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女儿吕玲绮还在寿春,自己怎么能就这样逃掉?每个人心中都有必须守护的重要之人。他可以在离开小沛时忘记高顺,也可以在从鹿鸣山逃跑时对张辽喊“文远快跑”却不回头援救,但吕玲绮他绝对不能丢下不管。吕布紧握手中的方天画戟,冰冷的戟身在月光下泛着寒光,仿佛在提醒他此刻的抉择。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思绪万千。自己一生征战四方,勇猛无双,却始终无法摆脱命运的嘲弄。无论是与董卓的决裂,还是与曹操的对抗,每一次选择都让他陷入了更深的困境。然而,这一次,他不能再逃避。吕玲绮是他唯一的血脉,是他在这乱世中唯一牵挂的亲人。
吕布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调转马头,朝着袁术的营地疾驰而去。夜风呼啸,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挣扎的写照。他清楚地知道,回到袁术的营地意味着什么。袁术此人,虽然表面上对他礼遇有加,但内心深处却始终对他抱有戒心。吕布的勇猛和野心,早已让袁术感到不安。更何况,他刚刚还试图背叛袁术,逃出营地。如今再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然而,吕布别无选择。他不能让吕玲绮独自面对袁术的怒火。即便前路凶险,他也必须回去。马儿疾驰,吕布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他知道,这一去,或许再无回头之路。但为了女儿,他愿意赌上一切。
当吕布单人匹马出现在袁术的营地时,营地中的士兵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有人惊讶,有人疑惑,更有人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神情。吕布的归来,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无视了那些复杂的目光,径直走向袁术所在的大帐。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脚下的土地在无声地提醒他即将面对的危机。
大帐内,袁术正悠闲地把玩着一块镌有“仲家兴,袁术王”的玉佩,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与期待。他刚刚得知吕布试图逃跑的消息,心中正盘算着如何处置这个不忠的猛将。然而,当他看到吕布突然出现在大帐门口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袁术放下玉佩,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与警惕。
“奉先,你办完事情了吗?”袁术故作轻松地问道,语气中却带着几分试探。
吕布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走到大帐中央,双膝跪地,低下了头。他的姿态显得异常恭敬,甚至带着几分认错的意味。袁术见状,心中顿时一沉。他原本以为吕布已经逃之夭夭,甚至可能投奔了曹操或其他诸侯。然而,吕布的突然归来,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难道……他真的失败了?”袁术心中暗自猜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阴沉。他看着吕布那垂头丧气的模样,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怒火。吕布的背叛,不仅让他颜面尽失,更让他精心策划的计划功亏一篑。
“奉先,你为何如此模样?”袁术的声音冷了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
吕布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必须向袁术低头,才能保全吕玲绮的安全;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他吕布,堂堂的“飞将”,何时曾向他人下跪认错?然而,为了女儿,他只能忍辱负重。
袁术见吕布依旧不语,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他猛地一拍桌案,厉声喝道:“吕布!你可知罪?!”
吕布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他看着袁术,缓缓说道:“袁公,吕布自知有罪,但请袁公念在往日情分上,放过我的女儿吕玲绮。她与此事无关,一切罪责,由我一人承担。”
袁术闻言,冷笑一声:“吕奉先,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你今日背叛于我,明日便可投奔他人。我袁术岂能再信任于你?!”
吕布心中一紧,知道袁术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但他仍不死心,继续说道:“袁公,吕布今日归来,便是为了向您请罪。若袁公不信,吕布愿以死明志!”
袁术看着吕布那坚定的目光,心中不由得动摇了。他深知吕布的勇猛,若是真将他逼上绝路,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更何况,吕布的归来,或许还有利用的价值。想到这里,袁术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奉先,你且起来。”袁术挥了挥手,示意吕布起身,“念在你往日功绩,我可以暂且饶你一命。但你必须答应我,从此不再有二心,一心一意为我效力。”
吕布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袁术虽然对他仍有戒心,但至少暂时不会对他和吕玲绮下手。他缓缓站起身,恭敬地说道:“多谢袁公宽恕,吕布定当竭尽全力,为袁公效犬马之劳。”
袁术点了点头,脸上的阴沉之色渐渐消散。然而,他心中对吕布的猜忌并未完全消除。他深知,吕布此人,野心勃勃,绝非易与之辈。若是稍有不慎,恐怕会再次被他背叛。
“奉先,你且退下吧。”袁术挥了挥手,示意吕布离开,“明日一早,你再来见我,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吕布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大帐。走出大帐的那一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却依旧无法平静。他知道,自己与袁术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难。然而,为了吕玲绮,他必须坚持下去。
夜色中,吕布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保护好吕玲绮,绝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在这乱世中唯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