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身影在昏黄灯光下忙碌穿梭,他心底忽又涌起一股热流 —— 人多力量大,自家旁边这么多人,这么多资源,合在一处,未必不能快速闯出条路来。
刚过晚上七点半,肖爱国就迫不及待地将邻居李明风拉进家,又吆喝来大哥肖爱民、二哥肖爱邦、四妹肖爱玉。说有事相商量。
待人都靠床或坐在床上,肖爱国轻咳一声,打破短暂沉默,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
“我发现一个发财的路子”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因为我发现我们红星机械厂库房里,放着两台报废机器,听人说放在那里十几年了。”
“以前是生产电机的,现在只是一堆废铁。”
“我研究一段时间了,我可以修好它。”
这话如石子入水,众人神色各异,却皆是满眼震惊与好奇。
“大家也知道我在大学是学机械,我工作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印证课本的理论知识。
“经过这段时间的琢磨,我做了一套改进方案。”
“设备改造后效率可以提升10倍,成本最少可以降低30%。
“这次叫大家过来,是因为觉得大家都能帮上忙。”
“大哥,您在煤厂当着科长,虽说官不大,可手底下有关键的实权,这些年攒下的人脉,那都是咱无形的宝藏,。”
肖爱民微微颔首,脸上浮现一丝谦逊笑意,这些年在职场摸爬滚打,那些迎来送往虽然繁琐,却也铸就了他如今的沉稳干练。
目光移向二哥肖爱邦,二哥肖爱邦在17岁就开始在市里废品站工作,但只是一个普通工人。
媒婆曾介绍女孩子和他相亲,对方一听说是在肖爱邦是在废品站工作,就没下文了,好女孩谁看得上一个垃圾回收站的工人?条件差的女孩,肖爱邦又看不上。
所以说最想改变现状的其实是肖爱邦,只是苦于现没路子,十分苦恼。
“二哥 17 岁起在废品站工作,最明白变废为宝是多有搞头的。”
“回收的是生活用品,我这个听起来更让人觉得有技术含量。”
“而且二哥那里回收来的东西,只有原价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但机器不一样,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后,卖得更贵。”
“利润有百倍千倍,甚至万倍。”
目光转向老四肖爱玉,“供销社那可是消息集散点,什么货物流通,百姓偏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往后机器能不能热卖,可全指望你这双慧眼了。”
肖爱玉红着脸,却难掩眼中跃跃欲试的光芒。
最后,肖爱国拍了拍李明风肩膀,感慨道:“明风,咱俩自小撒尿和泥,从小学一路混到高中,这情分比亲兄弟还厚。”
“你在车队天南地北地跑,见识广、路子野,外边啥行情你都能摸个透,有你在,咱这摊子事就不怕打不开局面!”
李明风重重捶了下肖爱国胸口,爽朗大笑:“就等你这话呢,咱兄弟齐心,黄土变金!”
“工厂原本打算把坏的设备当废铁卖,废品站去瞧过,好家伙,两百多吨,跟小山似的,废品站实在没地儿放,而且不好运输,拆也要钱,就没收。
“现在一斤铁才 6分 2,两百多吨折算下来,二万多块钱呢,就这么当废铁处理太可惜!” 肖爱邦抢话道,话语里满是对资源浪费的惋惜。
“可在我眼里,这哪是废品,分明是座待挖的金山!”
“就算修好,卖出去也是一个大问题” 。
肖爱玉脆生生接上话茬:“大哥,你别担心!现今市面上物资紧俏,只要机器能运转,产出东西,不管是日用品还是小零件,都供不应求。”
咱供销社天天有人打听哪儿能批发,只要质量过关,价格拿定,压根不愁卖!”
能生产这些的设备,打听的人也有不少。
李明风一拍大腿,像是想起啥:“市纺织厂也有几台报废了的设备,正在找人处理”
“太好了,看来报废的设备还挺多!”
“机械的门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是机器,我就有信心修好。”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大搞建设,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大得很。咱手头要是有修好的机器,各路买家得踏破门槛抢着要!”
“要是真能把这些坏家伙修好再转手,赚头肯定不小!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生产设备,都有价无市!” 肖爱民也被这热烈气氛感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
肖爱国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咱先拿红星机器厂这两台设备试试。”
肖爱国给大家分配了任务:
肖爱民和肖爱邦负责打听哪里有报废的设备,以及新款设备的费用。
肖爱玉负责研往哪个方向研,判断改造好之后卖不卖得掉。
李明风负责打听销路。
“要是真能修好,是自己生产,还是直接再卖掉,到时间再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大家都十分认可,觉得可以一试。
如果赚大钱,大家是辞职,还是继续端铁饭碗,大家再决定。
大家也没谈股份,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单纯,没有这么多弯弯谈道道,就是一人有事 百家帮忙。人情世故还是比较浓的时候。
大家只想着帮肖爱国,如果是在后世,不先谈好股份和分红,都没人愿意理你。
等大家走了之后,肖爱国一个人在床上细细的思考。
想了想明天要和厂里沟通的内容,模拟了一遍,才安心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