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亦是如此,徐文俊再度在庭州城内到处逛,等到全城都逛完,心里已经确定两个地方适合开不归楼。
第一处自然是府衙附近,达官贵人的府邸都在附近,精准定位客户群体。
第二处叫做柳絮街。庭州城城西靠近西市不远有面湖,湖中小岛上有座古塔,这湖便叫做塔西湖。
柳絮街就是塔西湖旁的一条长街,长街上大大小小十多家青楼,还不包括湖上的画舫。
每到晚上灯笼点起,柳絮街车水马龙,小贩叫喊声此起彼伏,小娘子们花枝招展,是整个庭州城最热闹的地方。
小一点的青楼也还罢了,商贾花点钱也能进去潇洒一番,有名的青楼你诗词歌赋不懂一点,没人带还真进不去,甚至最顶尖的青楼不是熟悉的尊贵客人一律不接待。
这时的青楼女子若是不懂歌舞诗词,只能做底层的暗娼,懂得一点也许还能上台伴个舞、弹个琵琶什么的。
能称的上大牌的青楼女子必须歌舞诗词有自己拿的出手的,才有资格去陪才子骚客们吟诗作对,饮酒作乐。
至于最顶级的头牌,必须有最顶级的才艺,就比如有的头牌做出来的诗,连好多习文多年的文人都自叹不如,又比如有些头牌一曲舞,跳到台下众人皆丢了魂。
这样的头牌自然是见上一面也极难,没有她想见的人,没有打动她芳心的诗词,都不会露面。
偶尔头牌出现,出场费都高达数百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数十万,在这个府城百姓还在为每个月三五两银子挣扎的时候,头牌们出场一次别人一辈子都挣不到。
在华朝,文人们心里青楼女子的地位可不低,青楼就像后世的娱乐公司,缺乏推广方式的文人出名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青楼女子吟唱他们的诗词。
若是你的诗作被青楼女子广泛传唱,你自然也跟着出名,青楼女子也希望你多写佳作给她吟唱,她也提高身价,所以彼此双辅双成,互相成就。
华朝的文人若是说没去过青楼,都不好意思出门,你若是在青楼遇到你的顶头上司,不用在意,相视一笑就行。
高档青楼装修豪华,用具都是金杯银盏,消费极高,身上没几百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进去。
徐文俊选择柳絮街自然能理解,光这些来青楼消费的人都能让不归楼赚的盆满钵满。
徐文俊特意等到华灯初上,看到了繁华的柳絮街才回到府学斋舍。
明日便要开学,徐文俊交代好猴子把他的想法说给大舅听,让他留意这两个地方有没有合适的门店,若是能买下来优先买。
徐文俊回到斋舍,洗了个澡再把衣服洗了就安心开始看书。
不一会,舍监带了个仆从模样的人进来,这仆从将床铺好,生活用品和衣服等归置好才离开。
徐文俊还在感叹这是谁家公子哥来和他一起住了,就见门口走进来一个公子哥。
“是你!!”
“是你!!!”
两人对视一下齐声叫道。
原来这公子哥就是当初小巷里撞他的少爷。
少爷眉头蹙起,旋即走了出去,不一会又灰溜溜的回来了,想是没换到斋舍。
徐文俊也不愿意和他一屋,对方性格太刁蛮了。
两人也不说话,徐文俊练字,这少爷进了里屋躺在床上拿着本小说在看。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天开学典礼,近两百名学子齐聚大成殿,首先便是郑博士带着大家祭祀,一通祭文念完,祈求学院文风鼎盛,学员科举金榜题名。
然后孙博士上台,勉励大家一番,去年参加科举的共去了二十多人,九人上榜,算全华朝很厉害的府学了,大家要以他们为榜样,勤奋苦读,巴拉巴拉的。。。
等到下午,开学典礼完成,学员们回到课室,徐文俊这才知道他分到的中乙班有哪些人。
李毅然悄悄和徐文俊说他探听到的消息。
这两个博士学员们一般称郑启明为“大博士”,孙文渊为“小博士”,府学里最终做主的还是郑博士。
两人教学水平倒是差不了多少,郑博士来的早些,这孙博士却明里暗里想争上一争,选学子的时候喜欢选些官员之子,悉心教导,他教导的普通子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
郑博士倒无所谓,由的他去,他教导的学员通通一视同仁,一般来县学的都是七品以下官员子弟,可能他也没放心上。
所以昨天在学正署那吏员才暗示他选择郑博士。
郑博士通知了中乙班在课室集合,他自己人却还没来,徐文俊无聊四处打量,又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昨天他的室友公子哥。
公子哥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角落,也不搭理别人,整个中乙班除了徐文俊,应该就是他最小了。
郑博士姗姗来迟,到了也不废话,直接叫新生自我介绍。
前面几人介绍完轮到公子哥,他站起来懒洋洋的说道。
“我叫钟承志,十四岁。”
一般都会说来历,大家会想了解背景,可钟承志略过了,说完直接就坐了下来。
在座的学员还是有些感叹,十四岁能坐在中乙班,算很不错的了,班上普遍在二十岁左右。
就是不知道才华如何,有没有水分,不过一场测试就知道了。
徐文俊心里却在嘀咕,果然是叛逆期。不容多想,轮到他自我介绍了。
“我叫徐文俊,十一岁,来自容县。”
刚刚还在感慨的其他学员变成震惊,十一岁升中班可还没听说过,最低有十岁进入府学的,但他十一岁也没升到中班。
钟承志看过来的眼神有些异样,徐文俊长的高大,他还以为徐文俊应该和他差不多年龄,没想到对方比自己还小三岁。
新生介绍完,四个从下班升上来的,徐文俊、李毅然、钟承志三个是外面进来的。
郑博士继续说道。
“能来中乙班的都已经熟练掌握四书五经,等你们将四书五经融会贯通就可以升进甲班备考科举,今年班里多了几个新生,等会我出题,新生做完后交给我,我好了解你们的学习进度。”
这郑博士看来教学有些本事,先摸底再因材施教。
郑博士继续检查了中乙班老学员的功课,有奖有罚,至此第一天徐文俊在府学的上课时间就结束了。
徐文俊吃完饭回到斋舍,就看到属于他的桌子上放了一轴考卷,打开考卷,头都大了,怎么会有这么多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