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朱老头知道货郎,那林梦芮就顺着他的话说道:
“货郎小哥托我买一些竹炭,他的东家需要,竹炭的需求量可能会很多,所以麻烦朱大叔你多烧制一些竹炭,价格就按照我上次买的价格。”
她微笑着补充道:“货郎小哥说,如果质量好,以后还会继续合作,这可是个长期的生意呢。”
听到货郎小哥要采买自己的竹炭,朱老头激动地脸都红了。
他搓着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老头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他家竹炭工艺得到认可的标志。
他家的竹炭,因为燃烧时间长、火力旺而闻名,但一直苦于没有更大的市场。
之前,就听孙柴刀去他们西风村说过,货郎小哥的东家是个大掌柜,财大气粗,只要沾上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朱老头心里盘算着,如果这次合作顺利,说不定还能接到更多大客户的订单,那他家的竹炭就能赚到更多钱了。
朱老头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低声问道:
“林娘子,那货郎小哥,估计要多少竹炭啊!我好去准备。”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还是难以掩饰那份急切。
林梦芮思索片刻,说道:“需要至少4000斤竹炭,竹炭还是送到我家,每送400斤竹炭,付一次款,怎么样?”
她知道朱老头家的竹炭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公道,所以就多囤积一些。
听到林梦芮的话,朱老头和他的儿子,双手紧紧抓在一起。
整整4000斤竹炭,如果全部卖成钱的话,是整整一两二钱银子啊!
这么多钱,全家人就是抠抠搜搜攒一年也攒不下来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每送来400斤竹炭,就结算一次货款,根本不用担心拖欠!
烧制4000斤竹炭,家里的劳动主力齐上阵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朱老头家的竹炭制作工艺比一般的复杂,需要先将竹子砍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在特制的窑中烧制,期间还要不断调整火候,确保竹炭的品质。
也就是说,不到两个月,就能赚到一两二钱银子,这怎么不让朱老头激动。
他已经开始想象着,有了这笔钱,他可以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的农具,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朱老头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对林梦芮说:
“林娘子,你放心,我一定会按时按质量完成任务。货郎小哥的生意,我们一定会做得漂漂亮亮的!”
林梦芮笑着点点头,对于朱老头的保证,他当然信得过。
林梦芮和朱老头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终于敲定了关于订购竹炭的交易,这使得双方的聊天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林梦芮之前端上来的番茄和黄瓜,朱老头父子俩吃得津津有味,大热天的,在干了重活之后,没有什么比清爽的番茄黄瓜更美味了。
朱老头父子俩在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又和林梦芮讨论起烧制竹炭的细节,好像在说一件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
他们的心情非常愉快,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开始烧制竹炭。
朱老头兴奋地说:“林娘子,有了你帮忙买我家的竹炭,我还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呢!”
林梦芮微笑着回应道:“朱大叔,不用谢我!你们家的竹炭质量好,我当然愿意帮忙推荐给货郎。对了,朱大叔,这小盆里面有我做的变蛋,你们尝尝。”
朱老头父子俩早就注意到小盆里面晶莹剔透的四个球球,看上去如鸡蛋一般大小。
朱老头好奇地问道:“林娘子,这东西叫变蛋?能吃?”
林梦芮点点头:“是啊,味道还不错呢,你们尝尝。”
朱老头父子俩一人拿起一个,轻轻地咬了一口:“呜!清新爽口,还真可以!”
尝了一小口之后,便被变蛋的美味所吸引,然后三口两口地吃完了。
吃掉一个变蛋之后,朱老头回味着问道:“林娘子,这变蛋是用啥做的?感觉吃起来有点像鸡蛋。”
林梦芮解释道:“就是用鸡蛋做的。还有两个,你们一人一个吧。”
朱老头感激地点点头,和儿子一人拿起一个。
然而,他们并没有立即吃掉,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变蛋放进了口袋里。
看着林梦芮,朱老头憨憨地说道:“我拿回家,给孩子们尝尝。”
见状,林梦芮急忙说道:“你们吃吧,我再去给你们拿几个带回家。”
说完,林梦芮快步走向厨房,去拿变蛋。
然而,等林梦芮拿着七八个变蛋,从厨房里面出来的时候,朱老头父子俩已经拉着板车走了。
他们知道,鸡蛋这东西,一般人家都不舍得吃。
林梦芮帮他家卖竹炭赚钱,他们对林梦芮感激不尽,怎么还好意思去占林梦芮的便宜呢?
林梦芮站在家门口,看着朱老头和他的儿子拉着板车渐渐远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村口的小路上。
她手里拿着几个七八个的变蛋,原本打算送给朱老头父子俩,但最终她还是决定将这份心意暂时保留。
林梦芮将变蛋小心地放回厨房的罐子里,然后转身走向院门,仔细地将它拴好,确保一切安全。
接着,林梦芮拿起一个空篮子,走向库房。
库房前面堆放着竹炭。
她开始忙碌起来,将竹炭装进篮子里。
竹炭的黑色颗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清香。
她提起沉甸甸的篮子,向屋里走去。
儿子二壮正在地窖下面挖掘。
林梦芮走到地窖边缘,将篮子放下,然后找来一根结实的绳子。
她将绳子的一端系在篮子的提手上,另一端在手里紧紧地握住,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篮子放到地窖里。
林梦芮对他说:“儿子,你把篮子里的竹炭拿出来,均匀地铺放在地窖的各个角落,这样可以帮助吸收地窖里的湿气。”
二壮点了点头,回应道:“好的,娘。”
他接过篮子,开始将里面的竹炭一一取出,然后将竹炭三三两两地分散开来,均匀地铺在地窖的底部,用来吸收地窖的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