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徐文俊就已经起来了,还看不清,于是点起蜡烛。
趁着早上头脑清醒,徐文俊开始答题。
隔壁的考生昨夜答到很晚,这时候还传来阵阵鼾声,徐文俊心有答题思路,也不被打扰,一路顺畅的答完了这道题目。
又做完一题整洁誊写,徐文俊才拿出干粮开始今天的第一餐,这时候隔壁的考生才醒,也开始吃饭。
时务策还有最后两题,徐文俊不急不缓,时间完全足够,边吃饭边思考下一题。
吃完后整理好考舍,时务策的第四题大致思路也有了,中午之时这一题也顺利完成。
中午又吃了一点开始午休,如此心大令得旁边的考生又再度感慨一番。
这时候知贡举主司沈明远巡视考场已经来到了这里,看到徐文俊白天不抓紧时间答题,居然在睡觉,不由得有些火大。
他在徐文俊考舍前顿足,往里面探了探头,见徐文俊确实已经睡着,有心把他叫醒,但还是克制住了。
这小子虽然得到自己女儿的垂青,但此时自己是知贡举主司,不能干扰考生的考试。
愤愤中也懒得继续巡视了,这小子还应承了圣上拿下状元的要求,居然如此不放在心上。
沈明远转身就走了,回到了中间的高台之上,这一切都落入了斜对面一排考生的眼中。
大家见知贡举主司沈明远注意到了这睡觉的考生,似乎脸上有些不高兴,都暗自笑话这位少年考生,若是沈明远记住了他名字,恐怕就难以上榜了。
徐文俊对这一切都不知道,醒来后将最后的一道时务策答完,下午还有时间,而题目只剩下的诗赋各一道。
写赋一直是徐文俊的弱项,就先做这道吧!
赋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三言、五言等,句子长短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需要押韵,但不像诗歌那样严格,可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还可中途换韵,韵脚灵活多变。
平时个人写赋的时候不多,赋大多是朝廷公文用的多,比如歌颂功德,祭拜天地,再就是重要的礼仪活动,对外的建交等,比较正规重要的场合。
最让徐文俊头痛的是赋喜欢用典,讲究辞藻华丽,后世的习惯影响着他,喜欢平铺直叙,以求言简意赅。
这道赋题倒是不难,“盛世之治”,可以说是马屁文,歌颂当今盛世。
“赫赫华夏,盛世中天。德风浩浩,瑞彩绵绵。观夫邦国之昌,如日之耀,考其治道之要,若水之渊。是以九州熙攘,百姓晏然。。。”
“。。。盛时熙运,福泽绵延。看今朝之盛景,思来日之宏篇。当继往而开来,守正以承前。使盛世之治,永耀坤乾。”
徐文俊绞尽脑汁,尽量写的花里胡哨,总算憋出了这一篇他觉得看上去还不错的赋文。
赋写完天已黑,徐文俊吃饭上厕所,整理好一切后又记下最后一篇诗的题目开始睡觉。
只剩下最后一首诗,所有的省试题目就已经答完,而明天还有一整天的时间。
徐文俊考虑着这首诗的题目根本不是很在意,如今的他对写诗有了几分把握,他只是在考虑有没有合适的诗可以抄,若是没有自己写一首也不在话下。
于是第二日起床后他不急不忙的先吃完干粮才开始坐到案边。
最后这首诗主题是“观沧海”。
“海纳百川,浩渺无垠,尽显天地之雄浑。以此为题,写一首七言古诗,韵脚自定,借沧海之景,展胸怀抱负 。”
以诗抒怀,展现抱负,把握住中心思想这首诗就算成功了,并不难。
徐文俊找遍脑海中的诗,并没有十分满意的,一时间犹豫起来,这可是关乎自己前途的一场考试,偏偏记下的诗没有合适的可以抄。
本打算题目合适再抄一首名作,排名靠前一点,等殿试之时拿下状元机会更大一点,圣上要求他夺得状元给的压力太大了。
犹豫间时间已经到了近中午,徐文俊依旧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诗,只得一咬牙自己来写,自己能够上榜考中贡士还是有把握的。
关键的殿试到时候再说吧,殿试的考试圣上亲自出题,想必也是紧扣时事,以自己的见识,结合如今华朝的国情来说把握挺大。
拿定主意就不再犹豫,专心构思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一首诗已经写在了草稿纸之上。
《观沧海寄怀》
“东行遥至沧海滨,洪波浩渺接苍旻。风涛翻涌乾坤动,浩气横流日月巡。”
“遥念前贤思大略,每怀壮志梦经纶。扁舟欲逐鲸波去,一展雄图报紫宸。”
徐文俊斟酌了许久,很是满意自己创作的这首诗。
特别是后半阙,“自信”,“勇气”,“豪情”,“报效朝廷”这些因素全部包含,紧扣主题,气势浩荡!
定下来后将这首诗誊写考卷,此时,整场省试的所有题目已经全部答完。
省试是酉时交卷,这时候还有一个半时辰的时间,整个考场内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抓紧最后的时间,像徐文俊这般已经全部答完的还是少数。
整体来说这场考试的题量对于三天两夜来说并不是很多,关键是憋在小小的考舍内,吃不好,睡不好,大家的状态都是越来越差,自然答题的效率后面就不行了。
徐文俊心态好,对这场考试又有把握,状态还不错也只是提前了这么一点时间才做完,其他人可想而知。
最后将所有考卷拿出来整理一番,做最后的检查。
工工整整的瘦金体赏心悦目,仿佛打印出来的一般,徐文俊这些年的练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的这一刻。
科举考试中书法如何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华朝重视书法,考试又不是糊名制,书法就是考官对于考生的第一印象。
有过很多例子,考生一手书法不怎么样,答题精彩,但一眼就被考官打下来,而且还无法抱怨。
瘦金体本来就适合考试,如今在一众考卷中必定会独树一格,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他本人名气也足够大,御赐「神童」,如今十六岁参加科举,这等噱头考官必定会在乎,给他印象分都会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