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县丞拿定主意正打算起身,就看见李县令走了进来。
这关键时刻李县令居然误打误撞过来了,白白费了一番心思。
“李县令,正打算去叫你,有人献农具上来,说是能节约牛力。”
朱县丞马上堆起笑容,既然没躲过也就只能接受了,反正也没想出该如何操作对自己有利。
“哦?还有这等好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李县令心头一喜,作为一位合格的官员自然能立马嗅出里面的机会所在,如事情属实可是一大政绩。
徐家村三人在外守着板车,族长和徐文俊正在二堂候着。
眼见顿饭工夫了还不见人,徐文俊有些奇怪,正常官员听到此事应该非常积极啊,这可是送上门的政绩。
胡思乱想间走进来两个人,为首的三十来岁,鼻头微红,大腹便便。
朱县丞上前一步介绍。
“这是本县李县令。”
“草民拜见李县令!”
族长和徐文俊齐齐作揖。
“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李县令笑呵呵的,坐在了上首。
“听闻你们有农具献给朝廷,吾心甚慰,且详细说说看。”
族长示意徐文俊说话。
徐文俊开口说道:“回李县令,小子乃河口徐家村人,在读私塾,无意间在一本古籍。。。”
徐文俊将对族里说过的说辞再说了一遍,接着重点介绍了曲辕犁对比直辕犁的优势。
李县令见这孩童有此胆量在他面前一点不怯场,侃侃而谈,信了几分,越听越觉得这曲辕犁应当是确有此事。
徐文俊话音刚落,李县令往桌上重重一拍。
“善哉!减费力之苦,利农之瑰宝!”
“曲辕犁已经带过来了,可找一处田地试验下。”
徐文俊继续说道。
“好,朱县丞,你去安排。”
说着李县令便往外走去,好奇先看看这曲辕犁。
在县衙门口见到曲辕犁,李县令更是高兴了几分,曲辕犁相较直辕犁,外表看上去就小巧轻便许多。
一行来到城外,小吏们早已经安排好一处农田,分散警戒,农田四周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如昨日在徐家村一般,徐云虎架上一头牛,熟练操作曲辕犁。
四周不时传来惊呼声。
“一头牛就可以拉的动啊!”
“也不用搬动犁掉头,翻的还深。”
司户佐在一旁详细记载了曲辕犁对比直辕犁的优势数据,这可是上报朝廷有力的佐证。
待验证完毕,李县令心里的大石彻底落下,并非下面之人弄虚作假,这一大政绩已经落袋为安。
华朝官员四年一考核,上次考核李县令就拿了个中下,颇为恼火。
容县人口不到三万,是一小县,赋税不多,教化普通,中规中矩,难出政绩。
李县令当初分配到此偏远小县,也曾雄心壮志,誓要做出一番政绩,造福一方百姓。
但时光荏苒,碌碌无为,当初的雄心壮志早已磨灭,现在有些混吃等死的心态。
时常也无大事,平时公务多交给县丞处理,自己躲在内宅吟诗作乐,享些口腹之欲,逍遥快活。
今日此事,令得李县令看到了上升的希望,濒临枯死的心又萌发新芽。
“文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能有此改造农具的想法,后生可畏啊!”
李县令胖胖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不吝夸奖,这样的事情多多益善。
朱县丞带头赞成,旁人也跟着附和。
“小子出生农家,日常见家人农活辛苦,自身又年幼帮不上忙,待蒙学后偶然看到曾有过更方便的犁,便时常钻研,还好运气不错,终有所成。”
徐文俊态度谦虚。
“文俊甚是聪慧,蒙学不到两月便已读完千字文和大学,可惜蒙学晚了点,今年才开始蒙学。”
族长立马说道,此时不刷声望何时刷。
“哦?”
李县令感兴趣了,两月学完两本书,可不多见。
于是详细询问徐文俊课业,徐文俊也一一回答。
想不到去年还是个懵懂小儿,今年才年初刚蒙学就学了两本书,还做出此犁!
李县令心中动了,本县出了个小神童啊!
操作得当这教化之功不就来了么?
就在李县令暗暗思索间,曲辕犁已经试验完毕,小吏过来请示。
围观的村民见县令要走,有人立马问道。
“此犁叫什么名字?我等村里何时能用上?”
正值春耕之际,不由得大家不急啊。
李县令大笑:“这本县小神童制作出来的,我觉得叫做「神童犁」不错。”
本来心里在思索神童之事,李县令此时脱口而出,说完又有些后悔,神童之事还未验证。
毕竟徐文俊蒙学较晚,此时才学到论语。
众人立马附和“神童犁”不错!
“可不敢当,此犁区别于直辕犁,我们村里都叫做曲辕犁。”
徐文俊对神童有些不敢当,自己才学到论语,就这水平怎敢妄称「神童」,忙出声推辞。
“行,那就叫做曲辕犁!”
李县令此时也找补一下。
“至于何时能用上?诸位乡亲请放心,时值农忙,本官省的,现在就回衙安排人打造曲辕犁,打造出来第一时间就通知各里长。”
李县令当着众人面就安排朱县丞回城加急处理此事,并请求徐家村众人帮助一二。
不得不说,李县令还是个能办实事的人,此前的碌碌无为也不能完全怪他,确实是所辖县内无事值得操劳。
村民们直呼青天,恭送县令回城。
附近各村村民立马回去,通知各自所属里长,去县衙第一时间买到神童犁,去晚了谁知道排队到什么时候。
神童犁顿时以最快的速度传开来,至于名字曲辕犁没几人去叫。
「曲辕犁」哪有「神童犁」朗朗上口好记忆。
回到县衙徐家村众人被安排在公厨用膳,今天再辅佐小吏教会制犁。
李县令借口考究学问带着徐文俊回到了他在县衙的内宅。
穿过前衙,视线正对内宅正厅,另有左右厢房,回廊包围形成一个院子,院子里水池假山,左边桃树旁一座凉亭。
此时桃花初开,如初雪淡粉,幽幽清雅香气传来。
以曲幽小径为界,右边零落种植各种花卉,大多还未绽放。
沿回廊摆放各种盆栽,叶子大小不一,绿绿翠翠,生机勃勃。
徐文俊跟随李县令,粗粗一眼扫过院内,又回头注意到墙角的数盆盆栽上。
这植物怎么会出现在此?
隔的远也分辨不出是不是自己所想之物,此时不便上前仔细查看,便跟着李县令进入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