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还未大亮,数十名禁军便如黑色潮水般迅速出动,将玉清观和张府围得水泄不通。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玉清观贾真人和张家嫡次子张之庆在睡梦中被粗暴地叫醒,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冰冷的镣铐便已锁住了他们的手腕。
在刑部大牢内,参与谋害六皇子母子一案的众人被关押在此。昏暗的牢房里,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息,犯人们面色苍白,惊恐地蜷缩在角落里。皇帝得知所有涉案人员全部落网后,雷霆震怒,当即下令要诛其三族,以儆效尤。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怒声说道:“此等恶徒,竟敢谋害朕的皇子和皇妃,朕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诛其三族,以正国法!”
这时,六皇子突然跪地,声音恳切:“父皇,儿臣恳请您从轻发落。如今主犯已擒,若牵连过多无辜之人,恐寒了天下人的心。儿臣只求惩处真正涉案的人,放过那些并无罪过的亲眷。”
皇帝闻言,微微一怔,看着跪在地上的六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德才见状,立刻高呼:“六皇子英明!殿下心怀仁慈,实乃我朝之福啊!”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六皇子的仁义之举表示赞赏。一时间,朝堂上对六皇子的称赞之声此起彼伏。皇帝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好,就依皇儿所言,只抓涉案人员,其余人等一概不究。”
六皇子叩谢皇恩,这一番求情,不仅展现了他的仁慈,更让他在朝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而这场惊心动魄的皇室阴谋,也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结局 。
刑场之上,熊熊烈火燃起,火舌疯狂舔舐着贾真人所在的柴堆。贾真人的惨叫声在空气中回荡,可满京城的百姓却没有丝毫怜悯,他们纷纷朝着刑场方向唾骂:“妖道!害人精!”各种不堪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每一句都饱含着愤怒与厌恶。
街边,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朝刑场方向吐了口唾沫,骂道:“这贾真人,平日里装神弄鬼,没想到竟做出这般伤天害理之事,活该被烧死!”一旁的年轻后生附和道:“是啊,要不是六皇子英明,咱们还被蒙在鼓里呢!六皇子真是咱们的大恩人!”众人纷纷点头,一时间,对六皇子的称赞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其他涉案人员也在不同的刑场被斩首示众。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头颅滚落,鲜血染红了土地。百姓们围在刑场周围,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愤怒与恐惧稍稍得到了安抚。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们自发地传颂着六皇子的功绩。有人在茶馆里高谈阔论,讲述着六皇子如何识破阴谋;有人在街头巷尾张贴赞扬六皇子的诗词。六皇子的名字,一时间成为了京城百姓口中的英雄,他的仁慈与智慧,被人们铭记于心,声望如日中天 。
一年后,阳光暖煦,瑞王夫妇身着华服,走进皇宫。瑞王怀中,五个月大的小世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打量四周。瑞王妃面带温婉笑意,轻轻整理着孩子的襁褓。
二人来到御书房,跪地请安。瑞王开口:“父皇,今日我们来向您辞行,准备前往封地临安。”说着,他将小世子抱高了些,“您瞧,这是您的小皇孙丰儿,已经五个月了,长得愈发壮实。”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眼中满是慈爱,走近逗弄小世子,小家伙咯咯笑起来,清脆的笑声瞬间驱散了御书房里的沉闷。皇帝欣慰点头:“好,好啊,去了临安,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将孩子抚养成人。”
瑞王妃微微欠身,柔声说:“父皇放心,我们定会在临安安居乐业,不负您的期望。”
随后,皇帝又叮嘱了几句,才让他们起身。瑞王夫妇带着小世子离开御书房,回首望向宫殿,眼中满是不舍,可一想到即将奔赴的安稳生活,又充满期待。在宫人的引领下,他们踏出宫门,登上马车,向着临安的方向缓缓驶去,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
马蹄声声急促,六皇子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身后侍卫随从紧紧跟随,风驰电掣般朝着瑞王夫妇的车队追去。不一会儿,便赶上了缓缓前行的队伍。
“四哥,四嫂,留步!”六皇子高声呼喊,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瑞王夫妇马车旁。
瑞王夫妇闻声,赶忙从马车中出来。看到六皇子,瑞王眼中满是惊喜,迎上前道:“六弟,你怎么来了?”
六皇子满脸不舍,说道:“四哥,四嫂,得知你们今日启程,我实在放心不下,特来与你们道别。”说着,目光落在瑞王怀中的小世子身上,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蛋,“小侄子又长大了不少。”
瑞王妃微笑着说:“六弟,你有心了。此去临安,山高水长,你也要保重自己。”
六皇子重重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玉佩,递给瑞王:“四哥,这是我特地为小侄子准备的礼物,愿他平安长大。”
瑞王接过玉佩,眼中泛起一丝泪光,拍了拍六皇子的肩膀:“好弟弟,多谢你。日后若你大婚之日,一定要派人告知我们。”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六皇子才依依不舍地与瑞王夫妇告别。看着马车缓缓远去,六皇子伫立原地,久久未动,心中满是牵挂与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