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余官兵精锐,经过一夜的行军,赶到宿松县地界。
在农社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农具、稻种和粮食等,都分发到每个流民手中。
虽说三月的宿松县,蒙蒙细雨下的清晨,依旧是冻得人直哆嗦。
但生活带来的希望。
依旧让十余万流民,不惧寒冷与蒙蒙细雨。
光着脚丫在冰冷刺骨中田里,翻松田地,播种稻谷。
突然!
黑压压的大军,杀气腾腾,自东北方向而来。
田地里忙着耕种的流民们,恐惧的看着乌泱泱的官兵,停下手中农活。
“快逃!匪兵来了。”
不知道谁的一声呼喊。
愣在田地的流民。
扛着农具往农社方向逃去。
好好的一份春耕画意图,瞬间被打破。
史可法回头看了看,身旁的熊文灿大纛。
心里有些明白!
为什么熊文灿说,此战会绝了百余万流民的生路。
也能开始理解熊文灿,很不情与晏匪决裂。
但是!
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国运。
也许!
只能牺牲这百余万流民,挽救大明吧!
史可法对亲卫下令道:“没有本官的批准,凡劫掠百姓粮食者,杀无赦!”
是的!
春耕时期本就缺粮。
更何况安庆不少州县,先被流寇祸乱,后又供给数万官兵月余。
这次与晏匪的决战,安庆府已无粮食,供给大军。
大军粮草只能就地解决。
作为东路大军临时指挥官的史可法。
心里只期望,晏匪主力都能被吸引来宿松县。
为熊文灿的致命一击,提供条件。
官兵大军连夜开拔压进。
驻扎在宿松县,第一旅第二营第三哨哨长胡星星。
昨夜丑时才收到消息。
深更半夜的,请求援军肯定来不及。
唯有召集分布在各村军士,尽快撤回宿松县城。
还有顺带将农社官员,先招回宿松县避祸。
宿松县城墙之上。
胡星星带着几个旗总,举着望远镜,看向东北方向。
时不时有官兵斥候探哨,在宿松县外游荡。
宿松县县长钟利贵,也站在胡星星后面。
看到胡星星带着几个旗总,拿着望远镜往东北方向指指点点。
而他钟利贵啥都看不清。
钟利贵问道:“胡哨长,官兵大军到了吗?”
胡星星回道:“还没了,不过官兵斥候越来越多,应该快了。”
“这次有三万多官兵,咱们打得过吗?”
“打是打不过,不过依托这两丈高的城墙,守个几天问题不大。”
“若是不能打退官兵,城外这十几万人民,他们可就要遭殃了!”
“钟县长你未让农社的同志,通知人民去躲避兵祸吗?”
钟利贵叹息道:“时间太仓促了,好多农社的同志都来不及撤回县城,而且深夜通知人民躲避兵祸,我怕混乱造成的伤亡更大。”
胡星星摇头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再大的混乱损失,也大不过兵祸。”
“这群人民刚刚安家,要他们放弃田地,放弃粮食,这个思想工作量,不是一两个时辰能完成。”
“现在只希望援军快点赶到吧!不然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官兵,祸害我华夏人民了。”
城外东北方向,传来依稀几声的枪响。
胡星星摸了摸腰间短铳,胡星星听得出,这是短铳的枪响。
想来是侦察兵与官兵伺候交上了火。
一个总旗说道:“哨长,官兵来了!”
胡星星回道:“关闭城门吧!没有进城的百姓,让他们往西逃吧!”
三万余官兵,犹如黑云一般,抵达宿松县外。
没有安营扎寨,没有排兵布阵。
直接对宿松县攻城。
显然!
宿松县驻扎的华夏人民军兵力,史可法早已探知。
三万对四百。
无疑是一场兵力绝对碾压。
数千官兵正扛着梯子,推着撞门车,往宿松县城墙靠近时。
城墙之上,不断有枪声传来。
史可法对声旁武将,京营副总兵孙应元。
开口询问道:“孙副总兵,这下雨天气,晏匪火器怎么也能开火?”
孙应元回道:“本将听闻,自声火铳在雨水天确实可发射,只可惜生产太慢,我京营官兵还未列装。”
“这晏匪真是奇人,咱们明廷还未列装,他这匪兵就早早装备了。”
“史大人可能不知,毕懋康毕侍郎能创出自生火铳,还是因为目睹了晏匪火铳的原因。”
史可法摇头道:“若是晏匪能为我大明所用,该有多好啊!”
孙应元回道:“城中匪寇不过三四百人,待会攻下城池,这些火器也就是我官兵的了。”
“难怪孙副总兵的京营,要也参与攻城,原来是瞄着这些火铳。”
“我京营是朝廷精锐,武器自然也要精良一些。”
突然!
攻城的大军,突然溃败下来。
城墙都未摸到,且攻城大军也未大伤亡。
为何就突然溃败。
而且不论是地方卫所兵、边军还是京营,都溃逃回来。
在众将都在疑惑之时。
孙应元策马向京营溃兵奔去。
孙应元需快速弄明白。
手下这两千京营精锐,可是能硬刚建奴的精锐。
为何没啥大损伤,就溃逃回来了。
只是!
当孙应来拦下京营溃兵。
确寻不到手下千户、把总,甚至百户都一个也未寻到。
孙应元在痛惜中明白了。
为何攻城官兵,在未遇到什么损失情况下,就溃逃回来。
原来是将官被匪寇射杀。
只是!
这些将官指挥攻城,至少离城墙百步之遥。
山匪的火器,如何能射的这么远,这么准。
唯有攻下城池,才能寻出答案。
孙应元骑马回到中军。
向史可法说道:“史大人,匪寇火器能精准射杀百步之远,咱们攻城大军的将官,都被山匪射杀了。”
史可法回道:“百步之远,怎么可能?”
“这个本将也不知,不过山匪人少,火器也少,我大军只需调准攻城策略,就可拿下宿松县城。”
“孙副总兵不愧是我大明将才,还请孙副总兵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