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村庄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林梦芮家的院子里,刚吃完早饭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聚集起来,准备开始一天的帮工。
陆建设走在最前面,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
紧随其后的是其他村民,他们扛着工具,脸上都洋溢着热情。
按照昨天的分工,村民们各自忙碌起来。
一部分人开始和泥打土坯,他们用铁锹将泥土和水混合,然后用木模子制作出一块块整齐的土坯。
另外两个由陆建设带领,则开始垒院墙,他们用土坯砖和泥浆,一砖一砖地将院墙垒得越来越高。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林梦芮看着这些来帮忙的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知道,这些村民都是真心实意地来帮助她的,所以她并不需要过多地监督他们。
于是,林梦芮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们一些教育。
她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耐心地教三个孩子识字。
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字,一边教孩子们发音,一边解释字的意思。
三个围坐在她的周围,认真地听着,不时地跟着念出声来。
教完孩子们识字后,林梦芮让孩子们忙各自的事情。
女儿一巧对林梦芮说:“娘,我去给兔子割草。”
前些日子,他们抓到了六只小野兔子,现在它们已经长大了一些。
一巧打算这两天加固一下兔子圈,以免小野兔子从里面逃出来。
次子二壮看到妹妹要去割草,急忙说道:“娘,我跟小妹一起去!”
林梦芮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两个孩子去外面割草喂养家中的兔子。
她知道孩子们喜欢和小动物们玩耍,而割草喂兔子的活动既能让他们亲近自然,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在孩子们跑出去之后,林梦芮又招呼家里的边牧犬,她希望它能跟随着孩子们,确保他们的安全。
与此同时,在院子的另一边,林梦芮安排了她的长子孙大壮去协助村里的泥瓦匠陆建设。
陆建设是村里有名的泥瓦匠,他的手艺在方圆十几里内无人能及,尤其擅长盖房子。
现在,他正带领着两个村民在林梦芮家垒院墙。
孙大壮在陆建设的指导下,一边帮忙,一边学习如何垒院墙、如何盖房子。
他认真地观察着陆建设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大壮之前的职业是走镖,那是一项既辛苦又充满危险的工作。
他常常需要长途跋涉,穿越崎岖的山路,保护商队或物品的安全。
虽然这份工作让他锻炼了体魄,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危险中保持冷静,但林梦芮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这样将来的生活会更加稳定和安全。
如果大壮能够学会泥瓦匠的手艺,那么将来他则是多了一项谋生的手段。
宁静的村庄里,刘大能的家显得格外热闹。
刘大能,一个自诩为村里最聪明的人,除了尊敬年长的老村长之外,他几乎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他的家产,包括15亩良田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村里人都很羡慕。
他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这在村里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刘大能站在家门口,对正在忙碌的妻子黄涵涵说道:
“媳妇,快把家里的钱拿出来,我下午要去找林梦芮买盐。”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涵涵停下手中的活计,转过身来,噘着嘴,不满地回应道:
“昨天,你不是已经买了两斤粗盐呢?怎么今天还去买盐?”她的脸上写满了疑惑,显然对刘大能的决定感到不解。
刘大能嗤笑一声,仿佛在嘲笑妻子的无知,他解释道: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买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囤积起来,后面倒卖赚钱!”
他的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收益。
他继续说道:“你看看,林梦芮那里的盐比市场价便宜,现在买进,将来肯定能赚一笔。这叫投资,懂吗?”
刘大能得意洋洋地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预见了财富的积累。
黄涵涵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疑惑,但她知道刘大能一旦决定了什么事情,就很难改变。
她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屋里,准备拿出家里的积蓄。
她心里想着,或许刘大能这次真的能赚到钱,让家里的生活更加宽裕。
刘大能看着妻子的背影,心中暗自得意。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买进盐之后,计划悄悄地进行倒卖。
他相信,只要操作得当,这将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刘大能的计划中,他甚至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因为他能想到的,别人可能也能想到。
他打算在村里找几个可靠的帮手,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帮忙囤积粗盐,这样可以避免引起太大的注意,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自古以来,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伴相生,正如刘大能所发现的那样,通过倒卖粗盐这一看似简单的途径,他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不可忽视的风险——那就是朝廷的律法。
在那个时代,朝廷对盐的产销实行了严格的控制,私人不得贩卖粗盐,违抗者将面临重罚。
这是一条明确无误的法律红线,一旦跨越,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如此,刘大能心中却存着一丝侥幸。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谨慎行事,定能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找到一条生路。
他观察到,尽管朝廷有禁令,但市场上依然有人在暗中交易粗盐,而且似乎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
刘大能特别注意到林梦芮,一个普通的妇道人家,竟然也在从事粗盐的买卖。
她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制裁,反而在村里干得风生水起。
这让刘大能不禁自问:“林梦芮一个妇道人家都能卖粗盐,自己凭什么不能呢?”
他开始相信,只要小心行事,自己也能够在这条灰色地带中获得成功。
粗盐在市场上的价格是30文钱一斤,而林梦芮以25文钱一斤的价格出售。
刘大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决定从林梦芮那里进货,然后通过其他渠道转卖,价格定为28文一斤。
这样一来,每倒卖一斤盐,刘大能就能赚取3文钱的差价。
这种买卖,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
刘大能被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深深吸引,他感到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
他没有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开始悄悄地从林梦芮那里买盐囤积。
他小心翼翼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尽量避开那些可能引起注意的场合。
他甚至在家中秘密地准备了几个隐秘的粗盐储藏点,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