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诗山”“诗城” 项目在舆论反转后重新焕发生机,李逸风越发忙碌起来,他既要把控项目的整体进度,又要应对各种合作洽谈。
然而,他心里清楚,张霸天等人不会轻易罢手,未来还会有更多潜在的危机。
就在李逸风全身心投入项目时,一场高端的文化产业论坛在港州市举行。
这场论坛汇聚了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巨擘,旨在探讨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逸风作为 “诗山”“诗城” 这一备受瞩目的文化项目负责人,也收到了邀请。
论坛当天,李逸风身着一袭简洁而不失典雅的中式服装步入会场。
他的出现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毕竟之前他在港州市的风波让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论坛进行过程中,各位业界大佬纷纷上台发表演讲,分享自己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经验和见解。
李逸风认真聆听,不时陷入思考。
轮到他上台发言时,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开始讲述自己对 “诗山”“诗城” 项目的规划与愿景。
“吾以为,诗词文化乃中华文化之瑰宝,‘诗山’‘诗城’并非简单的建筑项目,而是要打造一个能让诗词文化真正活起来的地方,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诗词的魅力,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李逸风的发言充满激情与感染力,台下的听众不禁为之动容。
在台下的听众中,有一位名叫苏启山的文化产业巨擘。
苏启山旗下的文化集团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他本人更是以眼光独到、行事果断着称。他原本只是出于对港州市新兴文化项目的关注才来参加这场论坛,却没想到被李逸风的发言深深吸引。
苏启山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李逸风,心中暗自赞叹。
他从李逸风身上看到了一种对文化纯粹的热爱和执着,这种精神在如今追求利益至上的商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论坛结束后,苏启山主动找到李逸风。
“李公子,方才听了你的发言,老夫深感钦佩。你对诗词文化的见解和对项目的规划,让我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李逸风受宠若惊,连忙恭敬地说道:“苏前辈过奖了,晚辈不过是做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诗山’‘诗城’项目能有今天,离不开众多朋友的支持。”
苏启山微笑着点头,对李逸风的谦逊有礼更加欣赏。
“实不相瞒,我对‘诗山’‘诗城’项目很感兴趣,想与你详谈合作事宜。而且,我听闻了你之前的经历,面对诸多刁难仍能坚守初心,着实不易。”
李逸风心中大喜,若能得到苏启山这样的巨擘支持,“诗山”“诗城”项目无疑将如虎添翼。但他也深知,合作需谨慎。
“苏前辈厚爱,晚辈感激不尽。只是此项目目前仍面临一些潜在的阻碍,前辈还需慎重考虑。”
苏启山摆摆手,笑着说:“我做事从不畏困难。张霸天等人的手段我也有所耳闻,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一个好项目的发展。如果我们携手合作,定能让‘诗山’‘诗城’成为文化产业的典范。”
原来,苏启山在来参加论坛前,就对李逸风的背景和 “诗山”“诗城” 项目做了一番调查。他不仅了解到李逸风在诗词文化方面的深厚造诣,还知晓了他在面对危机时的智慧与勇气。尤其是李逸风在逆境中坚守弘扬文化的初心,这一点深深打动了苏启山。
两人相谈甚欢,很快就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苏启山表示,他的文化集团将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 “诗山”“诗城”项目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项目保驾护航。
李逸风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婉儿。
“婉儿,今日在论坛上结识了苏启山前辈,他愿意助力‘诗山’‘诗城’项目,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林婉儿也兴奋不已:“太好了,逸风!有了苏前辈的支持,我们的项目肯定能更加顺利地推进。看来你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换来了更多的认可和帮助。”
然而,就在李逸风为新的合作机遇而欣喜时,张霸天得知了苏启山与李逸风接触的消息。
“这个苏启山,居然插手此事。看来,要想对付李逸风,得先想想办法对付苏启山了……”
张霸天坐在黑暗的办公室里,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又开始谋划起新的阴谋……
而李逸风这边,在苏启山的助力下,“诗山”“诗城” 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能否再次突破张霸天设下的重重阻碍,书写文化产业的传奇,一切还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