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剧院的灯光暗下来,我看了下周围的座位,大约有一半是空着的,跟热门电影的上座率差距不小。
盛冬说这次的企业出手很阔绰,不仅赞助演出职员、场地的费用,还给本市的一些企业送去大量赠票,鼓励员工带亲朋好友观看。
估计如果是正常销售,来的观众怕是要更少。
在演奏会正式开始前,播放本场须知。
从现在开始,观众只许出剧场,不许进入,一方面是尊重演奏者,另外也是出于对国宝文物安全的安保要求。
按照手中演出的节目单,前5首表演结束后,古琴演奏大师谢锦弦将会登台。
他会先使用近代所制古琴,与自己的弟子演奏两首曲目。
之后会用绿绮琴独奏一首《流水》中的章节“云浮拍拍”。
特别说明,在绿绮琴上台表演时,灯光会调暗,并需要所有观众配合关掉手机闪光灯,避免对文物造成影响。
这是我第一次听民乐演奏会,感觉在编排上前几首多乐器合奏,是为了照顾我这样的小白观众。
毕竟相对快节奏和熟悉的曲目,更让不了解乐器乐理的普通人接受。
盛冬半闭着眼睛,双掌虚握,仿佛中间放了一颗圆球。
这个老僧入定是他放松或者下意识思考问题时的姿势。
相较电影院,这里刷手机的观众少了很多。
也有些跟我一样的小白观众,比如合奏中有阮和箜篌这些乐器,后排大哥煞有介事地说:“这是琵琶、这是竖琴。”
很快到了谢锦弦大师上台,作为享誉国内几十年的古琴大师,为人谦逊和蔼。
b市大剧院设备很先进,在舞台的两侧有大屏幕,会在表演间隙,展示下一首曲目、乐器、演奏技法等文字信息。
从谢大师和他弟子们的合奏中,我第一次现场欣赏到了古琴的弹奏。
配合着这些信息,也初次感觉到七弦艺术之美。
简简单单几把琴,宫商角徵羽五音,没有伴奏也没有和弦,却是能弹进人的心里。
第一首《广陵散》,时而雄浑壮阔,时而悲愤激昂,时而刚健有力。
第二首《渔樵问答》,旋律悠然洒脱,节奏疏密相间,尽显超脱尘世的高远意境。
演奏完毕,正当我对接下来绿绮琴演奏《流水》曲目充满期待时,大屏幕上却突兀地出现“欢迎华韵集团致辞”这几个大字。
所谓华韵集团就是今天演奏会的赞助商,他们在本场最大的看点之前致辞,可谓对营销节点的精准拿捏。
我想商业化无处不在,转念一想,也是合理的。
毕竟这个集团真金白银拿出来举办古琴演奏会。
对观众和古琴爱好者来说,是视觉和听觉盛宴;对古琴演奏家和从业者,是个推广乐器和文化的好机会;对华韵集团自身,是个展示自己品牌的机会。
如此看来,倒是多赢的局面。
既然如此,人家老板上台致辞讲话也无可厚非。
只见一位60多岁、身着唐装的男士走上台,头发花白,向后梳得一丝不苟,身形挺拔,眼神锐利。
舞台旁边的大屏幕上写着:华韵文化集团董事长 陆徽明。
我和盛冬的座位在剧院一楼12排,属于中等靠前的不错位置,美中不足的是位置偏右,盛冬右侧两个座位都是空的,走出去就是通道。
陆徽明走上台,微笑着环顾四周,台下响起掌声。
他举起双臂跟大家打招呼,同时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声音中气十足,普通话很标准,微微有些南方口音。
这位陆董向大家问好后,先介绍了集团发展的心路历程。
尤其是他在海外独自打拼,筚路蓝缕的艰辛,说到动情之处,语带哽咽。
之后又讲华韵文化集团的创建得到国家的支持、贵人的提携,不胜感激。
最后表达了维护传统文化,弘扬华夏瑰宝的决心。
这位陆董表达能力很强,讲话体现了真挚的情感,只是我总觉得他的表情和言语间,有些刻意。
侧头看向盛冬,他破天荒的拿出手机,在上面点点划划,估计是设计公司那边的事吧。
好不容易等这位陆董宣布,请绿绮琴跟大家见面,这次台下的掌声最热烈。
很多距离舞台远一些的观众情不自禁伸长了脖子,甚至有人站了起来。
有个群体现象叫剧场效应,指的是某个环境中,个体的行为受到周围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所有人都采取了更极端的行动。
现在就是标准的剧场效应,前排的人站了起来,挡住后排视线,后面的人也要站起来才能看到。
此起彼伏的后脑勺,也让我看不清台上的情况。
隐约中看到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将一只琴盒稳妥捧到台上,想必这琴盒里就是唐琴的绿绮。
古琴比古筝体积短小许多,重量估计也很轻,因此一人就可以轻松捧起。
就在调暗舞台灯光,等待陆董下台邀请并搀扶谢大师上台,一同介绍名琴。
突然,灯灭了,剧场内一片漆黑。
观众席本就没灯光,舞台灯光全熄的情况下,剧院内陷入黑暗。
我懵了大概2秒钟,才想起揿亮手机时,发现盛冬不在旁边的座位上。
我握着手机,来到通道,略一分辨,向舞台跑去。
作为普通人,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是我身上为数不多的特长。
起码跑步、搏击这些项目,比盛冬还是有些优势的。
起跑慢了几秒,但很快看到了盛冬的背影。
虽然他总是一身黑衣,但190左右的身高还是很惹眼的。
看来我猜得不错,以他这种从不知道害怕的性格,肯定要第一时间扑向案发现场。
我隐隐感觉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是人为的,此时舞台上会发生些什么。
估计大多数观众以为是电路故障,因此没有恐慌,通道上没有人乱跑。
很多人打开了手机屏幕或者手电筒功能,坐在座位上互相询问和观望。
观众席有几个应急照明灯已经亮起,只是舞台附近依然没有光线。
这些零星光线也帮助了我,毕竟剧场每隔1-2排的地面上就会有台阶,跑步时稍有不慎就会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