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寄到哪里的,我怎么一直没有收到”?
“就是你哥哥那个电子厂,我还是从你弟弟那里找到的,收到你的信后,我也回的,地址也是在同一个地方”。
“我那时住在哥哥那里,信肯定是被他扣了,我见他这么多次,他从来没有提起过,我跟他没完”。
“算了,现在不是已经相见了吗”?
“你是从家里过来的吗?那就在这边找一个工作”。
“不是,我出来快半年了,本来是打算先来看你,结果遇到一些情况,在幽州进了一家木材厂”。
“幽州离这里也不近,你没有上班了吗?现在过来”。
“是被厂里派出来到这边来搞销售”,周兴国说这话时心里有点虚,因为他看出来,郭小英一直以为自己是专门来找她的,结果好像只是工作顺便。
“怎么去干销售”?郭小英没有在意是专门来看她还是顺路,倒是对他的工作在意起来。
“怎么了?销售不好吗?”。
“不是不好,是你不合适”。
“为什么”?
“干销售需要足够的人脉资源,你这种谁也不认识,怎么去销售,难道一家一家去推销,那样成功率太低”。
“我在销售部已经干了几个月了,当然是本地,也主要是打下手,感觉还可以,收入比搞生产的还是高”。
“出来和在本地是两回事,本地很多商家对产品已经有所了解,效果当然不同。你是跟着别人出来的吧,打打下手也问题不大”。
“不,我是小组长,过来相当于负责的”。
“那干脆别干了”。
“总得试试吧”。
“有保底吗?没保底就别干了,没保底他们纯粹是不承担一点风险”。
“有保底,只是很低”。
“有保底工资就试试吧,不行再说,这边找一个工作应该不难”。
“好”。
“对了,你是卖什么呢”。
“卖木板,就是做家具那种木板”。
“我知道,黄叔叔就有一家家具厂,周末我帮你问问”。
“黄叔叔是谁”?
“我爸的同学,很早就在这边发展。哥哥的工作就是他给介绍的,是他一个朋友开的,开始让我也在那里上班,我没有去,不喜欢那些电子元件”。
“不合适吧,那是你们的关系,和我又不熟”。
“就你这态度还能搞销售,别人没关系还硬拉关系,你有关系还不知道利用”,郭小英已经有点生气。
也让周兴国感觉到了她的变化,不是对他感情的变化。是认知的变化,是对事物看法的变化。
“好,我准备准备”。
“嗯,我们周末只有一天假,平时中午是在厂里吃饭”。
“厂里不包住吗”?
“不包,我是和同事在外面租的房子”。
“现在能去你住的地方看看吗”?周兴国不想一直站在大门口说话,他打起了坏主意。
“不行,我只是临时出来一下,得马上回去,你周六下午五点半到这里来等我”。
“我也不能进去看看吗?”。
“可是可以,很麻烦,我现在也没有时间陪你,以后再带你逛”。
看着郭小英走进厂里,周兴国又站了一会,才想起自己还有许多工作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