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个成年人,也能够在里面躺卧休息。
扶苏来到秦朝差不多六年了,对这个朝代,第一个印象就是大,不管是宫殿还是马车,亦或者是其他,修建的都是威严大气。
尤其是章台宫那高高的三百六十个台阶,真的是,爬上去都很累人,总有种每天被迫锻炼身体的感觉。
扶苏躺在马车上,感受着那晃晃悠悠的感觉,受限于六岁的身体,一时间竟然有些犯困。
他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的想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尽量控制着自己不要被马车颠簸的睡着了。
那到时候,可是要闹笑话了。
即便嬴政再怎么疼爱自己,怕是都要发火责罚。
想象了一下嬴政真正发火的样子,扶苏瞬间觉得清醒了一些,他也不敢躺着了,怕真睡着了。
索性坐起身来,微微掀开车帘往外看去,只见一队队精锐的士兵,沉默的护卫在马车左右。
黑色的玄甲,手中精锐的武器,无不彰显着他们的身份,这些士兵都是各营中选出来的精锐。
专门用来护卫秦王的,身份地位与普通的士兵,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毕竟是天子亲军。
因为扶苏第一次出宫,即便有冯去疾等大臣跟着,嬴政也是放心不下,将自己的亲卫派出来了一部分。
因为这些士兵太多,将马车的前后左右都围得密不透风,粗略一看,怕不是得有上千人,所以冯去疾等人的队伍只能委屈巴巴的跟在后面。
扶苏远远的瞧见,那只冒出个小头的各种马车,便忍不住有些想笑。
父王这是有多怕自己被人刺杀啊?
而坐在马车内部,被那些卫队远远隔开的冯去疾,也觉得有些无语。
他本想离得近些,与太子说一说迎接大军的流程,和他们该做的事情。
可还没等他想好,该如何与年幼的太子开口,才能不激起对方的反感,就整个被大王派来保护太子的亲卫们给隔开了。
望着那远远的,别说接触说话了,就连看都有些看不清的太子车辇,冯去疾无奈的摇了摇头。
身为臣子,在大王的爱子之心面前,他还能说什么?
别说是冯去疾无语了,就连后面依次跟着的朝中文武,也是被这架势给震得开了眼界。
他们记得,就算是大王出宫的时候,怕不是也就这阵仗了吧?
甚至若是兴致上来的大王,身边就跟着几百人,便去打猎那也不是没有过的,怎么到了小太子这,便如此夸张了呢?
大王平日里瞧着很是果断干脆,很不像是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啊?
从秦王宫到咸阳城外的一路,便在众多大臣们的瞎琢磨着过去了。
待到了城外,扶苏被侍从扶着,踩着凳子从马车上走下来,并没有再像是从前那般直接从马车上往下跳。
年纪小的时候,不顾礼仪情有可原,现在已经六岁了,便不可能再那般肆无忌惮了,尤其是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
秦国虽然律法严苛,但作为封建集权最完善的国家,相比于其他那些还停留在奴隶制社会的国家。
秦国算是最把人当人看的了,起码踩着奴才的背下马车这种事,在秦国很早以前就杜绝了。
扶苏下了马车后,便被引到冯去疾早已经搭建好的凉亭下坐着,这会王翦的大军,离这还有三里地。
以大军的脚程来算,至少也要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才能望见人影。
这么长的时间,自然不能让人一直在太阳底下站着等。
凉亭之内不但有跪坐的垫子,还有着小桌案,上面摆放着茶水和果子,也就是一个个精致的小点心。
秦朝的跪坐,并不像是日本那般,直接就坐在腿上,时间长了,甚至腿都麻木了,还会变成罗圈腿很不美观。
这时候所谓的跪坐,其实后方都是会放着一个小几在屁股上支撑着的。
那东西就跟后世日本寿司装盘的用具差不多,跟个小凳子似得。
所以说,秦朝的跪坐,其实跟直接坐在凳子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并不需要压迫腿部,也并没有那么难受。
这也是为什么六年时间来,扶苏都没有着急,将椅子和凳子弄出来的原因。
他也是有意的缓一缓,毕竟纸张和马鞍还有马蹄铁,才刚出现几年。
秦国的工匠有限,又要忙着造纸,又要忙着马鞍和马蹄铁的制造,还有重要的军队各种兵器战甲。
人的精力有限,事情也要一样一样的做,还是该让他们先专注于最主要的事情上,其他的便可以先缓缓。
坐在桌案旁,喝着茶水,吃着果子,即便秦朝的生产物资极度的匮乏,根本没什么好吃的。
但望着蓝天白云,终于出了秦王宫,见到了不一样风景的扶苏,心中还是有股难言的喜悦。
作为大秦的都城,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咸阳,城墙修建得极为高大,站在底下,更是感受到那股厚重的历史感。
这样墙高城宽的城墙,便是云梯,想要爬上去也不简单,更别说弓箭了,那根本就很难射上去。
自古便是攻难守易,居高临下的情况下,便是普通的木头,都能发挥出石头的威力,更别说什么滚油之类的人。
想要攻下咸阳,怕不是需要用命来添,除非内部有奸细,又或者……火炮!
想到这个东西,扶苏下意识的便想起了,上一次火炮出现时,那带来的惨烈后果,神情不禁变得有些复杂。
不过凡事不能因噎废食,上一次主要还是自己低估了自己的重要性,做出了一个最错误的选择。
这一次有着嬴政的支持,扶苏自然不会走老路,所以倒也不必对火炮一事太过抗拒。
虽说现在已经灭了四国,但若是能在攻打燕国之前,将火炮造出来,并且装备在军中,那对于攻城的一方,定然可以大大的减少秦国的损失。
人命是可贵的,能减少损失,便意味着可能有无数的家庭能等回他们的父亲和儿子。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就会少得多了,不只是秦国,对于其他两国也是如此。
越快的破城,那两国的损失都会变得越少,活下去的人便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