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脸上胡乱摸了摸,鼻孔里流出的鲜血淌过嘴唇和下巴,落到心口,都已经干涸,成为薄薄的一层。
不过,眉心处真的不疼了!
林渡鹤咧嘴一笑,左手平伸,三条碗口粗的石笋从河边的巨石上长出,越过一丈宽的溪水,径自插入对面的溪岸,一座小桥瞬间造成,轻轻松松,毫无涩滞。
身体没有了隐患,接下来就该认真考虑修行的事情了。
根据他的了解,修行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道修、剑修、器修、体修。
体修好理解,专修肉身,凭借强大无比的体魄纵横修行者的世界,也是修行者基数最大的一支,修炼到高深处,肉身成圣,横渡虚空,近乎与天同在,与地同朽。
器修,则比较复杂,本来是修行刀枪剑戟等一系列武器的修者统称,但是随着修行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器修的范畴越来越广,不光有修行常规武器的修者,还有修行盾牌、钵盂、铜鼎、药鼎各种奇形怪状器皿的修者。
又因为剑修的出类拔萃而独立出去,所以器修成为种种修行奇怪兵器和器皿修者的统称,修炼到高深处,可以将本命之器祭炼成圣器,圣器不坏,肉身不灭,神魂不朽!
剑修,就好理解了,以剑为修行方向,前期修炼剑术,纵横厮杀,威力强绝,随着灵识与灵力的逐步强大,可以修行飞剑之术,更可以御剑飞行。
传说中的剑仙甚至可以修炼本命剑魂,将心神乃至灵魂寄托在本命神剑上,上下青冥,取敌首于千里之外,本命剑不毁则可与天地同寿,乃是所有修行者中杀伐最重、战力最强的一列,比如天玄剑宗,可以说八成以上都是剑修!
道修,顾名思义,就是道法、符咒、符阵的修行之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也是最能体现修行者掌控天地、言出法随能力的修行之道。
修炼到高明处可以飞天遁地、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移山填海,这是诸多修行法门中威力最大、杀伤力最强、手段最为繁多的修行之道。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行之道,毕竟这世间不止人族一个智慧种族,也不止生灵这一种存在形式。
小孩子都是贪心的,林渡鹤想呼风唤雨,站在高山之巅掌控世间沉浮,又想凌空虚渡,一柄剑管尽天下不平之事,还想试试器修这等有许多好玩法门的路子,心贪得很呢,只是由于父母严苛的教导,他心智坚毅,暂时还能按耐住心猿意马。
实打实讲,截至目前,剑术方面,林渡鹤所学不少,但大多是剑道修行的基础和招式的拆解,比较高明的剑法,也就林洛川所传几套剑术。
其中一套连名字都没有的剑术,这套没名字的剑术,一共九剑,林渡鹤学了八剑,因为经常在村南头的南坡练习,所以仿着东坡肘子,取名南坡剑法,那不归剑便是其中一招。
但是这路剑法威力大得出奇,消耗更大,以他目前的实力,只能使出架势,根本无法发挥出哪怕丁点威力。
道术方面,更是可怜,他修行的全是基础的道术,他倒是练习得颇为熟练,体悟也比较深刻,只是他所会的道术太少,金木水火土五行,每一系不超过三个,这也让人相当苦恼。
为今之计,就是要多掌握一些高明的剑术和高深且多样的道术。
说干就干,梳洗干净,吃了点东西,向着洞玄峰一脉的主殿,也就是纪宗岩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走去。
来意说明之后,林渡鹤站在他的书案前候着,心中有几分忐忑,他不再是初出林家湾时懵懂无知的少年,知晓这世间有所得必有所失,许多东西都有它的价码,要得到必须要有付出。
利益和价值的交换几乎适用在任何一个场合,所以他向纪宗岩询问时,不是请求宗门给与修炼方面的支持,而是问“如何能够得到这些秘法?”
哪知道正拿着一本书翻看的纪宗岩只思索了片刻,给了他一块黑乎乎非金非木的令牌,道:“这是本座的信物,洞玄峰绝大多数藏书、修炼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宗门寻常秘法的藏书楼,你可以随意出入,甚至宗门秘传林泉洞府,一年之内,你可以有三天的借阅时间!”
林渡鹤斟酌了下语气,略带彷徨道:“敢问师叔,需要我做什么?”
“哈哈哈!”
纪宗岩合上了书本,往太师椅的椅背上一靠,指着他的鼻子放声大笑,好像极为开心的样子。
许久他才坐直身体,正色道:“小家伙儿,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你做的很好,但是,你在目前的年龄虽然做得很好,但是毕竟还太小,这等事情,本座永远不会向你提任何条件,只望你长大后,不论到了何种境界,还能记得这份善缘,嗯,不需要回报!”
林渡鹤脸一红,躬身施礼道:“多谢师叔点化,弟子年幼,对于琐事实在心中惶恐!”
纪宗岩笑道:“夙兴夜寐,挥汗如雨,是修炼,红尘炼心,多看多想,也是修炼,别光躲在你自己院子里,经常跑出来玩玩,少年人嘛,萱儿都跟我抱怨很多次了,每次找你都在修炼,好好出去玩玩,也看看我洞玄峰的风光如何!”
“多谢师叔!”
林渡鹤赧然一笑,退了出去。
其实倒不是他一直醉心修炼,实在是见到天玄剑宗的弟子们一个个年纪并不比自己大多少,平日里勤奋刻苦,动辄灵变境后期的修为,自己这灵变中期的修为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不过他并没有气馁,毕竟耽误了近一年的修行,奋起直追,他不会比任何人差。
出了主殿,往左是纪灵萱的家,往右通往洞玄峰藏书楼,他略一迟疑,抬脚往右走去,看得后面的纪宗岩暗自点头,心道:外因被动驱动,终不如内因自主驱动!
洞玄峰藏书楼建在洞玄峰半山腰一块平地上,离地一百多丈,背靠山峰,面朝东面的承影湖,微风一起,树影婆娑,云雾飘荡,恍若置身仙界。
古色古香的藏书楼门口,林渡鹤与守在门口的枯瘦老者验了令牌,信步走了进去,藏书楼不大,建在一丈高的台基上,一共三层,向上逐渐变小,跟一座塔类似,名字叫楼,其实是应该叫做藏书阁。
一层室内大概三丈见方,称得上宽敞,一排排书架回字形排列,各种形式的藏书都有,最多的是纸质和羊皮的书册,还有铜版、石板、竹简、木简、帛书等,每个书架上都有类别标识,书架之间摆着厚重的木质桌椅。
林渡鹤并没有着急去找那些剑谱、道法等,而是去查看一些介绍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博物类书籍,增加对这片世界的了解。
他看了两本,一本是‘八荒博物志览’,一本是‘诸域诸国史略’,厚厚的两本,粗略估一估,怕不有近百万字,他找了个很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
这一看,就是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