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回目解析

1.回目对仗与寓意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的回目“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对仗极为工整。“鸳鸯女”对“狗彘奴”,以人物身份相对,“鸳鸯”美好高洁,“狗彘”丑恶低贱,形成鲜明对比;“殉主”与“招盗”,均为动宾结构,分别概括了两件核心事件;“登太虚”和“欺天”,“登”与“欺”为动词,“太虚”和“天”为名词,对仗严谨。

“鸳鸯女殉主”寓意着鸳鸯对贾母的忠诚,以及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她作为奴仆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抗争。她以死扞卫尊严,是对封建势力的一种无声反抗。而“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则揭示了贾府内部的腐朽与混乱,何三之类的家奴为私利勾结盗贼,欺天罔法,暗示着贾府已从内部开始溃烂,走向衰败的命运不可避免。

2.回目与章节内容关联

回目“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奴欺天招伙盗”精准概括了章节的主要内容。“鸳鸯女殉主登太虚”对应着章节中鸳鸯在贾母去世后,深感失去庇护,又不愿受贾赦等人摆布,最终选择在天香楼上吊自尽,以死追随贾母的情节。这一表述将鸳鸯的忠诚、无奈以及她悲剧性的结局生动展现出来。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则概括了贾府因办丧事忙乱,内部管理疏松,家奴何三为私利勾结盗贼,趁夜潜入贾府行窃,妙玉也因此被劫走这一事件。“狗彘奴”体现出对何三这类家奴丑恶行径的批判,“欺天”强调其行为的胆大妄为、违背天理。

此回目对理解章节主旨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贾府在贾母去世后的混乱与衰败,一边是忠诚奴仆的悲惨结局,一边是家奴的背叛与盗贼的侵扰,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的腐朽和不可挽回的颓势,也反映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以及命运的无常。

二、故事背景与情节概述

1.故事背景介绍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书中通过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权力斗争以及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在本回所处阶段,贾府已逐渐走向衰败。此前,贾府经历了抄家之痛,家族元气大伤。尽管荣国府还有贾政继续享受皇恩,但整个家族已不复往日的繁华。贾母的去世,更是让贾府失去了主心骨,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

从人物关系来看,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她的离世使得家族秩序陷入混乱。凤姐在料理贾母丧事时,因邢王二夫人的指责而口吐鲜血,卧床不起,无法再像以往那样掌控大局。鸳鸯作为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与贾母感情深厚,且与邢夫人有旧怨。贾母一死,鸳鸯顿感失去依靠,未来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

周瑞家的干儿子何三,本是赌场混混,因在赌场受他人挑拨,为了私利勾结盗贼,趁贾府办丧事之机行窃,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疏松以及家奴的不忠。妙玉与惜春交好,听闻贾母去世后前来陪伴惜春,却遭遇盗贼,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

此时的贾府,内忧外患,家族的衰败已不可避免,人物的命运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情节详细梳理

在本回中,鸳鸯自尽和贾府失窃这两大情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深刻展现了贾府的衰败之象。

先看鸳鸯自尽的情节。贾母的离世让贾府上下陷入悲痛,凤姐在料理丧事时,因邢王二夫人的指责而吐血卧床,贾府顿时乱成一团。鸳鸯在灵前哭晕过去,众人忙于事务,便没再留意她。哭醒后的鸳鸯,内心充满了绝望与无奈。她深知自己跟随贾母多年,如今贾母不在,自己将来定会受人欺负。大老爷贾赦虽不在家,但大太太的行为已让她无法忍受,而老爷不管事,家中未来可能会乱成一团,自己甚至可能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命运的恐惧,让她觉得“不如死了干净”。回到房间后,她见到秦可卿的魂魄,最终跟随可卿去了太虚幻境。琥珀和珍珠在贾母房间发现了死去的鸳鸯,贾政知晓后很是感动,命贾琏为鸳鸯准备后事,让她跟随贾母一起送葬。

再看贾府失窃的情节。贾母和鸳鸯的丧礼结束后,众人稍得空闲。周瑞家的干儿子何三在赌场输钱,又受到他人的怂恿,便打起了贾母房间财物的主意。他勾结了一帮盗贼,趁夜潜入贾府。妙玉听闻贾母去世,担心好友惜春孤单,便前来陪伴惜春,两人下棋至深夜。此时,盗贼们开始行动,惜春听到房上瓦片被盗贼踩到地上的声音,吓得昏了过去。直性子的包勇受到贾政的命令,不许给人开门,他发现盗贼后,一路追赶,虽打死了一个盗贼,但盗贼逃得快,所偷东西未能追回。后来经官府调查,发现盗贼是有组织的,且贾府有内鬼,而包勇打死的那个人正是何三。凤姐听闻此事后,气得要把当时巡逻的人都绑起来询问,无辜的下人们叫苦连天,跪地哀求。至于贾府丢失的东西,由于除了鸳鸯和贾母,其他人根本不知晓贾母柜子里有什么,所以大家都说不出来,贾府的这场失窃事件也给本就衰败的家族带来了更沉重的打击。

三、鸳鸯自尽原因剖析

1.表面原因分析

从文本中鸳鸯的心理独白可以清晰地看到她选择自尽的表面原因。在贾母去世后,鸳鸯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与恐惧之中,她的内心独白深刻地反映出她对未来的担忧。

鸳鸯担心会被贾赦折磨。此前,贾赦曾想讨鸳鸯做妾,让邢夫人出面说媒,却遭到鸳鸯的坚决拒绝。她对着劝婚的哥嫂大骂,不给贾赦丝毫面子,这无疑与贾赦结下了梁子。如今贾母离世,鸳鸯失去了最大的庇护。大老爷贾赦虽不在家,但大太太的行为已让她心生厌恶。她深知贾赦睚眦必报,一旦贾赦回来,自己必将陷入绝境,遭受贾赦的折磨和报复。在封建家族中,主子对奴仆拥有绝对的权力,贾赦若想惩治鸳鸯,她根本无力反抗。

同时,鸳鸯也害怕被配给小厮。在贾府,奴仆们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主子们有权决定他们的婚配。鸳鸯明白,贾母去世后,贾府的管理将会变得混乱,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能会趁机将她配给小厮。对于鸳鸯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屈辱。她在贾母身边多年,地位不同于一般的丫鬟,主子们都对她另眼相看。她有着自己的尊严和骄傲,无法忍受这样的安排。她认为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若被随意配给小厮,那将是对她一生的否定。

这种对被贾赦折磨和被配小厮的恐惧,让鸳鸯觉得未来毫无希望。她在心理独白中说“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守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得,倒不如死了干净”,充分体现了她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在她看来,死亡是摆脱这些痛苦和屈辱的唯一方式,于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尽。

2.深层原因探究

除了表面原因,鸳鸯自尽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鸳鸯对贾府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她长期在贾母身边,见证了贾府的繁华与衰落,深知家族内部的腐朽和矛盾。贾母在世时,凭借着她的威望和能力,维持着贾府表面的繁荣。但随着抄家等一系列变故,贾府已元气大伤。贾母的去世,更是让贾府失去了主心骨,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鸳鸯明白,贾府的衰败已不可避免,未来等待着她的将是一个混乱、黑暗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作为一个丫鬟,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看到大老爷贾赦的贪婪和自私,大太太的冷漠和无情,以及老爷的不管事,预感到贾府将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她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苟且偷生,于是选择以死来逃避这一切。

自身性格因素也是鸳鸯自尽的重要原因。鸳鸯性格刚强、自尊自爱。她在贾府中虽然只是一个丫鬟,但凭借着贾母的信任和自己的能力,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她敢于反抗贾赦的无理要求,对着劝婚的哥嫂大骂,不给贾赦丝毫面子。这种刚强的性格使她无法忍受屈辱和不公。当她意识到自己未来可能会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时,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她不愿意向命运低头,不愿意成为别人的玩物,于是选择以死来扞卫自己的尊严。

封建礼教的压迫也是导致鸳鸯自尽的根本原因。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丫鬟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她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鸳鸯虽然在贾母身边地位较高,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奴仆。她的婚姻、前途等都由主子决定,自己无法自主选择。贾赦想讨她做妾,她即使不愿意也只能反抗,因为她没有拒绝的权力。贾母去世后,她失去了唯一的庇护,更加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她深知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选择以死来反抗这种不合理的制度。

综上所述,鸳鸯的自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她对贾府未来的清醒认识、自身刚强的性格以及封建礼教的压迫,使她在绝望中选择了死亡,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四、人物形象塑造

1.鸳鸯形象分析

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的形象鲜明而深刻,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结局令人感慨。

鸳鸯精明能干,这在贾府众人眼中有目共睹。她作为贾母身边的事务总管,掌管着老太太的一切事务和开销。在第三十八回的螃蟹宴上,鸳鸯拿凤姐打趣,俨然风头已盖过凤姐。她本该伺候贾母吃饭,却把这些事留给凤姐,自己跑到一边消停,足见她在贾府的地位和行事的自在。不仅凤姐,贾琏见了鸳鸯也是打躬作揖叫姐姐,遇到银两周转不开的难事也得找鸳鸯解决。这说明鸳鸯在处理事务方面能力出众,深得贾府上下的认可和依赖。

忠诚是鸳鸯性格的一大亮点。她与贾母感情深厚,一生都追随贾母。贾母去世后,她深感失去了主心骨,对未来充满恐惧。她的心理独白“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充分体现了她对贾母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担忧。她觉得只有以死追随贾母,才是对这份忠诚的最好诠释。

鸳鸯的刚强更是令人敬佩。贾赦想讨她做妾,让邢夫人出面说媒,她坚决拒绝,对着劝婚的哥嫂大骂,不给贾赦丝毫面子。这种敢于反抗主子的行为,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中实属罕见。她不愿意屈服于贾赦的权势,不愿意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展现出了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鸳鸯的自尽,深刻反映了奴仆阶层的无奈与抗争。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丫鬟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她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鸳鸯虽然在贾母身边地位较高,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奴仆。贾母去世后,她失去了唯一的庇护,未来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她担心会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的恐惧让她感到绝望。然而,她并没有选择默默忍受,而是以自尽的方式进行抗争。她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尊严,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反抗。

鸳鸯的形象是《红楼梦》中众多悲剧人物的代表之一,她的精明能干、忠诚、刚强以及最后的自尽,都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妙玉形象解读

妙玉心性高洁,在《红楼梦》中宛如一朵遗世独立的白莲。她出身于富贵之家,自幼便带发修行,精通文墨,气质高雅。在大观园中,她的居所栊翠庵清幽雅致,她所用的茶具皆是稀世珍品,品茶之道更是精妙绝伦。她以茶会友,却又对茶客极为挑剔,只与少数人分享她的好茶,足见其对品质和精神交流的高要求。她对宝玉虽有别样的情感,但也只是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如送生日贺帖,这种情感纯真而又不流于世俗,体现出她心性的高洁。

妙玉身处边缘,却又独特非凡。她虽是出家人,却生活在世俗的贾府之中,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她既不迎合贾府的权势,也不参与府中的纷争,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清高。她对刘姥姥这样的村妇极为嫌弃,认为她粗俗不堪,这虽然显示出她的孤傲,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对世俗的不屑。她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与贾府中的其他人不同,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这种独特性使她在大观园中成为一个神秘而引人注目的存在。

妙玉被劫事件对其形象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事件将她从清高的神坛上拉了下来,让她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此前,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然而,盗贼的闯入打破了她的宁静,她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这一遭遇使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不仅展现了她的柔弱和无助,也凸显了她在乱世中的无奈。她的高洁和独特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这一事件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礼教和社会动荡对人性的摧残,进一步丰富了妙玉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

3.其他人物刻画

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何三、包勇、凤姐等人物的表现各具特点,生动展现了他们的性格。

何三是周瑞家的干儿子,本是赌场混混。在赌场输钱后,受他人挑拨,为了私利打起了贾母房间财物的主意。他勾结盗贼趁夜潜入贾府行窃,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贪婪、自私和胆大妄为。他不顾贾府对他的收留,为了一己之私背叛家族,反映出他道德的败坏和对利益的盲目追求。他的行为也从侧面揭示了贾府内部管理的疏松,连家奴都能轻易勾结外人来盗窃。

包勇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受到贾政的命令,不许给人开门。当发现盗贼后,他毫不畏惧地一路追赶,还打死了一个盗贼。尽管盗贼逃得快,所偷东西未能追回,但他的勇敢和忠诚可见一斑。他在贾府衰败、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职责,展现出了正直和担当。他的行为与何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正义和善良。

凤姐在本回中,先是因料理贾母丧事,被邢王二夫人指责而口吐鲜血,卧床不起。听闻贾府失窃后,她气得要把当时巡逻的人都绑起来询问。这体现了她一贯的强势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她在贾府中一直掌管着大小事务,对下人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任何差错。然而,此时的她已身心俱疲,贾府的衰败和失窃事件让她更加焦虑和愤怒。她的这种表现也反映出她对贾府的责任感,尽管贾府已走向衰败,但她仍想尽力维持局面。

这些人物在本回中的不同表现,丰富了故事内容,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现实。

五、贾府失窃事件分析

1.失窃原因探究

贾府此次失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管理疏松和何三内鬼引导是关键因素。

贾府内部管理疏松是失窃的重要原因。贾母去世后,贾府上下忙于丧事,一片混乱。凤姐因操劳过度,又遭邢王二夫人指责,吐血卧床,无法像往常一样掌控大局。这使得贾府的管理陷入了无序状态,各项事务无人统筹协调。在这种情况下,贾府的安保措施形同虚设,巡逻人员玩忽职守,对盗贼的潜入毫无察觉。例如,盗贼能够轻易地进入贾府,甚至在房上行走,而巡逻人员却未能及时发现,足见安保管理的松懈。

同时,贾府对财物的管理也存在严重问题。贾母柜子里的东西,除了鸳鸯和贾母知道有什么,其他人根本不清楚。这说明贾府在财物管理上缺乏明确的账目和监管机制,导致财物的存放和保管处于混乱状态。一旦发生失窃事件,众人连丢失了什么东西都说不出来,无法为官府提供有效的线索,这也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漏洞之大。

何三作为内鬼引导盗贼进入贾府,也是导致失窃的直接原因。何三本是周瑞家的干儿子,是个赌场混混。他在赌场输钱后,受到他人的怂恿,为了私利打起了贾母房间财物的主意。他熟悉贾府的环境和人员情况,能够准确地引导盗贼进入贾母的房间。他的行为不仅背叛了贾府对他的收留,也暴露了贾府用人不当的问题。贾府对家奴的管理和审查不够严格,让何三这样的人有机可乘,从而给贾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贾府长期以来的奢华生活和内部的腐败现象,也使得家族内部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一些家奴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家族,与外人勾结。这种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为盗贼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综上所述,贾府内部管理疏松、何三内鬼引导以及家族内部的腐败和人心涣散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此次失窃事件的发生,这也进一步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2.失窃影响探讨

贾府此次失窃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贾府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对贾府的声誉、经济以及人物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声誉方面,贾府一直以来都是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此次失窃事件的发生,让贾府的颜面扫地。一个管理如此疏松、连基本安保都无法保障的家族,很难再让外界信服其往日的辉煌。消息传开后,贾府在亲朋好友、官场同僚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人们对贾府的实力和威望产生了质疑。原本与贾府有往来的世家大族,可能会重新审视与贾府的关系,甚至减少与贾府的交往。贾府的声誉受损,也会影响到家族子弟在官场和社交场合中的发展,他们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轻视和排挤,这对于一个重视家族声誉的封建贵族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经济上,贾府本就因之前的抄家等变故元气大伤,此次失窃更是雪上加霜。贾母柜子里的财物,大多是珍贵的古玩、珠宝等,这些都是贾府多年积累的财富。虽然具体丢失了多少财物不得而知,但从众人都说不出丢失了什么东西可以推测,损失必定十分惨重。这些财物的丢失,不仅让贾府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削弱,也影响到了家族的日常开支和各项事务的运转。为了弥补损失,贾府可能不得不削减开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和排场,这对于一向奢华惯了的贾府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转变。

在人物心理方面,此次失窃事件让贾府上下人心惶惶。主子们担心自己的财物安全,对身边的下人也产生了不信任感。凤姐听闻此事后,气得要把当时巡逻的人都绑起来询问,可见她对失窃事件的愤怒和对安全的担忧。下人们则害怕受到牵连,无辜的巡逻人员跪地哀求,他们担心会被当成内鬼受到惩罚。这种人人自危的氛围,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同时,失窃事件也让贾府的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家族的衰败和命运的无常。曾经繁华的贾府,如今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贾府此次失窃事件,对其声誉、经济和人物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进一步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进程,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家族的腐朽和不可挽回的颓势。

3.官差定“贼”不定“盗”原因

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荣府仆人与营官对话后,官差定“贼”不定“盗”,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

从文本来看,“贼”和“盗”在当时的法律概念中有明显区别。“贼”通常指暗中行窃、手段较为隐蔽之人;“盗”则强调使用暴力、公然抢夺。此次贾府失窃,盗贼虽有组织,但在作案过程中并未使用明显暴力,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激烈冲突,更像是暗中潜入窃取财物,符合“贼”的特征。

从官差角度考虑,判定为“贼”能减少自身责任和麻烦。若定为“盗”,意味着案件性质更为严重,涉及暴力犯罪,官差需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进行侦破,且破案压力更大。而定为“贼”,案件相对简单,处理起来较为轻松,也更容易向上级交代。

此外,荣府方面可能也希望大事化小。贾府本就处于衰败阶段,声誉受损,若案件被定性为“盗”,会引起社会更大关注,进一步损害贾府声誉。荣府仆人在与营官对话时,或许也传达了这种意愿,官差顺水推舟,定“贼”不定“盗”,既给了荣府面子,也符合自身利益。

六、艺术特色分析

1.情节跌宕起伏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之死与妙玉被劫两件大事相互交织,使情节充满了张力和戏剧性。

鸳鸯自尽的情节充满了悲剧色彩和紧张感。贾母的离世让鸳鸯失去了唯一的庇护,她深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将充满苦难。在众人忙于丧事之时,鸳鸯内心的绝望逐渐蔓延。她先是在灵前哭晕,醒来后内心的恐惧和无奈达到了顶点。她担心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的绝望让她萌生了死志。回到房间后,她见到秦可卿的魂魄,最终跟随可卿去了太虚幻境。这一系列情节环环相扣,将鸳鸯的绝望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为她的命运揪心。

而妙玉被劫事件则为情节增添了更多的意外和紧张感。妙玉听闻贾母去世后,前来陪伴惜春。两人下棋至深夜,本是宁静祥和的场景,却被突然闯入的盗贼打破。盗贼的出现让情节急转直下,惜春被吓得昏了过去,妙玉也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这一事件的发生十分突然,打破了原本的宁静,让读者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

鸳鸯之死与妙玉被劫两件大事相互交织,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鸳鸯自尽时,贾府正处于混乱之中,而妙玉被劫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混乱。两件事的时间线相互穿插,让读者在为鸳鸯的命运叹息的同时,又不得不为妙玉的遭遇担忧。这种情节的交织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也深刻地展现了贾府在贾母去世后的衰败和混乱,以及人物命运的无常。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人物的无奈和命运的残酷。

2.环境渲染烘托

在《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对鸳鸯自尽时“灯光惨淡”等环境描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烘托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贾府的衰落。

“灯光惨淡”营造出一种阴森、凄凉的氛围,与鸳鸯此时绝望、无助的心境相契合。鸳鸯在贾母去世后,深感失去了依靠,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性。她担心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的绝望让她选择了自尽。而惨淡的灯光就像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黑暗、压抑,没有一丝希望。这种环境描写增强了悲剧色彩,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鸳鸯的悲惨命运。

此外,环境描写还暗示了贾府的衰落。灯光本应是明亮、温暖的象征,但此时却变得惨淡,这象征着贾府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家族的光芒逐渐黯淡。贾母的去世是贾府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的离世让贾府失去了主心骨,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鸳鸯作为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她的自尽也预示着贾府的衰败已经无法挽回。

文中可能还有其他的环境描写,如“夜静更深”“风声呜咽”等,这些描写都进一步强化了氛围,暗示着贾府的命运如同这凄凉的环境一样,走向了黑暗和衰败。整个场景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衰败的贾府之中,感受到了家族的没落和人物的悲惨命运。这种环境渲染烘托的手法,是《红楼梦》艺术特色的重要体现,它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描写精妙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精妙的人物语言描写对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鸳鸯在表达自己不愿受贾赦摆布时,对着劝婚的哥嫂大骂:“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这番泼辣的语言,将鸳鸯刚强、自尊、敢于反抗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何三在赌场受他人挑拨后,与盗贼勾结时的对话,如“我有个主意,如今老太太死了,他们忙乱的很,我瞅准了老太太屋里有好些值钱的东西,咱们趁这时候下手,准能发一笔财”,体现出他贪婪、自私、胆大妄为的性格特点。

凤姐听闻贾府失窃后,气得说“把那些巡逻的人都给我绑起来,一个个审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查不出内鬼,我绝不罢休”,其强势、雷厉风行的作风跃然纸上。这些人物语言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七、主题思想挖掘

1.封建礼教的压迫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自尽、妙玉被劫等事件深刻反映出封建礼教对人物命运的沉重压迫。

鸳鸯的自尽是封建礼教压迫的直接体现。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奴仆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贾赦想讨鸳鸯做妾,鸳鸯坚决反抗,这一行为看似是对个人意愿的坚持,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公然挑战。然而,她的反抗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贾母在世时,鸳鸯尚有庇护,但贾母一死,她便陷入绝境。她担心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这种对未来的恐惧源于封建礼教赋予主子对奴仆的绝对权力。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奴仆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婚姻、前途等都由主子随意决定。鸳鸯深知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命运,最终选择以死抗争,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妙玉被劫事件同样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妙玉出身富贵,自幼带发修行,心性高洁,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自由。但在封建礼教的社会环境中,她的这种追求显得格格不入。她身处贾府这个世俗的环境中,却又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她对刘姥姥的嫌弃,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孤傲,而是对世俗礼教的一种反抗。然而,她的反抗并不能改变她的命运。盗贼的闯入,打破了她的宁静生活,她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这一遭遇表明,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女性无论身份高低,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身体和尊严随时可能受到侵犯。

此外,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还体现在对她们行为和思想的规范上。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和追求。鸳鸯和妙玉都试图突破这种束缚,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她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2.家族兴衰的警示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贾府失窃等情节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家族的衰败之象,同时也为后人敲响了家族兴衰的警钟。

贾府失窃事件是家族衰败的直接体现。贾母去世后,贾府上下忙于丧事,一片混乱。凤姐因操劳过度又遭指责而卧床不起,贾府管理陷入无序,安保措施形同虚设。盗贼能够轻易潜入,如入无人之境,足见贾府内部管理的疏松。这就像一座大厦,根基不稳,内部管理的漏洞如同大厦的裂缝,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迅速蔓延。而且,贾府对财物管理混乱,除鸳鸯和贾母外,无人知晓贾母柜子里的财物情况,这反映出家族在财务管理上的缺失。这种管理上的混乱,使得贾府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毫无抵抗力,加速了家族的衰败。

从人物层面来看,贾府内部人心涣散,家奴为私利背叛家族。何三本是周瑞家的干儿子,却因赌场输钱,勾结盗贼盗窃贾母房间财物。他的行为不仅暴露了个人的贪婪和自私,更反映出贾府用人不当以及家族凝聚力的丧失。在一个家族中,成员的忠诚和团结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内部出现背叛和分裂,家族的根基就会动摇。

这一情节对家族兴衰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首先,家族要注重良好的家风传承。贾府曾经是钟鸣鼎食之家,但随着家族内部的腐败和矛盾加剧,家风逐渐败坏。像贾赦的贪婪好色、王熙凤的弄权敛财等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家族的声誉和形象。一个家族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注重品德教育,才能保持长久的繁荣。

其次,家族管理至关重要。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家族的各项事务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漏洞。贾府在管理上的疏松,导致了失窃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普通家庭,都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人员管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最后,家族成员应保持团结和忠诚。只有家族成员齐心协力,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果家族内部出现矛盾和分裂,就会削弱家族的力量,加速家族的衰败。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通过贾府失窃等情节,深刻揭示了家族兴衰的道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借鉴。

3.命运无常的感慨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妙玉等人物的命运变化,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鸳鸯本是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深得贾母信任,在贾府中地位颇高。她精明能干、忠诚刚强,本以为能在贾母的庇护下安稳度日。然而,贾母的离世瞬间打破了她的生活。她担心被贾赦折磨、被配给小厮,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性。最终,她选择以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从一个备受尊重的丫鬟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这种命运的急剧转变,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昨日的安稳在今日便化为泡影。

妙玉心性高洁,出身富贵之家,自幼带发修行。她生活在大观园的栊翠庵中,过着清幽雅致的生活,与宝玉等少数人有着精神上的交流。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盗贼入侵,打破了她的宁静。她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从一个清高的出家人沦为被人掳掠的可怜女子。她的命运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命运的不可捉摸。

作者通过鸳鸯和妙玉的命运变化,传达出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社会里,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是像鸳鸯和妙玉这样有着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他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可预测。这种感慨不仅是对书中人物的同情,更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让人们意识到在命运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八、与前后章节的关联

1.与前文情节呼应

本回中鸳鸯抗婚、贾府管理等情节与前文有着紧密的呼应关系,进一步展现了《红楼梦》情节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鸳鸯抗婚情节与前文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相呼应。当时,贾赦想讨鸳鸯做妾,让邢夫人出面说媒,遭到鸳鸯的坚决拒绝。她对着劝婚的哥嫂大骂,甚至断发明志,发誓“我这辈子,无论是‘宝玉’,还是‘宝金’、‘宝银’,或是‘宝天王’、‘宝皇帝’,我都不会嫁”。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鸳鸯的刚强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在本回中,贾母去世后,鸳鸯再次提及此事,她担心贾赦回来后会报复她,这种担忧与前文的抗婚情节紧密相连。她深知贾赦的为人,也明白自己在贾母去世后失去了庇护,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她选择以死来逃避可能的折磨,这是前文抗婚情节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凸显了鸳鸯的悲剧命运。

贾府管理情节与前文多处情节相呼应。前文多次描写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发现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等。在本回中,贾母去世后,贾府的管理更加混乱。凤姐因操劳过度又遭指责而卧床不起,贾府上下忙于丧事,无人统筹协调,导致安保措施形同虚设,盗贼能够轻易潜入。这与前文所描写的管理问题相呼应,进一步揭示了贾府衰败的原因。此外,贾府对财物的管理也一直存在问题,前文曾提到贾琏和王熙凤为了应对经济困难,不得不偷拿贾母的财物去典当。在本回中,贾母柜子里的财物被盗,众人却连丢失了什么东西都说不出来,这也反映出贾府在财物管理上的混乱和漏洞。

本回中鸳鸯抗婚、贾府管理等情节与前文的呼应,使《红楼梦》的情节更加连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贾府的衰败和封建制度的腐朽。

2.对后文情节铺垫

本回中妙玉被劫、贾府衰败等情节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妙玉被劫这一情节,为后文妙玉的命运走向以及相关人物的情感和行动发展做了铺垫。妙玉心性高洁,在贾府中处于边缘又独特的存在,她被劫走打破了她原本清幽的生活。后文很可能围绕寻找妙玉展开情节,宝玉与妙玉有一定的情感关联,他或许会为妙玉的失踪而四处打听、忧心忡忡,这将进一步展现宝玉的重情重义。同时,妙玉被劫也反映出贾府安保的脆弱,后续可能会引发贾府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但此时的贾府已衰败,可能无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导致更多的安全隐患和危机。

贾府衰败情节更是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本回中,贾母去世、鸳鸯自尽、贾府失窃等一系列事件,都显示出贾府已走向衰落。后文贾府的经济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也会更加激化。为了维持家族的表面风光,贾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如变卖祖产、借贷等,但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改变衰败的命运。而且,贾府在社会上的声誉受损,可能会受到其他家族的排挤和打压,家族子弟在官场和社交场合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此外,贾府的衰败也会影响到府中人物的命运,丫鬟小厮们可能会被遣散,各奔东西,而主子们也可能会面临抄家、流放等更悲惨的结局。总之,本回的情节为后文贾府的彻底崩塌和人物的悲惨命运做了充分的铺垫。

九、对《红楼梦》整体的意义

1.丰富人物群像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极大地丰富了书中的人物群像,生动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鸳鸯的形象在本回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她精明能干,长期掌管贾母事务,深得贾府上下认可。其忠诚令人动容,贾母去世后,她深感失去依靠,以死追随贾母。刚强的性格使她坚决反抗贾赦的无理要求,即便贾母离世,也不愿受贾赦等人摆布,最终选择自尽,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凸显了奴仆阶层在封建制度下的无奈与抗争。

妙玉心性高洁,身处贾府却与世俗格格不入。她精通文墨、气质高雅,品茶之道精妙,对茶客极为挑剔。然而,盗贼的闯入打破了她的宁静生活,她被贼人看中美色而被劫走,命运急转直下,展现出她在乱世中的柔弱与无助,丰富了其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何三作为赌场混混,贪婪、自私、胆大妄为的性格暴露无遗。为了私利,他勾结盗贼潜入贾府行窃,背叛家族,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疏松和用人不当的问题。

包勇则是正直、勇敢和忠诚的代表。他坚守贾政的命令,发现盗贼后毫不畏惧地追赶,打死一名盗贼,与何三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的正义和担当。

凤姐虽身心俱疲,但强势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依旧。料理贾母丧事时遭指责吐血卧床,听闻失窃后仍要严惩巡逻人员,体现了她对贾府的责任感和对下人严格的管理态度。

本回通过这些人物的不同表现和命运转折,使《红楼梦》的人物群像更加丰满立体,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制度下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悲惨命运。

2.深化主题表达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对原着中封建礼教、家族兴衰、命运无常等主题起到了显着的深化作用。

在封建礼教方面,鸳鸯的自尽是对这一主题的有力深化。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奴仆毫无自主权利,鸳鸯反抗贾赦纳妾的行为,虽展现出她的刚强,但终究无法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贾母离世后,她失去庇护,深知自己难逃被折磨、被随意配人的命运,只能以死抗争。这一悲剧结局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凸显了其对底层人物命运的无情掌控,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不合理。

家族兴衰主题在本回中也得到进一步强化。贾府曾是钟鸣鼎食之家,如今却因贾母去世而陷入混乱。内部管理疏松,盗贼轻易潜入,家奴何三为私利勾结外人盗窃,这些都表明贾府已从内部开始溃烂。财物管理的混乱,众人连丢失何物都不清楚,更显示出家族的衰败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一情节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由于内部的腐败和管理不善,逐渐走向衰落,警示人们家族的兴衰与内部的治理息息相关。

命运无常的主题在鸳鸯和妙玉的遭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鸳鸯原本在贾母身边地位颇高,生活安稳,然而贾母的离世瞬间改变了她的命运,使她陷入绝望,最终选择自尽。妙玉心性高洁,过着清幽的生活,却因一场盗贼入侵,被劫走沦为可怜之人。她们的命运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让人深刻感受到命运的不可捉摸和残酷。无论身份高低,在命运面前,人们都显得渺小而无力。

本回通过鸳鸯自尽、贾府失窃、妙玉被劫等情节,从不同角度深化了《红楼梦》的主题,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家族兴衰的规律以及命运无常的无奈,进一步展现了这部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社会意义。

3.推动情节发展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在整部作品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与其他章节紧密衔接,推动故事走向高潮与结局。

从承上方面来看,本回与前文情节紧密相连。前文多次展现贾府的奢华与内部矛盾,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已暴露出管理漏洞。本回中贾母去世、贾府失窃等情节,是前文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鸳鸯抗婚情节呼应前文,她在贾母去世后的绝望与反抗,进一步深化了其悲剧命运。妙玉被劫也与她在大观园中的独特形象和经历相关,是其命运转折的重要节点。

在启下方面,本回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诸多伏笔。妙玉被劫引发后续寻找妙玉的情节,宝玉可能会四处打听她的下落,这将推动宝玉情感线的发展。贾府衰败的趋势在本回加剧,后文贾府经济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家族成员矛盾激化,可能导致抄家等更悲惨的结局。丫鬟小厮被遣散、主子们面临流放等情节也可能随之展开。

本回与其他章节的衔接自然流畅。它延续了前文对封建家族腐朽和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同时为后文的悲剧结局做了充分铺垫。通过鸳鸯自尽、妙玉被劫、贾府失窃等事件,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深刻。它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到贾府从繁华走向衰败的过程,以及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命运的无常,是《红楼梦》情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十、现实启示与感悟

1.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和妙玉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也引发了我们对个人在困境中选择和命运抗争的深刻思考。

鸳鸯在贾母去世后,陷入了绝境。她深知贾赦的报复和被配小厮的屈辱即将来临,封建礼教的枷锁让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这种困境下,她毅然选择了自尽,以死来扞卫自己的尊严和反抗命运的不公。她的选择虽然悲壮,但也展现出了一种决绝的勇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境,有时可能会觉得无力改变现状,但鸳鸯的抗争告诉我们,即使力量渺小,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向命运轻易低头。

妙玉心性高洁,本想在栊翠庵中过着清幽的生活,然而盗贼的闯入打破了她的宁静,她被劫走,命运急转直下。她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命运有时是不可预测的,即使我们努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追求,也可能会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但妙玉在之前的生活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在困境中,我们不能因为命运的无常而放弃自己的信念,要像妙玉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坚守自我。

个人在困境中的选择和对命运的抗争是复杂而艰难的。我们可能没有鸳鸯那样决绝的勇气,也无法像妙玉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高洁,但我们可以从她们的命运中汲取力量。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逃避、不放弃。同时,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无论命运如何捉弄,都要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只有抗争,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在困境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2.对家族管理的启示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中贾府的衰败,为家族或企业管理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的教训。

首先,要注重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贾府在贾母去世后,管理陷入混乱,安保措施形同虚设,盗贼轻易潜入。这警示家族或企业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事务有章可循。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虽曾整顿,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明管理不能仅靠临时措施,而要形成长效机制。

其次,用人要谨慎。何三本是赌场混混,却能成为贾府内鬼,勾结盗贼盗窃财物,这反映出贾府用人不当。家族或企业在用人时,应全面考察员工的品德和能力,避免因用人不慎给组织带来损失。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员工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

再者,重视财务管理。贾府对财物管理混乱,贾母柜子里的财物被盗,众人却不知丢失何物。家族或企业应建立清晰的财务账目,加强对资产的监管,定期进行盘点和审计,确保财物安全。

另外,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贾府内部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家奴为私利背叛家族。家族或企业应注重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让大家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最后,要及时应对危机。贾府在面临失窃等危机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导致损失扩大。家族或企业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在危机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总之,借鉴贾府衰败的教训,家族或企业在管理中要注重制度建设、用人、财务、文化和危机应对等方面,避免重蹈贾府的覆辙,实现可持续发展。

3.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红楼梦》第一百十一回所反映的封建礼教、社会动荡等现象,能让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在本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鸳鸯和妙玉的悲剧命运便是例证。在现实社会中,虽然封建礼教已被摒弃,但类似的无形束缚依然存在。一些陈旧的观念和传统习俗,可能会限制人们的自由发展和个性表达。比如,在某些职业领域,性别偏见仍然存在,女性可能会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职业晋升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我们应打破这些无形的枷锁,倡导平等、自由的社会氛围,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权利。

社会动荡在本回中表现为贾府的失窃和内部混乱,这反映出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道德的滑坡。在现实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社会信任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有关。我们需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秩序,同时注重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此外,本回中贾府内部的腐败和家奴的背叛,也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利益的诱惑。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官员和企业管理者可能会为了个人私利,滥用职权,损害公共利益。我们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通过对《红楼梦》这一回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牧唐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大唐:吃货将军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我要当球长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锦绣大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大秦二世公子华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大明寒士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诗与刀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带着机器狗去唐朝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大纨绔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开局召唤,我的武将有点多黑铁时代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