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2月23日,明天就是小年。
除了一些值班的军士,西乡人民军齐聚清水桥军营。
清水桥军营校场内,摆放了百余桌酒席。
没错!
晏羽请大家伙吃个过年饭。
开席之前,先是上次奖励的发放。
一锭又一锭的银子,在点将台上,码成一座小山。
晏羽就是要当着村里人、工坊、商行等人的面,发放奖励。
有这么多人的宣传,想来来年开春,扩军招兵,会有更多人报名。
“此次去宁州城报仇,解救同志,第一总旗杀敌383人,第二总旗杀敌311人,按每杀一个敌人,奖励10两,自己算算能获得多少两。”
晏羽在点将台上,高声宣布着此次杀敌数量。
除了西乡人民军军士,依旧挺直坐在酒桌上。
其他人员,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不停的发出惊呼声。
一个总旗94人,也就是说,188人,分6940两银子,一人又可分得37两。
杀这么多敌人,只有西乡人民军清楚,在宁州菜市场等地,屠杀的敌人亲属,也算在内。
“另外!第三总旗与护卫总旗,在西乡防御也有功劳,每人奖励20两。”
在台下混乱的惊叹声中,晏羽又补充道。
所有人都喜笑颜开,毕竟西乡人民军士,都是大家的亲朋好友。
阳子窝工坊和军工坊,后期招的人,也优先选择这群军士的家属。
只是!
前排酒席上,有一人脸色难看。
没错!
就是晏羽的母亲丁氏。
杀敌奖励10两一人,这个在招兵时就说过了,无话可说。
可是那些留守西乡的军士。
怎么也一人发了20两,那可是将近四千两银子。
“晏保平、周玉贵、丁河山、晏光亮上来上挑银子。”
是的!
为了活跃气氛。
几个箩筐扁担也放在点将台上。
一担担担银子挑下去,想想都拉风。
“几百斤的银子,你们一个人就挑得动吗?”
见只有他们四人往台山走来。
帮手都不带一个,晏羽便笑道。
在台下热闹的呼声中。
周玉花带着杨艾艾与饶水铃,拿着军士们的奖励名册。
周玉花念着军士名字,以及获得的奖励金额。
杨艾艾与饶水铃,往四位总旗前面的箩筐丢银子。
有时丢错了箩筐,四位总旗也在台上争抢理论。
好不热闹的场景,引得台下跟着起哄。
晏羽回到了酒席之上,跟着大家伙,一同傻笑起哄。
一担又一担的银子挑下来,折腾好一会。
“奖励发完了,现在发过年红包,所有工坊、军士、商行及二房源村民,每人10两银子的红包。”
家里躺着三十多万两的银子,有钱就是任性。
晏羽要给所有人,都发了一个10两的过年红包。
刚刚消停的酒席,又热闹了起来。
“你们到自己的工头或上司那领取,再不开吃,饭菜都冷了。”
晏羽说完,再次下来,回到酒桌上时。
就见丁氏气鼓鼓的走了。
杨艾艾也跟在后面,想来是去代替晏羽,去做出气筒了。
晏羽也懒得过问,享受着众人的敬酒。
年会过后,就是半个月的假期。
下午还有一场军事会议,众军士们也不敢多喝。
“老饶,军工坊现在产量如何!”
年底军事会议,饶铁山也一同参加了。
“回东家,噪水河军工坊,12个座机床都已全面运行,现在每日能生产燧发枪20余支。”
“很好,那些军工坊的工匠,反正也不准他们回家,你辛苦一些,过年这段时间也不要停止生产”
“只是这钢铁料与硝石消耗太大,半年的存货,只够用两三个月了。”
“原料的事不用担心,商行那边已沟通好了,今后合作的商行,将向他们,不限量采购。”
“咱们军士都装备了燧发枪,仓库还有100多支,要不要减产?”
“不可,来年开春,西乡人民军能扩军多少?全看你军工坊的产量。”
听到要扩军,作战室内的军官们,瞬间来了兴趣。
有了大批新兵的加入,他们的职位又要升了。
西乡军的高月俸,将领们对加薪,兴趣不是太大。
但职位的高低,以及手下军士的多寡。
成了大家攀比的新方向,特别是家里的亲戚们。
“诸位,根据商行那边传来的消息,洪都府将我们列入了山匪,往来货物,都需要额外花钱打点,难保明年开春,不会有打仗要打。”
武器的事情问完后,晏羽对众军官说道。
晏保平起身说道:“就官府那样的战力,职下定他们有来无回。”
两场胜仗,零伤亡。
让大家信心暴膨,有些得意忘形。
“大家不要得意忘形,咱们还没有接触过,朝廷的正规军,这是托陈进买来的兵书,过年大家都得空,好好研读一番。”
晏羽指着大家桌前的兵书说道。
“军长,过年就河南籍军士留守,会不会有敌人,对我们发动突袭。”
丁河山起身问道。
“你这个问题不错,虽然说这寒冬腊月的,以官府糜烂,组织兵力对我们进攻不大可能,但为将之人,每种可能都需考虑,邻近西乡的仁乡、下崇乡、平江县长寿乡与通城县麦市乡,都会设有侦查点,另外,铜鼓营周边,已有亲卫队的战友在监视。”
见丁河山坐下后,没人再提问。
晏羽又说道:“第二事情,西乡7个都,高乡5个都,这11个都都所,都在谋划建设,但都长的人选,我打算从军队中抽调,你们看看各自手下,有没有脑子机灵,做事成熟稳重之人。”
西乡人民军军士这么好的待遇,且扩军在即,随时可能升职。
脑子机灵,做事稳重,这不是大家都想要的人才吗?
傻子才会去推荐这种手下去做那都长。
见大家都低着头,不愿意推荐手下。
晏羽便说道:“行!那每小旗必须推荐一人。”
“军长,我那护卫总旗就54人,我与高乡独立小旗,各推荐一人吧!。”
一向没啥存在感的晏光亮,难得主动发表意见。
“高乡独立小旗那边困难大,不给李森林增加麻烦,你独立总旗推荐两人。”
晏羽的拍板,解决了众人的推诿。
“报告军长!曹文来了,已在军营外等候。”
刚开完会议,见有将领们走出作战室。
亲卫就赶紧走进作战室,向晏羽汇报道。
想来是曹文杰回老家过年,来拜访自己。
“请他来作战室。”
晏羽拿出笔墨编写教材,装作很忙碌的样子。
“曹大哥,许久不见,怎么消瘦了一些。”
见曹文杰进入作战室,晏羽便连忙起身作揖道。
“托晏老板的福,你在宁州城痛快了,一走了之,邹大人把大部分事交给我了,不瘦才怪。”
“恭喜!曹大哥能到邹敬恒器重。”
“狗屁!那是他怕有啥地方做得不妥,你又发兵攻城。”
“能者多劳吗?再说曹大哥事情干得多,好处也多,想来离高升也不远了。”
“有时候真好奇,你的学识到底在哪学的,吏员做到一房主事,就到顶了。”
是呀!
明清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两套系统。
能力再强,做得再好的吏员,也跨不过那一道坎。
那一道读死书,考上举人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