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威心中自有一番盘算,他并非故意违反军法,而是精心打造一个鲁莽的人设。吴三桂此次率领恩圣军领衔的新营,前去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残部,想彻底解决他们复起的可能,其心思众人皆知。
他一心想给干兄弟黄崇、方光琛等人创造立功的机会,同时还企图远程孤立谭威。吴三桂自恃聪明,深谙聪明人之间容易产生龃龉的道理,故意让黄、方二人领导谭威,却万万没有料到方光琛的投机本性以及谭威精湛的演技。毕竟在大多数聪明人眼中,虽不喜欢与同样聪明的人打交道,但对莽夫往往会放松警惕。
此时战场上的局势也逐渐明朗,明军已经成功包围了虎踞、陌陷等寨堡,攻城所需的重武器也在陆续运往战场,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谭威到后与黄崇的这一次会面至关重要,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调整好表情,前往黄崇的大营。
一进入大营,谭威便察觉到黄崇脸色不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丝火药味。但他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向黄崇详细汇报了近期的战况,谭威条理清晰地说道:
“黄帅,此次作战,我军先突袭大岭堡、艾丁堡,后又成功拿下彼德堡和东河。未提前通报作战计划,实再是担心敌军细作截获消息,从而影响奇袭的隐蔽性。前锋军在战场上本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作战安排,方能抓住战机。”
黄崇听着谭威的汇报,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谭将军,我虽认可你此次奇袭的战术,但你要明白,大军远征,军队必须号令统一,这是铁律。”
谭威连忙点头称是,是自己考虑不周,又趁机进言:
“黄帅所言极是,为了确保作战信息的安全传递,我有一建议。咱们可采用秘密联络的方法,以《千字文》为例,通过页、行数、列来传递数码密信。各军设专人负责译录,如此一来,便能极大地确保通信安全。”
黄崇听后,眼前一亮,但一想到谭威这家伙就来气,随后瞥见方光琛的眼色,便称赞道:
“此方法简单实用,甚好!不过,为防敌军破解,咱们需定期更换密信所依据的书籍。”
谭威见黄崇认可了自己的建议,心中稍安,接着便为自己的 “擅自行动” 赔罪:
“黄帅,彪下此次未及时汇报,是彪下的过错,还望黄帅惩戒。”
黄崇看着谭威,心中对他的鲁莽人设愈发深信不疑,摆了摆手说道:
“罢了罢了,我理解你也是为了战事着想。”
经过这番交流,黄崇认定谭威是个只为打仗的莽夫,反倒对他的人设颇为喜欢。
之后黄崇话锋又一转,神色忧虑地说道:
“谭将军,如今本帅主要担忧的还是军粮问题。大军在外征战,粮草补给至关重要,这破地方山川无路,粮草难以跟进呀。”
谭威早有准备,连忙说道:
“黄帅放心,我军攻破的四寨皆有存粮,而虎踞三寨的存粮更为可观。只要合理调配,短期内军粮不成问题。”
谈到敌军态势,黄崇眼中闪过一丝自信说道:
“敌军如今龟缩在寨中,不敢出寨迎战。虽说这增加了我们攻城的难度,但也让他们陷入了被动挨打之局。我军可对其封锁,逐一击破。若敌军胆敢出寨,那便在寨外围歼,让他们有来无回。”
谭威在一旁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那点后世的阿谀之学,全用上了。
随后阵前军议又谈及敌军主力,黄崇满是不屑地说道:
“那敌主将胆小如鼠,只敢在远处州城遥控指挥。有这样的主帅,敌军焉能不败?我看呐,这战事的胜利,已然在握。”
黄崇、方光琛与谭威等将领围坐在营帐内,就当下的战局展开了商议,一番讨论后,所有人达成共识,决定让谭威率先攻打陌陷堡。同时恩圣军和新营则负责围住虎踞三寨,并且特意留出一个口子,意图引诱敌军出兵救援,从而在野外将敌军一举歼灭。
谭威领命后,迅速回军,一回到自己的营帐,他便立刻召集赵国强等一众将领,商议攻打陌陷堡的具体策略,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都在思考着破敌之策,这时杜风正开口提议道:
“将军,咱们不妨先派降将前去劝降,若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陌陷堡,那自然是最好。若劝降不成,咱们再强攻也不迟。”
谭威听后,微微点头,觉得此法可行,便道:
“杜参赞所言极是,就劳烦你去挑选合适的降将,向他们交代好。”
杜风正领命准备离开,刚走到营帐门口,又转身说道:
“将军,还有一事,如今俘虏众多,管理起来负担颇重,这该如何是好?”
谭威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此事需询问主帅的意见,我打算会后向主帅细讲新的联络方法,届时再一同商议此事。”
谭威可不想让这些麻烦事栓住自己,正好可以把这些活军功“贿赂”给黄、方二人,让自己看起来很懂事,至于圭圣军的赏金,谭威自己负责,私下清抄的寨子,只有他知道多富。
第二天四名被挑选出来的降将,在杜风正的安排下,来到了陌陷堡前。此时堡内的守将正因被明军围困多日,且派出去的探子一直未归,心中忐忑不安。
当他看到其他四寨的守将竟都站在明军阵营中时,顿时大惊失色,心中隐隐意识到,其他寨子恐怕已经失守了。
降将们看着城墙上的守将,纷纷大声喊话:
“兄弟,你看看如今这局势,官兵势大,咱们根本无法抵挡。若继续坚守,不过是白白牺牲兄弟们的性命。不如投降,还能保全大家的性命。”
谭威也骑着马走上前,高声表明自己的身份:
“守将听着,我乃圭圣军谭威,你也看到了,如今你已被重重包围,毫无胜算。我军无非再浪费些时日而已,胜败已经明显,为了你手下的弟兄们着想,莫要再为流贼守忠了,投降吧!”
城墙上的守将听着众人的劝降,犹豫不决,他的心中十分纠结,一方面担心投降后自己和手下的命运,另一方面又知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必定悲惨。这时他的手下们纷纷跪地,苦苦请求投降:
“将军,咱们都想回家了,闯王和西王不都逃逸了吗,咱们为了他们一句话而傻等着干嘛,求您为弟兄们考虑考虑吧。再这样下去,咱们都得死在这里啊!”
守将看着军心已散的部下,心中一阵悲凉,他长叹一声,看向谭威大声问道:
“谭将军,你斩杀建奴两王,我等真心佩服,你来说,若我投降,你能否保证我手下弟兄们的安全?”
谭威肃声回应道:
“我谭威以性命担保,只要你们投降,必定保你们周全!”
守将又沉默了片刻,最终在大势所趋之下,他无奈地传令打开寨门,全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