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14日,北京西郊的卓氏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内,日光灯管在低电压下发出嗡嗡的响声。凌晨三点十七分,实验室中央那个四轮机器人——被研究人员戏称为\"铁盒子\"的装置——突然停止了预编程的移动路线,它的两个ccd摄像头转向站在控制台前打瞌睡的技术员小王。
\"警告,检测到人体倾斜角度超过安全阈值。\"机器人发出机械的电子合成音,\"重复,警告。\"
实验室里几个昏昏欲睡的研究人员顿时清醒过来。首席科学家张明远一个箭步冲到控制台前,查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它识别出小王打瞌睡了?\"他难以置信地推了推眼镜,\"这不在测试范围内啊!\"
\"不,张博士。\"年轻的研究员李娜指着代码窗口,\"是预设的'人体姿态监测'子程序被触发了。您看,它只是检测到小王身体前倾超过30度,按照规则库第47条发出了警告。\"
张明远长舒一口气,既失望又释然:\"我就说嘛,怎么可能有自主意识。\"他拍了拍金属外壳,\"不过能整合视觉识别和简单逻辑判断,已经比本田那个会走路的机器人强多了。\"
监控室的玻璃后,卓西度放下咖啡杯,嘴角微微上扬。他推门走进实验室,黑色皮鞋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张博士,演示很成功。\"卓西度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虽然只是规则引擎,但能整合视觉输入和简单决策,这已经是国内最先进的移动机器人了。\"
张明远擦了擦额头的汗:\"卓总,'卓灵1号'目前只能执行预设的三十七个任务,识别五十种标准物体。距离您期望的'通用型机器人'还差很远...\"
\"饭要一口一口吃。\"卓西度蹲下身,与机器人的摄像头平视,\"先从工厂搬运机器人做起,三年内做到医院送药机器人,五年后我们再谈服务型机器人。\"他敲了敲机器人的金属外壳,\"给它装个机械臂需要多久?\"
\"现有电机功率不够,至少要...\"张明远快速心算着,\"六个月,还要重新设计控制电路。\"
\"那就六个月。\"卓西度站起身,\"先申请'移动式视觉导引平台'专利,重点突出我们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记住,对媒体只说这是'自动化物流辅助设备'。\"
三天后,上海浦东卓氏集团总部会议室里,十五位高管围着长桌上那个简陋的四轮机器人。与豪华的会议室相比,\"卓灵1号\"显得格格不入——裸露的电线,粗糙的焊接点,还有时不时卡顿的轮子。
\"各位,这就是我们未来十年的种子。\"卓西度用钢笔敲了敲投影屏,上面显示着\"自动化设备发展路线图\",\"第一阶段,工厂物料搬运;第二阶段,仓储物流;第三阶段...等我们做到第二阶段再讨论。\"
财务总监林小芸皱眉看着机器人笨拙地避开她放在地上的公文包:\"卓总,这比日本现有的AGV(自动导引车)强在哪里?\"
\"三点。\"卓西度竖起手指,\"第一,我们的视觉算法能在低光照下工作;第二,路径规划不需要埋设磁条;第三...\"他示意张明远操作电脑,机器人突然转向苏晚晴,\"识别特定人物。晚晴,说句话。\"
苏晚晴惊讶地看着机器人转向自己:\"呃...你好?\"
\"声纹匹配,置信度87%。\"机器人发出呆板的声音,\"苏晚晴女士,您好。\"
会议室里响起礼貌的掌声。法务总监陈世建推了推眼镜:\"卓总,专利方面...\"
\"已经以'多功能工业推车'名义申请了。\"卓西度露出狡黠的微笑,\"核心算法做了模糊处理。张博士团队会拆分成三个组,北京继续基础研究,深圳做工业应用,上海做...\"他看了眼怀孕四个月的妻子,\"做医疗辅助设备探索。\"
苏晚晴轻抚腹部,眉头微蹙:\"西度,医疗设备门槛太高,我们连机械臂都没有...\"
\"所以只是探索。\"卓西度拍拍妻子的手,\"先从最简单的送病历车做起。对了,光刻机公司能支援几个电机专家吗?\"
会议在务实的气氛中结束。等众人离开后,苏晚晴拉住丈夫:\"西度,这次你出奇地谨慎。\"
卓西度望着窗外黄浦江上的货轮:\"晚晴,我查过资料,美国波士顿动力花了八年才让机器人学会开门。我们这'铁盒子'...\"他踢了踢机器人的轮子,\"离科幻电影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正是这样不起眼的小步快跑,才不会引起Ibm、英特尔那些巨头的注意。\"
一周后,日本机器人专家山本健一造访时,\"卓灵1号\"正在演示搬运纸箱。当山本故意在路径上放置障碍物时,机器人卡住了——它无法识别这种非标准物体。
\"非常...基础但实用的设计。\"山本用生硬的中文评价,眼镜后的眼睛却闪烁着精光,\"卓先生对机器人有兴趣?\"
\"只是工厂自动化的一部分。\"卓西度轻描淡写地回答,\"比起贵国的ASImo,我们这就像儿童玩具。\"
山本离开后,安保人员在他坐过的椅子上发现了一个微型录音设备。当晚的紧急会议上,卓西度下令将核心团队转移到深圳新设立的\"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
\"记住,所有论文发表必须经过三重审核。\"卓西度敲着桌子,\"对外统一口径:我们只是在改进工厂物流设备。\"
1998年5月,当苏晚晴的孕肚已经明显隆起时,\"卓灵2号\"在深圳诞生了——这次装上了最简单的两轴机械臂,能完成拾取标准尺寸纸箱的任务。演示现场,卓西度却盯着机器人卡顿的关节皱眉。
\"精度不够。\"他对张明远说,\"我们需要更好的伺服电机。\"
\"国内买不到,日本纳博特斯克垄断了...\"
\"那就自己造。\"卓西度斩钉截铁,\"从今天起,每年拨2000万美元专门研究精密电机。记住,对外说是为了改善Vcd机芯性能。\"
当晚,卓西度在书房翻阅机器人资料时,四岁的卓然摇摇晃晃走进来,好奇地摸着桌上的机器人模型。
\"爸爸,它会陪我玩吗?\"
卓西度抱起儿子:\"现在还不行。但等它学会给你拿玩具的时候...\"他望向窗外的星空,\"可能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了。\"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首次提到了\"关注中国卓氏集团的自动化设备研发\",但结论处写着:\"目前技术等级不足为虑,建议保持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