年过节才会回府。
被白鹭书院教养出来的他,日后是要入朝堂的,定会前途光明。
至于姜槿,老太爷本想将她送到平阳国公府。
梅昔若和姜老夫人真心挽留,说一定会好好教养这个嫡女。
平阳国公府虽尊贵,但这尚书府才是姜槿的家啊。
姜槿毕竟是府上唯一的嫡小姐,怎能送到外祖家?
这样传出去会影响尚书府的名声。
难道说堂堂尚书府连个女儿都不会教养?
老太爷被说动了,姜槿就留在了尚书府。
在老太爷的保护下,期间姜槿又去了神医谷三年。
总体,还算是过得安稳。
但老太爷一死,姜枫又远在南州,鞭长莫及,姜槿的地位就直线下降。
虽然明面上她们不敢苛待她,可暗地里还是偏心了。
到了现在,她的亲事被抢,连名声都毁了……
如今,梅昔若一开口,大厅众人纷纷都想起了往事。
梅家现在是发达了,但这梅昔若当年确实是爬床的,不光彩。
妾室扶正这一条,就让姜文华饱受非议。
若不是当今陛下抬举梅家,这事儿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地步呢!
众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一旁的三房夫人陆萱是个真性情。
她突然噗嗤一笑,声音带着几分戏谑:“二小姐说得不错啊!三小姐就是庶出的。女子向来要高嫁,庶出的女子可不就得做妾吗?”
她又看向梅昔若:“至于,大嫂您……您之前的事儿,整个尚书府甚至这京城的很多人,谁又不知道啊!”
陆萱喜欢白挽,看不上梅昔若那清高又贪财的样子,浑身的小家子气。
姜槿这才看向三叔母陆萱。
上一世,她和陆萱的交集并不多,不过她听母亲说起过,陆萱是个值得深交的。
她出嫁后,就没有回过尚书府。
只知尚书府分家后,三叔姜文韬虽是姨娘所生,但是个积极上进的。
他考取了功名,入了翰林院。
他和三叔母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唯一遗憾的就是两人只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尚书府的五小姐姜栀和六小姐姜榆。
此后,他们再无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