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了个建议。这个想法让刘琦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刘备依然一言未发,似在沉思。关羽觉得这是暗示,又补充说:“公子可不能单称兵啊。难道也让大哥称兵吗?”刘琦满心期待地看着刘备,希望他赞同此法。他知道带出三万大军若真要作为,还需刘备的支持,他自己并无经验,而刘备已是身经百战之人。“大哥,你要这么讲我就不服气。
送公子回去岂不是在坑公子?这也算违背仁义了吧?”关羽暗赞张飞性格开悟,唱白脸黑脸配合默契。最终刘备并未表态,刘琦忍不住拉住他的手哀求:“皇叔,请您定个计策。”“公子,家父之事我还是不便干预。如未得刘表军令,我愿意助守南阳;若是命令到达,我定然听从安排。
”刘备拱手离席。看着刘备离开,刘琦泪如雨下。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竟如此匆匆流逝,他失魂落魄站起身,步履踉跄。此时关羽追上低声安慰道:“你可以假装有病。”“我称病不归,倘若皇叔回襄阳,单靠我自己,终究难以成事啊。”刘琦哭诉道。“公子,来自荆州的信函由南阳递来,您是首位得见之人。若有不想让兄长知晓的内容,自不必言。”关羽使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刘琦瞬间醒悟,顺着刘备离开的方向看去,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许昌校场内,曹操携典默、郭嘉和贾诩一同巡视部队演习。近日各地送来的新募士卒已增至八千多人,并迅速分入各营进行加强训练。当下的豫州笼罩在战火的阴云之下,军训自然不能懈怠分毫。望着各队士兵在校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曹操甚感满意。
这时,一名探马递上一篇简书。曹操接过细读后,接连审视三番方才确认未看错,竟不禁笑得前仰后合,全不顾自己身为丞相的身份。半晌,他直起腰身擦净泪水,在众目注视下欣喜地说道:“谁能想到袁术竟然僭号称帝?本以为他尚有一席枭雄之志,不料愚蠢至极,反而令人大快人心!若是没有这层顾忌,我还真想送份贺仪予他呢。”说罢,曹操把竹简递给郭嘉,转身拍了拍典默的肩,笑容可掬地道:“这一手果然高明!子寂你真是能耐,我完全没想过你会如此运筹帷幄,叫我怎能不安心!
”郭嘉看过简书后的反应更加惊讶,鱼腹中所藏宝玉虽令人称奇,但他心里清楚那是出自典默精心安排。典默赠送给袁术的确实只是条鱼,但它已然成了置袁术于绝境的关键。“子寂啊,你居然能够洞察到连他自己都难以决断的心思,用此妙招使其深陷泥沼,实在叫人敬佩。”说罢,郭嘉从腰间解下酒壶痛饮数口。
此刻他的心中早已无与典默一较高低之意,只余纯粹的欣赏。能在计谋层面玩得如此炉火纯青者,着实罕见。典默淡笑着答道:“些许小伎俩,不敢当赞。”基操勿六。而站在一边观听的贾诩却摇头苦笑:平日总爱打趣我是‘老毒物’的人,这下你倒好,此策直接要送了袁术一条命啊。相较而言,你还说我‘恶毒’?曹操冷笑道:“这袁术还下达了即位以来的第一道诏书,宣布将选吉日北伐中原,现已有五万兵马集结于寿春,随时可能向北攻占汝南,也算他还有几分理智。
”“确如其言,他显然意图借此一举铲除丞相您的势力,甚至谋夺天子大位,以求取独尊地位。”郭嘉补充道。话落曹操轻蔑冷笑:简直是痴心妄想!“烦请代为草拟一封皇帝圣旨,严词声讨袁术叛逆篡权,激起天下公愤,请诸路义师共同讨伐逆贼。
”“遵命!”尽管这份假托天子名义的讨伐令未必引来任何援手,然而这正是告诉天下人——如今袁术已经自立为王,唯我曹操是汉室支柱应当挺身灭贼。此时若有谁站出来阻碍,便等同选择了与袁术一般道路,必受万人谴责。“文若现在何处?”“他已经督办三十万斛军粮送到了临颍前线。
”曹操闻言点头,双手交叠于后背,眺望远处:“很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如此安排,我还有什么可惧!”谈到战事胜负率时,众人议论纷纷。袁术虽在寿春召集五万军队,再与桥蕤部汇合并得吕布助力可增至八万人,且有充足的作战时间准备,而曹军现有人马刚五万多且不少新兵。即便决战时需分出一支队伍监视汝阳,亦须保持警惕防范荆楚动向。
“按你说的八成胜算如何?”郭嘉满带自信答道。但典默捻着下巴沉思一会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十足十成把握!难道子寂已有定策?”“不错。”三人同时将目光投向典默,他说有十成把握,想必是已经有了详尽的筹谋。“难不成子寂又秘密调来了什么援军?”郭嘉笑着说。“你果然了解我啊。”典默轻笑道。
曹操显得非常振奋,“子寂,春初时节虽然雨水较多,但我们的主战场是在临颍和召陵,不至于被水淹。这回的援军来自何处?”典默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答道:“请丞相稍安勿躁,这支援军早已在我计划之中,自袁术称帝之时便已行动。”“哈哈哈!妙!真想看看这次的援军究竟会是什么形式,是得天时地利还是人和?你们俩能猜到吗?我可琢磨不透这小子的心思了。
”曹操满怀着自豪感,他觉得自己与子寂如一人,因此,子寂的援军自然也就是自己的援军。郭嘉和贾诩的眼中闪过一抹鄙夷,想起丞相从前还会主动与他们一同研究子寂的战略,如今却显得有些放松。返回的路上,贾诩小声问:“你对子寂的援军有头绪了吗?”“方才丞相提到天时地利,依我对颍川地形的了解,并无太多与天时匹配的战术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