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正德很是不想来。
这太祖爷也真是精力充沛,天天有早朝就算了,以前还有午朝和晚朝。
幸好历代帝王渐渐废除了午朝和晚朝。
唉,要是早朝也减少些就好了,不过,也可以从他开始渐渐减少嘛!
毕竟,他也是继承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一直在改革上朝的事情。
心里如此想着,正德还是去上了早朝,毕竟汤圆的事还未完全落下。
正德端坐在龙椅上,才刚坐稳喊平身没多久,底下之前上奏的几个御史立马就站出来。
\"陛下,臣等再三思量,皇长子载垣已满月,理应由中宫抚养,以正嫡庶之分。\"御史刘墉躬身进言。
但正德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沉默了好些时候。
御史刘墉莫名感觉到一阵压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正德突然轻笑一声,修长的手指停下敲击的动作,\"刘爱卿,朕记得你家长子也是六岁才开蒙?\"
刘墉一愣:\"回陛下,确实如此。\"
\"李阁老。\"皇帝转向内阁首辅李东阳,\"您家孙儿呢?\"
李东阳笑吟吟出列:\"老臣的孙儿亦是六岁启蒙。\"
正德站起身,瞪着刘墉不高兴道:\"朕不过弱冠之年,诸位就急着给朕定下继承人?\"
说着,他缓步走下丹陛,靴底踏在青砖上的声音清晰可闻,\"朕和皇后还年轻,或许不久后就有了嫡子,皇长子载垣还是留在淑妃身边养到六岁,届时朕自会延请大儒教导。\"
李东阳、谢迁、杨廷和等一众大臣们,登时听明白了皇帝话里的意思,同时为任性的正德皇帝难得的成熟态度,而感到欣慰。
都说成家立业,这有了孩子,果然陛下更为成熟了些。
都开始为儿子将来考虑了。
不过,陛下考虑的也是,皇长子毕竟只是庶子,若是不久后陛下有了嫡子,那被皇后教养的皇长子就尴尬了。
再者,就算陛下以后没有嫡子,皇长子六岁后也有大儒名师教导,也没差。
于是殿内顿时以李东阳为首,纷纷赞同道:“陛下考虑甚为周全,臣无异议。”
……
坤宁宫内,皇后夏氏端坐在梳妆台前,铜镜中映出她略显苍白的容颜。柳尚仪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
\"娘娘,该用药了。\"
皇后接过药碗,褐色的药汁映出她疲惫的双眼。
她突然开口:\"朝议的结果,本宫知道了。\"
柳尚仪手一抖,险些打翻药盘:\"娘娘……\"
“陛下驳回了御史们的提议。”皇后苦笑一声,浓重的失落感凝聚心头,进而展露在眉眼上。
柳尚仪连忙劝慰:\"陛下心里还是念着娘娘,期待着和娘娘您的嫡子的。\"
“嫡子?”皇后轻喃一声,忍不住低头抚摸了下平坦的小腹。
\"陛下说,他还年轻,会有嫡子。\"皇后轻笑一声抬头,将药碗重重搁在案几上,溅出几滴药汁,\"本宫入宫三年有余,这坐胎药喝得还少吗?\"
\"娘娘,陛下守孝两年多,您入宫时间尚短,会有嫡子的。\"
这话,也对,皇后脸色好了点,可她还是将信将疑的多。
“会有吗?”皇后忍不住朝柳尚仪要个肯定的答复,以坚定自己的信念。
“会有的!”柳尚仪重重的点头。
可皇后,心里还是有些发慌。
柳尚仪也看出来了,于是继续安慰道:“娘娘,您别慌,太医院诸位太医都给您诊过脉,都是说您的身体没有问题,只是缘分未到而已。”
皇后听了这话,心里的慌乱才少了些,看着重新端在手里的这碗苦涩的坐胎药也不觉得厌烦了。
看着皇后将坐胎药喝进肚子后,柳尚仪很是松了口气。
虽然皇后的身体没有问题,但喝坐胎药调养身体,能让皇后有更大的几率怀上孩子。
这已经喝药调养了三个月了,这药可是要一直喝两年才管用的,半途中断,药效也会中断。
虽然这碗药要是没了,可以重新煎,可过了最佳服药时间,也是不好的。
这边坤宁宫正在聊着朝议的结果,那边永和宫内也不例外。
甚至因为乾清宫故意将消息传遍了后宫,整个后宫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后宫绝大部分的人,都跟柳尚仪一个想法,皇后虽然已经入宫三年多了,可陛下守孝了两年多,所以实际上来说皇后入宫时日尚短,或者说承宠时间尚短。
谁也不能保证其未来不会有嫡皇子,所以对于朝议的结果,大家也认为陛下还是期待着嫡子的。
乃至是太后,以及两个国舅也是如此想的。
三人不禁有些遗憾打的主意没有成功,不过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必须将皇后彻底拉到他们这边,待皇后有了嫡子后,他们才能更方便的影响嫡子。
而永和宫内,掌事太监何立匆匆进来的时候,思宁正在修剪一盆兰草。
\"娘娘,朝议的结果出来了!\"何立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剪刀\"咔嚓\"一声剪下一截枯枝,思宁的手微微发抖:\"陛下……怎么说?\"
\"陛下当朝驳回了御史们的提议,说他和皇后还年轻,以后会有嫡子,至于咱们小殿下则是养在娘娘您身边,待六岁后再请大臣教其读书。\"
何立特意压低声音说话,\"大臣们绝大多数都没有意见。\"
思宁突然放下手中的剪刀,发出清脆的声响,转而扶着案几缓缓坐下。
\"娘娘?\"一直待在旁边伺候的张尚宫诧异地看着她,\"您这是……\"
思宁深吸一口气,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本宫没事。\"
说话间,放在膝盖的指尖却仍在微微颤抖,\"只是……这些日子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了。\"
张尚宫诧异,“还以为娘娘您一直是胸有成竹的,不想,您也会这么紧张。”
思宁苦笑,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后,放下茶盏,才开口道:“本宫是一宫之主,若是听到点不好的消息就慌乱紧张,那永和宫的宫人们自然也跟着慌乱紧张。所以本宫不能慌,心里有再多的忧虑,也不能慌。
而且那天陛下虽然委婉表示不会让皇后抱养载垣,可到底没有明谕,就怕出个意外陛下临时改了主意。
这不临到最后,明明得了好消息,却是控制不住了。不过这时候,也不要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