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农历十月初十,温家搬家。
说来也巧,他们也买在了兴义庄,小区和胡中玥那个挨着的。
去年八月,他们得知可以买房落户之后就马上开始看房。第一个看房的地方是红喜门,离钱塘村十二公里左右,往来方便,可是房价太高了,一套三居室得四十来万,直接劝退了。
那会儿他们虽然靠着文定服装厂的旧货赚了一笔钱,但要给小妹和妹夫分一半。而且钱塘村附近要开服装批发市场了,他们打算在市场里弄一个铺面,所以还得留启动资金。
然后他们就打电话给当初替胡中玥办户口的那个中介,中介给他们推荐了兴义庄。
兴义庄在钱塘村的西北方,距离钱塘村也不远,十三四公里,和红喜门差不多。
兴义庄的房子,一平米比红喜门便宜一千多,姐俩一人按揭一套,还起来也轻松一些。
最重要的是,当时兴义庄已经在规划人大附中经开分校了,预计交房的时候就能入学,这个是最打动虞文宁的地方。
于是,姐俩就把房子都给定下了,虞文宁买的是三居室,虞文静买的是两居室,又花了点儿钱,六个人的户口全部都落了下来,温知逸兄妹俩上学都不用借读费了。
果然,今年上半年交房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通知,下半年新学校开始招生,于是赶紧张罗装修。
屋内硬装刚刚完工,工人前脚走,后脚胡家和郑家订的家具就送上门了,当时屋里卫生还没打扫完呢。
温志扬打电话过去感谢的时候,还笑着问两位哥哥是不是在他身上装了窃听器。
其实胡青鸿和郑杰就是通过那中介帮忙才得到的信儿。中介又和装修的工头打了个招呼,知道完工时间,所以才能无缝衔接。
胡、郑从中介那儿拿到了图纸,给两姐妹都定做了一套。虞文宁喜欢白色,家具选的白蜡木;虞文静喜欢深色,她家的就是水曲柳。
家具送过来的时候,四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东西一看就不便宜,也就是说,那参,人家等于还是给钱了。
到了要搬家的时候,温志扬就发愁,这客要怎么请。不请,说不过去;请了,又怕人家带礼上门。
胡中玥也在发愁,这礼要怎么送。
她爸妈肯定是来不了的,胡家就得她出面,爸妈已经送了家具,可这也不能空手上门啊,送什么好呢?
她自己都还没想出来,求助的就来了。
葫芦娃们围着她问:“玥玥,你家送什么,我们给不了参考意见,但是我们几个送什么,你总能给个建议吧~”
“要不你们送花吧,去花鸟市场买几盆好看的花,”胡中玥越说越觉得可行,“你们送花,我送鱼好了,买个鱼缸,养上几条鱼,也挺有趣的吧!”
……
温知逸打开门,看到小兵和小武抬着一个带着柜子的鱼缸,惊呆了。
“乔迁大吉,连年有余!”
小兵和小武喊着吉祥话,把鞋脱在了门外,光着脚把鱼缸抬了进去,看到虞文宁就问:“虞阿姨,这个鱼缸您看房哪儿合适?”
虞家的房型不算正规,采光普通。
三个卧室看似都朝南,但都没有正面朝南,主卧是在东南,兄妹俩的房间在西南,三个卧室中间夹着一个客厅,鱼缸就靠在了温知卿房间和客厅共用的那面墙上。
“哎呀,你们太有心了,知卿喊着要养鱼喊了好久,我们都没空理她,这下她可开心了!”
后面跟着进来的几个孩子抬了两个大的盆栽,小武笑着说:“这个是玥玥送的,我们几个买的是幸福树和发财树,祝您全家幸福安康,财源滚滚。”
走在最后的是抱着一束混搭花束的胡中玥:“恭喜温叔叔虞阿姨,祝新家百事顺意,蒸蒸日上!”
“谢谢玥玥!谢谢孩子们!”
虞文宁接过花束,摸了摸胡中玥瘦削的小脸,握住冰凉的小手,把她往屋里带,边走边说道:“我听你妈妈说你病了好久,本来和她说天冷,让你别出来的,她一定要叫你过来,去暖气片那里暖一暖吧。关姐他们还没到吗?”
“他们就在后面,马上到了!”
胡家的司机也是退伍军人,开车比郑杰和吴双稍微快了那么一点儿。
郑杰开车一直很稳,不争不抢的。
吴双是迫于压力,阿公阿婆在车里,他不敢开快。
正说着话,门铃响了。
“恭喜恭喜,乔迁大吉!”
“谢谢谢谢,说曹操曹操到!欢迎欢迎!”
关佩洁扶着老妈进来,看了一圈:“你这面积可以啊,不小嘛!”
虞文宁笑着说:“还行,套内80平,就是形状不太规则,不是南北通透的。”
关佩洁摇摇头:“看不出来,挺舒服的,主卧这么大,还有个阳台,天气好的时候坐在阳台上喝喝茶,多好!”
她站在阳台上,阳台封了窗,太阳照过来很暖和,她搭手遮着阳光往前看了看,指着北边问:“那是不是新建的学校啊?”
虞文宁:“对,就是阿逸和阿卿现在上的学校,从一年级到高三。”
关佩洁点点头,轻声道:“你这房子挑的好,离学校这么近,以后溢价不是一倍两倍。回头有能力了,多买两套租出去,或者买门面也行。”
“谢谢关姐!”
虞文宁把这话记心里了,关姐是做大生意的,眼界和他们不一样,人家说这话,也是提点他们呢。
午饭做得很丰盛,清一色全是海鲜。人多就开了两桌,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结果小孩儿那桌坐不下,又折腾到茶几上。
大人那桌吃得慢,几个男的一边喝酒一边侃大山。
胡中玥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啃,听到虞文宁跟关佩洁说:“孩子还小,每天得接送,做饭,我这接完送完没事可做,闲的无聊,你要没事,就找我逛逛街……”
“虞阿姨,你要不要考虑办个小饭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