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回目总览与背景解读

1.回目含义阐释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这一回目,精准地概括了本回的两大核心情节与人物特质。 “正言弹妒意”聚焦于王熙凤。“正言”凸显其言辞的正式、严肃,“弹妒意”则揭示了她处理事情的目的。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王熙凤凭借正式且有力的言辞,巧妙地弹压了某些人的嫉妒之意,展现出她在贾府管理中的精明与果断,维护着贾府表面的和谐与秩序。

“俏语谑娇音”着重描绘林黛玉。“俏语”体现了黛玉言语的俏皮、灵动,“谑娇音”则强调她以娇俏的声音戏谑调侃。这一描述生动地展现出黛玉在与宝玉等人相处时,展现出的活泼、俏皮的一面,凸显了她的聪慧与率真,也从侧面反映出宝黛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纯真。

2.时代背景与小说架构关联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乾隆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但盛世之下已暗流涌动,封建制度的腐朽逐渐显现。社会等级森严,礼教束缚沉重,家族宗法制度牢牢掌控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贾府作为封建贵族家庭的典型代表,内部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正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第二十回在小说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展现主题来看,它进一步深化了对封建家族腐朽、人性复杂以及礼教束缚的主题表达。通过李嬷嬷与袭人、贾环与莺儿等情节,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矛盾冲突,以及人性在这种制度压抑下的扭曲。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本回为后续诸多情节埋下伏笔。比如宝黛之间的情感小插曲,不仅丰富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线,更为日后两人情感的深化与悲剧结局做了铺垫。王熙凤处理李嬷嬷事件,也进一步展现了她在贾府的管理地位和处事风格,影响着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走向,为后续家族的兴衰变化埋下了线索。

二、核心情节梳理

1.李嬷嬷与袭人风波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李嬷嬷与袭人之间的风波成为一大看点。彼时,宝玉正在林黛玉房中与宝钗、黛玉谈笑,忽听自己房内传来吵闹声。众人侧耳一听,原来是李嬷嬷正在大骂袭人。

李嬷嬷之所以迁怒于袭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李嬷嬷本是宝玉的奶妈,如今宝玉长大了,与她渐渐疏远,转而与袭人等年轻丫鬟更为亲近。李嬷嬷心中本就不满,自觉失了往日的宠爱与地位。此次,她看到袭人“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这一情景彻底点燃了她心中的怒火。在她看来,自己辛辛苦苦将宝玉养大,如今却被这个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抢了风头,怎能不气?

再者,李嬷嬷觉得袭人“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在封建等级观念浓厚的贾府,奶妈虽也是下人,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特殊地位。李嬷嬷认为袭人逾越了身份,竟敢迷惑宝玉,让宝玉对自己这个奶妈不闻不问,这是对她权威的挑战。于是,她便借着这股怒气,对袭人破口大骂,甚至说出“忘了本的小娼妇”“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等恶毒的话语。

这一事件背后,深刻反映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从人际关系来看,李嬷嬷与袭人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新旧势力的冲突。随着宝玉的成长,身边的丫鬟们逐渐得势,而曾经照顾宝玉的奶妈们则渐渐失宠。这种新旧交替引发了矛盾与不满,李嬷嬷的辱骂便是这种矛盾的激烈爆发。

从等级制度方面分析,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自认为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而袭人只是一个买来的丫鬟。在她眼中,袭人必须对自己恭敬顺从。一旦袭人有任何让她觉得不顺眼的行为,她便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对其进行责骂。这体现了贾府中严格的主仆之分以及不同等级下人的权力差异。同时,这也暗示了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即使是在丫鬟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因与主子亲疏关系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纷争。这场风波看似只是一场简单的争吵,实则是贾府内部深层次矛盾的一次小小爆发,为后续更多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2.王熙凤机智解围

正当李嬷嬷骂得酣畅淋漓,袭人委屈哭泣,宝玉左右为难之时,王熙凤听闻吵闹声赶来。凤姐何等精明之人,瞬间便洞悉了局势。只见她笑意盈盈,快步走到李嬷嬷身旁,一把拉住李嬷嬷的手,声音清脆又温和:“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

王熙凤这几句话,看似是在责备李嬷嬷不懂规矩,实则巧妙至极。她先抬出“老太太”,这是贾府中最具权威的人物,李嬷嬷即便再生气,也不敢轻易违背老太太的意愿,更不敢在老太太喜欢的日子里惹事生非。这一句话,便如给李嬷嬷敲响了警钟,让她不得不有所收敛。

接着,王熙凤又说:“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这看似是在给李嬷嬷撑腰,让她觉得自己有人支持,有了发泄的底气。但实际上,这只是王熙凤的缓兵之计,她并没有真的要去惩罚谁,只是先稳住李嬷嬷的情绪。

然后,王熙凤话锋一转:“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这一句直接转移了李嬷嬷的注意力。从物质诱惑的角度,用美食吸引李嬷嬷,让她的怒火在瞬间找到了新的关注点。李嬷嬷本就是个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听到有滚热的野鸡和酒,心中的气顿时消了几分。

不仅如此,王熙凤还不忘吩咐丰儿:“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这一细节处理得极为精妙,通过让丰儿照顾李嬷嬷,显示出对李嬷嬷的尊重,让李嬷嬷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并未被忽视。

在王熙凤这一连串巧妙言辞和手段的作用下,李嬷嬷的怒火迅速平息,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缓和。她被王熙凤连拉带拽地哄走了,嘴里虽还嘟囔着“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但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跟着王熙凤走了。

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王熙凤卓越的处事能力。她能在短时间内分析局势,抓住关键人物的心理,运用恰当的言辞和手段,轻松化解矛盾。同时,也凸显了她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她有这样的威望和能力,能够在众人都束手无策时,迅速平息这场风波,维护贾府的秩序。王熙凤的这一表现,也为她后续在贾府的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埋下了伏笔,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她在贾府复杂人际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3.贾环与莺儿争执

在这一回中,贾环与莺儿的争执情节虽篇幅不多,却意味深长。彼时,贾环正与宝钗房里的丫鬟莺儿等人玩掷骰子的游戏。起初,大家玩得倒也热闹,可玩着玩着,贾环输了几局,便开始耍赖。他着急地说道:“我拿什么赔你们!”还直接把骰子一推,撒起泼来。

莺儿年纪小,心直口快,忍不住抱怨道:“一个做爷的,还赖我们的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这话本是无心,却无意中点出了贾环与宝玉的差距。

贾环听后,顿时涨红了脸,委屈地哭起来,嘴里还嘟囔着:“我拿什么比宝玉!你们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这一情节生动地塑造了贾环的性格特点。贾环自幼生长在贾府,因是庶出,自觉低人一等,内心敏感又自卑。输了钱耍赖这一行为,展现出他缺乏担当、心胸狭隘的一面。面对莺儿的对比,他的委屈与哭闹,更凸显出他内心深处对自身庶出身份的在意与不满。

从贾府内部的嫡庶矛盾角度来看,这一情节是一个有力的展现。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嫡庶之分极为重要。宝玉作为嫡长子,备受众人宠爱,无论是贾母、王夫人,还是府中的丫鬟婆子,都对他关怀备至。而贾环作为庶子,在府中常常被忽视,甚至遭受冷眼。莺儿不经意间将贾环与宝玉对比,深深刺痛了贾环的心,让他积压已久的委屈与愤怒瞬间爆发。这一情节揭示了嫡庶制度下,庶子在家庭中尴尬的地位和艰难的处境,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尊重,却往往被无情地打压。这种嫡庶矛盾不仅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发展,也为贾府内部的矛盾冲突埋下了隐患,暗示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在的危机,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家族制度的腐朽与残酷。

4.宝黛情感小插曲

在本回中,宝黛之间的情感小插曲为故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宝玉与宝钗、黛玉正谈笑时,听闻史湘云到来,便与宝钗一同前往贾母处相见。黛玉见宝玉和宝钗在一处玩耍,心中不禁泛起醋意,赌气回房。

这醋意的背后,是黛玉对宝玉深深的在意。在她心中,宝玉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容不得宝玉与他人过于亲近。她的敏感细腻,使得她对宝玉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心生波澜。

宝玉察觉黛玉生气后,赶忙追去劝解。他深知黛玉的心思,耐心地向她表明心迹,说道:“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意思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不会因为旁人而有所改变。然而,黛玉正处于气头上,一时难以平复情绪,依旧哭闹不止。

此时的宝玉,尽显多情善良的一面。他对黛玉的情绪变化极为在意,面对黛玉的哭闹,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百般温存与体贴。他试图用各种方式哄黛玉开心,展现出对这份感情的珍视。

最终,在宝玉的努力下,黛玉的情绪逐渐缓和,两人重归于好。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宝黛爱情的独特特点。

首先,他们的爱情因爱得专一而求全。黛玉对宝玉的感情纯粹而真挚,她渴望宝玉的全部关注与爱意,因此对宝玉与其他女子的交往极为敏感。这种求全的心态,使得他们之间时常因一些小事产生误会和争吵。

其次,宝黛爱情充满了青春的纯真与懵懂。他们的相处方式简单而直接,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没有过多的世俗考量,只是纯粹地表达着对彼此的情感。

再者,误会——扯皮——和好,构成了他们爱情的独特节奏。每一次的矛盾与和解,都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这种反复的磨合,使得他们对彼此的了解愈发深入,感情也愈发坚定。

宝黛之间的这一情感小插曲,不仅展现了他们爱情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反映了青春时期爱情的美好与无奈。在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下,他们的爱情虽然纯真美好,却也面临着诸多的阻碍与挑战。这一情节为后续宝黛爱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份爱情的珍贵与不易。

三、人物形象塑造

1.王熙凤:精明能干与圆滑世故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一直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第二十回中处理李嬷嬷事件,更是将她精明能干与圆滑世故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精明角度来看,王熙凤刚一听到吵闹声,便立刻判断出是李嬷嬷“老病发了,排揎宝玉的人”。这份敏锐的洞察力令人惊叹,她无需亲眼所见,仅通过声音和日常对府中人物的了解,就能迅速知晓事情的大概。这说明她平日里对贾府上下的大小事务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都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

其能干之处在处理事件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面对正在气头上、撒泼耍赖的李嬷嬷,王熙凤没有丝毫慌乱。她深知李嬷嬷这类人的心理,先是抬出贾府中最具权威的老太太,以“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这样的言辞给李嬷嬷敲响警钟。这一招直击要害,因为在贾府中,老太太的意愿是众人不敢轻易违背的。接着,她又以“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来稳住李嬷嬷,让李嬷嬷觉得自己得到了支持。随后用“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转移其注意力,还安排丰儿照顾李嬷嬷,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迅速平息了这场风波,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在整个事件中,她时刻留意着李嬷嬷的情绪变化。她清楚李嬷嬷既想发泄心中不满,又不敢真的得罪太多人,更不想在众人面前彻底失了面子。所以王熙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安抚了李嬷嬷的情绪,又没有让场面失控,也没有真正得罪任何一方。

而懂得权衡利弊这一点,在她的处理方式中也体现得十分清晰。她没有一味地偏袒袭人等年轻丫鬟,也没有完全顺着李嬷嬷的意思去惩罚谁。因为她明白,李嬷嬷虽然是个告老解事的奶妈,但毕竟在贾府有一定资历;而袭人等丫鬟是宝玉身边的人,宝玉又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心头宝。如果处理不当,无论是得罪了李嬷嬷,还是让宝玉和他身边的人不满,都会对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平息了李嬷嬷的怒火,又维护了宝玉房中的秩序,还不得罪任何一方,将各方利益权衡得恰到好处。

通过处理李嬷嬷事件,王熙凤精明能干、善于察言观色、懂得权衡利弊的圆滑世故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对她在贾府复杂环境中如鱼得水的生存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林黛玉:敏感细腻与俏皮可爱

林黛玉在本回中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偶尔俏皮可爱的一面。

当听闻李嬷嬷与袭人发生冲突时,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从这简短的评价中,便能看出黛玉的敏感。她对贾府中的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感知,清楚李嬷嬷此举是出于嫉妒和对自身地位变化的不满。一句“老背晦”,看似简单随意,实则精准地指出李嬷嬷行为的不合理之处,显示出黛玉对事情本质的清晰洞察。

而在与宝玉的互动中,黛玉敏感细腻的特质更是展露无遗。看到宝玉与宝钗在一起,她便心生醋意,赌气回房。这一行为背后,是她对宝玉深深的在意。在她的情感世界里,宝玉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容不得宝玉与其他女子有过多亲近。她的这份敏感,源于对宝玉爱情的纯粹与执着,她渴望宝玉的全部关注和爱意,所以对宝玉身边的风吹草动都格外在意。

然而,黛玉并非总是沉浸在敏感的情绪之中,她也有俏皮可爱的一面。在与宝玉的相处中,她的言语常常充满了灵动与活泼。面对宝玉的劝解,她虽然还在气头上,但她的哭闹、嗔怪,都带着一种少女的娇俏。她与宝玉之间的拌嘴、争执,更像是小情侣之间的打情骂俏,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这种俏皮可爱还体现在她的日常言行中。她的言辞犀利却又不失风趣,常常能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给周围的人带来别样的乐趣。她的俏皮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展现出她率真的性格。

林黛玉敏感细腻与俏皮可爱的双重特质,相互交织,构成了她独特的人物魅力。敏感细腻使她的情感更加深沉、丰富,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怒哀乐;而俏皮可爱则为她的形象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使她在多愁善感之外,更具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这两种特质在她身上完美融合,使林黛玉成为《红楼梦》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

3.贾宝玉:多情善良与无奈挣扎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贾宝玉的多情善良与无奈挣扎展现得入木三分。

面对李嬷嬷对袭人的辱骂,宝玉的维护之举尽显善良多情。袭人遭李嬷嬷恶语相向,宝玉心疼不已,赶忙替袭人分辨,称其病了吃药。他深知袭人平日的辛苦与委屈,在袭人受欺负时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这份维护,不仅源于主仆之情,更因宝玉对身边每一个人都怀有真挚的关怀。他尊重这些丫鬟们的情感与尊严,不愿看到她们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奶妈,只要行为不当,他也会勇敢地为正义发声。

而在劝解黛玉的过程中,宝玉的多情更是展露无遗。他敏锐地察觉到黛玉因自己与宝钗相处而产生的醋意,赶忙追去安抚。面对黛玉的哭闹,他耐心又温柔,用“亲不间疏,先不僭后”表明心迹。他深知黛玉的敏感与脆弱,所以倍加呵护她的情绪。在宝玉心中,黛玉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份深情纯粹而坚定,不因外界因素而动摇。

然而,宝玉身处贾府这个复杂的封建大家庭,也有着诸多无奈与挣扎。贾府等级森严、规矩繁多,封建礼教的束缚无处不在。他虽对这些规矩和礼教心存不满,却无力改变。例如在处理李嬷嬷事件时,他虽心疼袭人,想为其撑腰,却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反抗。面对李嬷嬷的撒泼,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置,还得考虑贾府的规矩和众人的看法。

在感情方面,他与黛玉的爱情真挚美好,却也受到封建礼教的重重阻碍。家族对婚姻的安排、世俗的眼光,都像一道道枷锁,让他们的爱情充满坎坷。宝玉虽努力坚守,却也时常感到迷茫与无助。他明白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无法冲破这重重障碍,只能在无奈中挣扎前行。

宝玉的多情善良使他成为贾府中的一股清流,给周围人带来温暖与关怀;而他的无奈挣扎,则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让读者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其他人物群像

在本回中,除了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李嬷嬷、袭人、晴雯、贾环、宝钗、湘云等人物的表现也各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层次。

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尽显倚老卖老、心胸狭隘的特点。她因宝玉与袭人亲近而心生不满,借题发挥对袭人破口大骂,全然不顾往日情分和场合,只图发泄心中嫉妒,凸显出她的自私与任性。

袭人则展现出隐忍大度的一面。面对李嬷嬷的辱骂,她起初试图分辨,后虽又愧又委屈,但仍能克制情绪,只是默默哭泣。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不愿过多争执引发更大矛盾,体现出她的识大体与顾全大局。

晴雯的形象鲜明,言语犀利,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她对李嬷嬷的行为看不惯,直言“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看似在指责李嬷嬷,实则也流露出对袭人某些行为的不满,其心直口快、敢说敢言的性格跃然纸上。

贾环在与莺儿争执中,暴露出敏感自卑、心胸狭隘的性格。输了游戏耍赖撒泼,还因莺儿提及宝玉而委屈哭泣,抱怨自己“不是太太养的”,可见他内心深处对自身庶出身份的自卑与不满,以及对宝玉受宠的嫉妒。

宝钗在本回中表现得端庄稳重、理智冷静。面对李嬷嬷与袭人的冲突,她劝宝玉“你别和你妈妈吵才是,他老糊涂了,倒要让他一步为是”,展现出她的识大体、懂礼数,善于息事宁人。

史湘云虽在本回中出场不多,但她的活泼爽朗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到来为故事增添了一份欢快的氛围,尽管具体言行未详细描述,但从众人的反应中可推测出她的性格特质,为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这些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贾府众生相。

四、艺术手法赏析

1.语言艺术

《红楼梦》第二十回在语言艺术上堪称精妙绝伦,人物对话中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人物性格,有力推动情节发展。

双关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意味深长。王熙凤对李嬷嬷说“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表面上是提醒李嬷嬷别在节日里坏了老太太的兴致,实则双关暗示李嬷嬷此举不合规矩,会引发更大麻烦。既给李嬷嬷敲响警钟,又巧妙维护了贾府秩序,展现出王熙凤说话的艺术,一语双关,绵里藏针。

幽默的语言为紧张情节增添轻松氛围。林黛玉评价李嬷嬷“老背晦”,简洁俏皮又幽默,精准概括李嬷嬷的糊涂行为,使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黛玉的聪慧与率真。这种幽默的表达,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还巧妙调节了故事节奏,让读者在轻松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关系。

讽刺手法的运用,深刻揭示人物本质。晴雯说“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看似指责得罪李嬷嬷的人,实则讽刺袭人借枫露茶事件弄走茜雪的行为。晴雯心直口快,言语犀利,这一讽刺之语将她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贾府内部丫鬟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推动了情节发展。

通过人物对话,鲜明展现出各自性格。李嬷嬷辱骂袭人时的恶语相向,如“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尽显其倚老卖老、心胸狭隘;袭人面对辱骂时的分辨与隐忍哭泣,体现出她的识大体、顾大局;宝玉维护袭人、劝解黛玉时的真诚言语,凸显他的多情善良。这些对话生动鲜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推动情节方面,人物对话起到关键作用。贾环与莺儿的争执对话,引出贾环因庶出身份而产生的自卑与不满,为后续贾府内部嫡庶矛盾的发展埋下伏笔;宝黛之间因小事产生的争吵与和解对话,丰富了他们的感情线,推动了宝黛爱情的发展。

《红楼梦》第二十回的人物对话,凭借双关、幽默、讽刺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人物性格,巧妙推动情节发展,充分彰显了曹雪芹卓越的语言艺术造诣,使读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之中,感受人物的魅力与命运的起伏。

2.对比手法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俯拾皆是,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主题。

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十分鲜明。王熙凤与李纨便是一组典型对比。王熙凤处理李嬷嬷事件时,展现出精明能干、圆滑世故的一面。她迅速洞察局势,凭借巧妙言辞和手段,三言两语便平息风波,将各方利益权衡得恰到好处,维护了贾府表面的和谐。而李纨在书中多是一副端庄守礼、与世无争的形象,较少展现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这种对比,突出了王熙凤的强势与干练,也衬托出李纨的温和与内敛,使两人形象更加立体。

宝钗和黛玉的对比也耐人寻味。面对李嬷嬷与袭人的冲突,宝钗劝宝玉“你别和你妈妈吵才是,他老糊涂了,倒要让他一步为是”,尽显端庄稳重、理智冷静,懂得顾全大局。而黛玉则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言语间透着俏皮与率真,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宝钗的理智与黛玉的感性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宝钗的世故和黛玉的纯真,展现出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也为塑造人物形象增色不少。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曾经照顾宝玉时想必尽心尽力,有着一定的功劳。然而如今,她因宝玉与袭人亲近,便借题发挥,对袭人破口大骂,尽显倚老卖老、心胸狭隘。这种前后行为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嫉妒与不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这些对比手法对突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贾府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封建贵族家庭中各种人物在礼教束缚下的不同生存状态。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则揭示了人性在环境变化和利益驱使下的转变,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对人性的思考。同时,这些对比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抑和扭曲,突出了小说批判封建制度腐朽的主题。总之,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红楼梦》第二十回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3.伏笔与照应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伏笔与照应之处巧妙自然,对小说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意义重大。

伏笔方面,贾环与莺儿争执时抱怨自己“不是太太养的”,看似平常的委屈之言,实则为后文贾环在贾府的种种行为和遭遇埋下伏笔。这一情节暗示了贾环因庶出身份而产生的自卑与不满,会在未来不断发酵,影响他的性格发展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推动贾府内部嫡庶矛盾进一步激化。

照应上,本回李嬷嬷提及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之事,与前文枫露茶事件相呼应。前文宝玉因李嬷嬷喝了他留给袭人的枫露茶而大发雷霆,撵走了茜雪。此处李嬷嬷重提此事,不仅让读者回忆起前文情节,更强化了李嬷嬷与宝玉身边丫鬟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读者看到这些矛盾并未随着时间消逝,而是持续存在,影响着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走向。

这些伏笔与照应,使小说情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伏笔如同暗线,在不经意间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种子,让故事的推进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照应则像纽带,将前文与后文紧密相连,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架构,让读者在品味细节时,能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整体脉络和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这种巧妙的安排,不仅展现了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更让《红楼梦》成为一部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推敲的文学经典,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线索和深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五、主题深度挖掘

1.嫉妒心理的呈现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嫉妒心理如同一条隐秘的线索,贯穿于诸多人物的言行举止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人物的命运与故事的走向。

李嬷嬷对袭人的嫉妒,源于身份地位的落差。曾经作为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在贾府有一定的地位和体面,享受着宝玉的依赖与众人的尊重。然而,随着宝玉的成长,袭人凭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逐渐成为宝玉身边最亲近的人。这种角色的转变,让李嬷嬷深感失落与嫉妒。她看到袭人在宝玉房中的受宠,心中的不平衡被彻底激发,于是借题发挥,对袭人进行辱骂。这种嫉妒心理使李嬷嬷变得狭隘、刻薄,她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宝玉房中的和谐氛围,也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显得愈发可憎,进一步失去了宝玉的敬重。

赵姨娘对宝玉的嫉妒,则源于嫡庶之分带来的不公。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宝玉作为嫡长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论是贾母的疼爱、王夫人的呵护,还是府中众人的逢迎,都让赵姨娘心生嫉妒。她自己的儿子贾环,因庶出身份,在府中备受冷落。这种巨大的差距,让赵姨娘内心充满了怨恨与嫉妒。她的嫉妒心理驱使她做出一些阴狠的举动,试图伤害宝玉,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种嫉妒不仅扭曲了她的心灵,也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与挣扎之中,最终导致她在贾府中的处境愈发艰难。

嫉妒心理在《红楼梦》中具有普遍性。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等级森严、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纷争不断,为嫉妒心理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难以逃脱嫉妒的侵蚀。这种嫉妒心理,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忌、怨恨和争斗,破坏了原本应有的和谐与温情。

从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来看,嫉妒心理往往将人物推向悲剧的深渊。李嬷嬷因嫉妒袭人,最终落得个被众人厌烦的下场;赵姨娘因嫉妒宝玉,做出种种恶行,不仅未能改变自己和儿子的命运,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在《红楼梦》中,嫉妒如同毒药,侵蚀着人物的心灵,扭曲着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在痛苦与挣扎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走向毁灭。它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以及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2.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射

封建等级制度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通过李嬷嬷与袭人、贾环与宝玉等人物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地束缚着人物的行为和命运。

李嬷嬷与袭人之间的冲突,是封建等级制度下主仆关系的典型写照。李嬷嬷身为宝玉的奶妈,虽属奴仆阶层,但凭借养育宝玉的功劳,在贾府拥有一定特殊地位。袭人作为普通丫鬟,即便受宝玉宠爱,在等级上仍低于李嬷嬷。李嬷嬷认为袭人逾越身份,竟敢在自己面前“大模大样”,这严重触犯了她对等级秩序的认知。在封建等级观念里,主仆之分泾渭分明,奴仆必须恪守本分,不得有丝毫僭越。李嬷嬷对袭人的辱骂,正是维护自身等级权威的表现。这种等级制度使得袭人即便委屈,也只能默默忍受,不敢公然反抗,她的行为被严格限制在丫鬟的身份范畴内。这不仅压抑了她的情感,也限制了她在贾府中的生存空间,其命运完全取决于上层主子的态度。

贾环与宝玉的对比,更是凸显了封建嫡庶制度下的巨大差距。宝玉作为嫡长子,是贾府未来的希望与核心,享受着众人的宠爱与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重视,拥有诸多特权。而贾环作为庶子,在贾府中地位卑微,时常遭受冷落与歧视。与宝玉相比,贾环在物质待遇、教育机会、社交活动等方面都远远不及。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嫡庶之分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贾环因庶出身份,内心充满自卑与不满,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他的性格发展,使他变得敏感、狭隘。他在与莺儿争执时的耍赖撒泼,正是长期压抑下的情绪爆发。他深知自己与宝玉的差距难以逾越,却又不甘于现状,这种矛盾心理让他在贾府中挣扎求生,其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嫡庶制度牢牢束缚。

封建等级制度在贾府中无处不在,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每个人都笼罩其中。人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受到严格规范,无法自由发展。这种制度不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导致了贾府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不断。它压抑了人性,扭曲了情感,让许多人物在无奈与痛苦中走向悲剧结局。通过这些人物关系,我们深刻感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腐朽与残酷,以及它对人物命运的巨大影响。

3.青春纯真与封建礼教的碰撞

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宝黛钗湘等年轻人物的互动,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洋溢着纯真与活力,却又处处受到封建礼教的压抑,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令人唏嘘。

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正值青春年少,他们的身上充满了纯真的气息。宝玉对身边的人都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心,无论是对黛玉的深情,还是对袭人等丫鬟的关怀,都出自内心的善良。他与姐妹们相处时,没有丝毫的架子,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享受着与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黛玉的纯真体现在她对感情的执着与坦率上,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宝玉的爱意,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她与宝玉之间的拌嘴、争吵,看似是小矛盾,实则是青春时期纯真情感的自然流露。宝钗端庄稳重,但在与众人的互动中,也不乏青春的活力。她的学识、见解,为大家的交流增添了丰富的内容。而史湘云的活泼爽朗更是给这个群体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机。

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他们的纯真与活力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封建礼教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由。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观念深入人心。宝玉虽生性自由,却不得不遵循家族的规矩,学习四书五经,走仕途经济之路,这与他内心对自由和真爱的追求背道而驰。黛玉虽对宝玉一往情深,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不能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含蓄的方式,如吃醋、赌气等,来传达自己的心意。宝钗深知封建礼教的要求,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以端庄稳重的形象示人,压抑着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种青春纯真与封建礼教的碰撞,在他们的日常互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宝黛之间的爱情,本是纯真美好的,但封建礼教却不允许他们自由恋爱。他们的感情只能在小心翼翼中发展,每一次的相处都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又如,在贾府的各种场合中,年轻人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规范,言行举止都受到限制,不能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青春纯真与封建礼教的碰撞,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腐朽与残酷。它无情地压抑着年轻人的天性,让他们在痛苦与无奈中挣扎。这种矛盾冲突,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宝黛钗湘等年轻人物的命运,也因此被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礼教的烙印,令人感慨万千。

六、与前后回目关联

1.承接前文

《红楼梦》第二十回在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上与前文紧密相连,犹如一条连贯的丝线,将故事的各个环节巧妙地串联起来。

在人物关系方面,李嬷嬷与袭人、宝玉的关系承接前文。前文多次提及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曾在宝玉幼时悉心照料,有着特殊地位。随着宝玉成长,身边围绕着众多年轻丫鬟,李嬷嬷逐渐失宠。第十九回中,李嬷嬷吃了宝玉特意留给袭人的酥酪,引发矛盾,袭人虽未过多计较,但此事在李嬷嬷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到了第二十回,她看到袭人“大模大样”躺在炕上不理会自己,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便对袭人破口大骂。这一冲突进一步激化了李嬷嬷与袭人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宝玉与奶妈关系的疏远以及和袭人关系的亲近,人物关系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复杂微妙。

宝黛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承接前文不断发展。此前多回已展现宝黛二人相互倾心,感情逐渐升温。如在一些日常相处中,宝玉对黛玉关怀备至,黛玉对宝玉也极为在意。在第十九回,宝玉在黛玉房中讲“耗子精”的故事,两人相处亲密。第二十回中,黛玉见宝玉和宝钗在一处玩耍,立刻心生醋意赌气回房,这一情节正是基于前文宝黛之间深厚感情以及黛玉敏感的性格特点。她对宝玉与其他女子相处极为在意,这种情感反应是前文宝黛情感发展的自然延续,进一步丰富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线。

情节发展上,第二十回承接前文诸多情节。前文描写了贾府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如各种宴会、聚会等,展现了贾府的繁华与复杂。第二十回中贾环与莺儿赌博耍赖这一情节,便是贾府日常生活场景的延续。在贾府这样的大家庭中,子弟们的日常娱乐活动时有发生,贾环参与赌博符合其人物身份和生活环境。同时,这一情节也与前文所展现的贾府内部嫡庶矛盾相呼应,贾环因庶出身份在府中地位不高,通过与莺儿的争执,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自卑与不满,推动了嫡庶矛盾这一情节线索的发展。总之,第二十回通过这些具体的关联点,自然而流畅地承接前文,使整个故事的发展更加连贯有序,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2.启下作用

《红楼梦》第二十回犹如一座桥梁,在情节的长河中为后文诸多故事的展开埋下了巧妙的伏笔,深刻地影响着人物命运与故事走向。

李嬷嬷与袭人之间的冲突,为后续贾府内部矛盾的激化埋下伏笔。李嬷嬷此次对袭人的辱骂,不仅展现了贾府中主仆之间的矛盾,更暗示了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一矛盾的种子在后续情节中可能会不断生根发芽,引发更多的纷争。例如,李嬷嬷或许会因为心中的不满,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做出一些不利于袭人的举动,进一步破坏宝玉房中的和谐氛围,甚至可能影响到宝玉与身边人的关系,从而推动贾府内部矛盾的升级。

贾环与莺儿争执这一情节,对后文贾环的人物命运和贾府嫡庶矛盾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贾环在此次争执中所表现出的敏感、自卑与狭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未来的行为方式。他内心对宝玉的嫉妒以及对自身庶出身份的不满,可能会促使他在后续情节中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试图引起众人的关注或报复宝玉。这将进一步加剧贾府内部嫡庶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贾府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同时,贾环的这些行为也可能会给他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挫折,影响他的个人命运走向。

宝黛之间的情感小插曲,为他们爱情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这一回中宝黛之间因小事产生的误会、争吵与和解,展现了他们爱情的独特节奏和复杂性。这种因爱得专一而求全,因求全不得而产生误会的相处模式,将在后续情节中不断重复和深化。随着他们感情的逐渐加深,面临的阻碍也会越来越多,封建礼教、家族利益等因素将不断考验着他们的爱情。而他们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的种种反应和挣扎,都将基于本回所展现的情感模式,进一步推动宝黛爱情走向悲剧结局。

王熙凤处理李嬷嬷事件,也为后文她在贾府管理中的角色和命运发展埋下伏笔。通过此次事件,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圆滑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使她在贾府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然而,她在处理各种事务过程中,虽然暂时平息了矛盾,但也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这些潜在的矛盾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爆发,对她的管理权威构成挑战,甚至影响到她的个人命运。她的强势和手段虽然能维持贾府一时的秩序,但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暗示着她最终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总之,第二十回的这些伏笔,如同星星之火,为后文情节的燎原之势奠定了基础,使整个故事更加连贯且富有张力。

七、后世影响与文化价值

1.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红楼梦》第二十回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且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在人物塑造方面,为后世提供了绝佳范例。本回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众多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圆滑世故,林黛玉的敏感细腻、俏皮可爱,贾宝玉的多情善良、无奈挣扎,以及李嬷嬷、贾环等配角的独特性格,都跃然纸上。后世作家借鉴这种多面立体的人物塑造手法,使笔下人物更加丰满真实。比如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通过对人物复杂内心世界和多面性格的展现,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命运轨迹,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情节构思上,第二十回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看似琐碎平常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李嬷嬷与袭人风波、贾环与莺儿争执、宝黛情感小插曲等,却蕴含着深刻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情节线索。这些情节相互交织、层层递进,推动故事自然发展。后世文学创作从中汲取灵感,注重在平凡生活中挖掘戏剧性元素,以小见大,通过细腻的情节展现时代风貌和人性本质。许多优秀作品不再追求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琐事,通过巧妙的情节编排,引发读者对生活、人性的深刻思考。

语言运用上,本回堪称经典。曹雪芹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态、心理和情感。双关、幽默、讽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语言更加精妙绝伦。王熙凤的委婉劝诫、林黛玉的俏皮评价、晴雯的犀利言辞,都通过语言展现出人物性格。后世文学在语言表达上深受其影响,注重锤炼文字,追求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艺术性。作家们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的语言更具魅力和韵味。

《红楼梦》第二十回以其卓越的人物塑造、精巧的情节构思和精妙的语言运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和宝贵的借鉴经验,持续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与创新。

2.文化价值体现

《红楼梦》第二十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犹如一座蕴藏深厚的文化宝库,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多维度的珍贵资料。

传统礼仪在本回中有着生动体现。贾府作为封建贵族家庭,礼仪规范极为严格。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到日常活动,都遵循着特定的礼仪准则。例如,王熙凤对李嬷嬷劝解时,虽意在平息风波,但言语间仍不失对长辈的敬重,这反映出封建等级制度下晚辈对长辈的礼仪规范。在贾府的各种场合,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的称呼、站位、座次等都有明确规定,这些细节展现了古代礼仪文化的严谨性和复杂性,让后人能够直观感受到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家族文化是本回的又一重要文化价值体现。贾府家族庞大,内部管理有序,有着明确的家族规矩和权力结构。王熙凤在贾府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处理李嬷嬷事件时,既要维护家族秩序,又要平衡各方利益,这体现了家族管理者的智慧与手段。同时,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嫡庶之分、亲疏远近都影响着人物的地位和命运。贾环因庶出身份在府中备受冷落,而宝玉作为嫡长子则享受诸多特权,这种嫡庶制度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家族传承和权力分配的特点。

情感观念在本回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宝黛之间纯真而含蓄的爱情,与封建礼教下的情感表达规范相互交织。黛玉对宝玉的爱意虽真挚热烈,但只能通过吃醋、赌气等委婉方式表达,这体现了古代社会中男女情感受到礼教束缚的无奈。而贾府中主仆之间、亲属之间的情感,既有真挚关怀的一面,也有因利益纷争而产生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古代人际关系和情感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

《红楼梦》第二十回通过对传统礼仪、家族文化、情感观念等多方面的生动描绘,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资料。它让后人能够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纨绔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