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大沟乡政府在昏黄的灯光下影影绰绰。
林佑和小何拖着仿若灌了铅的双腿迈进大门,累得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食堂里空荡荡的,两人煮了碗面条,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可身体的疲惫却依旧驱散不去。
饭后,他们又一头扎进办公室,将今日在两个村走访收集的情况仔细整理,密密麻麻的笔记、
村民质朴的话语,桩桩件件,都关乎着大沟乡未来的发展。
直到夜深,才各自回宿舍,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明日前往更远村落的考察。
清晨,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
林佑洗漱完毕,在食堂匆匆吃完早饭,抬眼望向天空,晴空万里,
他心里清楚,又是酷热难耐的一天,可一想到能为大沟乡蹚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这点日晒高温又算得了什么?他喊上小何,发动车子,朝着草原村进发。
草原村路途遥远,乡道转入村道后,便是蜿蜒曲折的泥土路,车子一路颠簸,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攀爬。
林佑任职副乡长的这几个月,来草原村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来,都要经历这漫长又颠簸的旅程。
但当抵达半山腰,眼前的景色总能让他忘却一路疲惫:
错落有致的房屋在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再沿着山路步行一小时,山顶还有广袤无垠的草原,这便是草原村名字的由来。
车子缓缓停在村委会门口,虽说正值盛夏,可山间微风拂面,倒也凉爽。
皮肤黝黑、身形精瘦的黄村长早已等候多时,一见到林佑,便热情地迎上去,紧紧握住他的手,
爽朗笑道:“林副乡长,今天刮的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欢迎欢迎呐,快进屋坐!”
进屋后,黄村长赶忙沏上两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林佑接过茶,轻抿一口,开门见山地说道:“黄村长,今天我和小何来,主要是想和大伙一起琢磨琢磨咱们村产业发展的事儿。”
黄村长闻言,神色一黯,叹了口气:“林副乡长啊,我也天天盼着村里能有产业,
可咱这条件太差,路又难走,我看啥产业都不好发展啊。”
林佑站起身来,拍了拍黄村长的肩膀:“黄村长,别灰心,咱们去村里走走,听听乡亲们的想法,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他们来到一户人家,敲门后,一位老妇人打开门,得知是乡上的副乡长,显得格外拘束。
林佑微笑着,尽量让语气温和些:“大娘,我们来是想问问,您觉得咱村适合发展啥产业?”
老妇人挠挠头,有些局促地说:“啥产业啊,我家就种点土豆、玉米,别的也不懂。”
从老妇人家出来,收获寥寥,但林佑没有气馁。
接着,他们走进第二户人家,一位中年大哥正在家中。
黄村长说明来意后,中年大哥苦笑着说:“发展产业,我家跟别家没啥两样,
种些玉米、高粱、小麦,都是些不值钱的传统农作物。
要不是我老娘年纪大、身体差,我早出门打工去了。
要是乡上能在咱村发展产业,那可就太好了,我也能在家照顾老母亲。”
林佑认真地点点头:“大哥,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听大伙的想法,好结合实际做决定。”
告别中年大哥,林佑和黄村长继续沿着山路往上走。
走着走着,林佑眼前突然出现大片绿油油的植物,他好奇地问:“黄村长,这是什么?”
黄村长解释道:“这是我们村好多年前种的茶树,听老一辈说大集体的时候就种下了,
留到现在也没啥大用,春天村里人就自己采点回去泡水喝。”
林佑想起在村委会喝的茶,追问道:“刚才在村委会喝的茶,就是这个泡的吧?”
黄村长点头称是。林佑又抿了抿嘴,回味着说:“这茶挺好喝的,挺清香。”
他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涟漪,或许这片茶园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随后,黄村长又带着林佑走访了几户村民家,得到的答案大多相似,都是以种植基本农作物、养殖少量家畜为生。
可林佑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每一次交谈、每一处发现,
都可能是开启大沟乡产业振兴大门的钥匙,草原村的产业蓝图,正一点点在他心中勾勒成型 。
日头渐渐攀升至头顶,明晃晃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
林佑抬手看了看表,觉得时间不早了,再耽搁下去,
下午前往下一个村子的行程就要受影响,便打算向黄村长告辞。
他走到黄村长身边,诚恳地说道:“黄村长,今天真是麻烦你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就先回了。”
黄村长一听,赶忙拉住林佑的胳膊,满脸热忱地说:“林副乡长,这都大中午的了,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走去我家吃点便饭,粗茶淡饭,您可千万别嫌弃。”
林佑本想婉拒,毕竟不想给黄村长添太多麻烦,可架不住黄村长再三挽留,
又想到下山后确实没地方吃饭,下午还得接着去双峰村,犹豫片刻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到了黄村长家,黄村长的妻子早已准备好一桌饭菜,虽说都是些家常小菜,却满是质朴的烟火气。
林佑心里暖烘烘的,这一顿饭,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乡亲们的一片热忱。
饭后,林佑起身,郑重地向黄村长一家道谢:“黄村长,今天多谢你们的招待,以后有机会,我肯定还来。”
告别黄村长,林佑和小何再次踏上那条颠簸的山路。
车子摇摇晃晃地往山下行驶,林佑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满是对草原村未来产业发展的思索。
下了山,车子驶上乡道,一路朝着双峰村奔去。
一个小时后,双峰村映入眼帘。
只见村子坐落在两座青山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
将村子一分为二,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的两岸,风景美不胜收。
可林佑心里清楚,这如画的美景背后,藏着村子发展的困境。
来到村委会,林佑见到了村长老贺。
一番寒暄后,他们开始走村串户了解情况。
一圈走下来,情况并不乐观,村民们大多还在种植基本农作物,
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劳动力严重短缺,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和村民们交流时,大家对于发展产业,要么没什么想法,觉得还是守着传统农作物踏实;
要么顾虑重重,担心新兴产业投资大、风险高,销售渠道更是个难题。
眼看天色渐晚,林佑和小何告别贺村长,驱车返回乡政府。
回到乡政府时,食堂里还有人。
奔波了一天,两人早已饥肠辘辘,便决定去食堂吃饭。
打了饭菜,林佑一眼瞧见孙书记正坐在角落的餐桌前用餐,他稍作犹豫,端着餐盘走了过去。
双方打过招呼,林佑坐下后,便将这两天在几个村子调研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地向孙书记汇报起来。
他讲得认真细致,从村民们的不同看法,到面临的种种困难,无一遗漏。
孙书记听得专注,不时微微点头。
听完汇报,孙书记放下筷子,神色凝重又透着几分坚定:
“村民们考虑的这些因素,确实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
发展大沟乡的产业,是关系到全乡未来的重要任务,看来还得多方去了解、去研究。
这样吧,明天我们召开个产业发展会,把大家都召集起来,群策群力,一起出出主意。”
林佑听后,心中涌起一股希望,他知道,大沟乡产业发展的探索之路虽然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找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