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莲莲上大学的事情压根就没跟家里人说,她能知道才怪。
等人走后,崔刘芳跟着进到院子,“刚才那俩人说是你同学,你真考上大学了?”
她刚刚仔细回想了下,才想起来当初闺女说要考大学的事,还拿户口本威胁过来着。
“嗯。”
!!!
听到女儿亲口承认考上大学,崔刘芳感觉自己脑子要不够用了,就这死丫头的性子还能考上大学?
崔家村考上大学的就只有村长家的大儿子,现在在镇上当会计,每个月工资听说足有四十多块钱,每个月还有各种布票啥的补贴。
越是想,崔刘芳心里越火热,考上大学的要是儿子或者桃花该多好,偏偏是这个最不讨喜的大女儿!
“考试难不难,一年学费多少钱?毕业给分配工作吗......”崔刘芳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崔莲莲一概摇头,“不知道,不清楚,具体的可以自己去问。”
“你不是考上了吗,咋会不知道。”崔刘芳很不相信,“空的时候给建军和桃花补补课,争取让他俩也考上大学。”
到时候一家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走出去不得被那些人羡慕死。
她想得很好,可也得看崔莲莲答不答应。
“没空,想学的话自己在家学,我当初也是自学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崔刘芳越发看这个女儿不顺眼,“你就不能有点当大姐的样子,也不说照顾照顾弟弟妹妹们。”
崔莲莲懒得搭理她,嘱咐陆白看好弟弟妹妹们后,自己骑上三轮车准备去摆摊。
被无视个彻底的崔刘芳拉着车沿不撒手,“不许走,我还没说完呢!”
她目光在崭新的三轮车上转了一圈,“你把三轮车借给你弟弟用几天,等他们自己买了车再还你。”
崔莲莲:“......”
“我也要用车。”
“又没说现在,等你上学的时候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借给你弟弟用用呗。”
这样一来买车的钱也能节省掉。
崔莲莲每天下午放学也要去卖鸡蛋糕,车要是借出去自己就不方便,当即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
“不借也得借,要是不借,你今儿就别想出去!”崔刘芳发了狠,拽着车不撒手。
要不是这段时间崔莲莲态度变得强硬也不再听话,她更想把这车直接给儿子。
崔莲莲也来了气,“你想想清楚,非要这样的话我就把鸡蛋糕做法无偿告诉大家,这样一来建军她们也不用发愁没车卖鸡蛋糕了。”
“都会做谁还愿意花钱买呢?”
“说出去你也卖不了,我不信你敢这样做。”
崔莲莲冷笑一声,“那你就等着瞧。”
这个威胁不可谓不大,崔刘芳不敢赌,只能松开手让她离开。
程思润吃完饭准备回家的路上,不经意一瞥,就看到崔莲莲在路边系着围裙卖鸡蛋糕。
周围摆摊的都是些大娘大爷,她一个年轻姑娘在其中格外显眼,但却一点也没有扭捏作态,落落大方地招呼着。
声音清丽又充满活力。
程思润安静看了一会儿,思绪又逐渐飘远。
“滴滴——”
身后有车不耐烦地按着喇叭。
程思润让司机把车靠边停,递过去五十块钱,“王叔,你去帮我把那个摊位的鸡蛋糕都买下来。”
王叔应了一声,拿上钱打开车门。
“小姑娘,你这鸡蛋糕我都买了,一共多少钱?”
崔莲莲抬起头,看到是个颇为和善的大叔,扬起微笑,“这鸡蛋糕买回去只能放一天,吃不完就不好吃了,您要想吃可以先买点尝尝,我基本每天都会来摆摊的。”
她今天挑的地方是菜市场门口,人来人往的生意还不错,现在摊位还有差不多七八十个鸡蛋糕,能包圆当然最好,但还是提醒了句。
王叔看了眼摊位上的鸡蛋糕,仍旧坚持,“家里人多,都给我装起来吧。”
他既然决定好,崔莲莲也不再多话,麻利地把鸡蛋糕装好递过去,“一共七十七个鸡蛋糕,一块钱四个,您给十九块就行。”
鸡蛋糕卖完,崔莲莲开始收拾摊子回家。
王叔拎着两大兜鸡蛋糕回到车上,“程少,总共七十七个鸡蛋糕,花费十九块,这是找的零钱。”
程思润拿出来两个鸡蛋糕捏在手上,剩余的就全让王叔拿回家。
“谢谢程少。”
身为司机,最重要的就是话少加听话。
王叔纵使对自家少爷放着家里的知名甜品不吃去街头买鸡蛋糕,买回来又都给他的事很是好奇,却仍旧一个字都没有问。
后座,程思润打量着鸡蛋糕,两种款式,一个是圆形的,还有一个是橘子样式的。
他先尝了一口橘子地,入口就能感受到一股清新橘子的味道在口腔蔓延,外表简陋,口感却意外的好吃。
不知不觉就把两块鸡蛋糕都吃完了。
如果司筠在,一定也会喜欢吃。
想到司筠,程思润擦干净手,“王叔,去南园陵墓一趟。”
崔莲莲回到家,就听见隔壁传来的吵架声,时不时还有摔东西的声音,看样子吵得还挺凶。
“婶子,要过去看看吗?”陆白知道吵架的那家是婶子的亲人,因此一直注意着那边的动静,将她走后发生的事都说了出来。
得知已经因为没钱买车的事已经吵了一上午,崔莲莲也是佩服她们。
“不用管,中午想吃什么饭我去做。”
陆白笑起来,稚气的脸上带着点羞涩,“想吃饺子。”
从刚开始的胆小怯懦到现在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崔莲莲很是欣慰,有种自己栽培的小树终于茁壮成长为大树的感觉。
当即就开始和面做饺子。
正包饺子时,朱碧红和朱淑文也回来了。
朱淑文嗓门大又响亮,透着喜悦,“莲莲,我们的鸡蛋糕全卖完了!”
“我在家附近刚支好摊位就有人凑过来问价,还有家附近的邻居......这是批发鸡蛋糕的钱,给你补上。”
崔莲莲从堂屋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不错嘛,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