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发带着商队继续往东北后金的盛京赶去。
想着皇太极和林丹汗的差距,同样是大汗,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黄云发坚信皇太极一定能统一这天下。
无论是气度,还是武力以及其他。
随即又想到了白水县李冰。
“哎,想李知县干什么,他就像是一个商人,不可能争这天下的!”
“虽然他的武器很厉害,虽然他的民团也很厉害。”
“虽然他杀了乡绅,收纳了流贼……”
在黄云发眼里,李冰似乎只和他这个商人谈生意。
这么一想倒是有些不对劲。
真实的李冰到底是怎么样呢?。
在官差眼里,李冰会和王选他们谈论关于城市的发展。
而在初一眼里,李大人可是要成为她相公的人。
在苏诗雨眼里:“笨蛋李冰!”
……
崇祯二年八月,白水县再次迎来了粮食大丰收。
虽然天依旧没有下雨,但是白水县有工业区提供的蒸汽抽水机,还有水泥修建的水渠,除了太过靠北方的地方外,都能照顾到。
人定胜天。
合川码头,黄云发的商船带着从蒙古诸部买来的牲畜皮毛和银两登上码头。
一队守码头的民团士兵看到是黄云发,便带着他到了合阳驿馆。
这里有存放大量的马车牛车。
合阳知县范志懋听说有晋商第一次从合川码头来了之后,赶紧跑了过来。
“原来是黄掌柜,这水路可还好走?”
黄云发笑道:“比陆上好走多了,没有那么多的流贼骚扰。”
范志懋这时候也知道了有钱才是大爷的道理。
毕竟皇帝可不会真的拨款赈灾,想要养活百姓,还得靠自己。
看看崇祯给这些小知县逼成什么样子了。
特别是看到地理位置不如自己的澄城县活的有滋有味的,心里更不好受了。
绝大多数的苦难来自攀比。
范志懋:“我们这里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
黄云发打断了范志懋:“范知县,你们的铁矿卖给我可不合适啊!”
“我只收成品钢铁,你知道的,我可没有白水县那种锻造工艺啊!”
范志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为都是匠户,水平差不多。
这下打脸了。
范志懋想了一下:“唉,还是老实卖给白水县吧!”
不过白水县和澄城县也没有亏待自己,自己怎么就不想他们帮忙呢?
范志懋疑惑。
等到码头上的工人将货物装好之后,
黄云发和范志懋等人告别,带着商队往西边的白水县出发。
白水县驿馆,李冰、苏泰、额哲、苏诗雨等人围着桌子。
苏泰皱着眉头:“大汗说让我们回去?”
黄云发:“林丹汗是这样说的。”
额哲:“额娘,我不要回去,蒙古人做事太粗鲁了!”
众人惊愕:“额哲,你也是蒙古人啊!”
额哲摇头:“虽然我是蒙古人,但是我可是接受了白水县的教育,所以我现在的思想是属于白水县的。”
“我不认为大汗的做法是对的,我不要回去!”
林丹汗如果知道额哲的表现,非得吐血三升不可。
苏泰:“既然额哲不愿意回去,那我也不回去了!”
随后含情脉脉的看着李冰。
苏诗雨在一旁咬牙切齿:“你还是回去吧!不然林丹汗要着急了。”
苏泰摇头:“回去和几十个福晋争宠吗?”
……
黄云发内心:林丹汗啊,这可不是我没说,而是你‘众叛亲离啊!’
晋商对明廷最大的危害一是给蒙古和后金送去战备物资,二是给后金和蒙古带去了明廷边境的情报。
所以黄云发干起了老本行。
“李知县,你可知蒙古最近发生了什么?”
李冰摇了摇头。
黄云发的情报在后金很贵,但是在白水县,却没有任何价值。
也不卖关子:“林丹汗最近对周边的部落派了使者,让让他们臣服察哈尔部。”
“好像是因为今年大旱,牧场没有青草。”
李冰苏诗雨和苏泰同时说道:“蠢货!”
随后苏泰看着李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刚到白水县的时候,终日惶惶不安,后来发现这知县不过是善良且有原则。
还好像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也就是那个苏诗雨那个小丫头聪明一些。
李冰现在已经成长到能和他们思维同步了。
过了一会,角落里传来额哲的声音:“蠢货!”
苏泰:“!”
这孩子不学好,学会骂爹了!
黄云发:“怎么蠢了,他把周围的小部族收服之后,不是就有实力阻挡皇太极的进攻了吗?”
李冰摇了摇头:“黄掌柜的,不是这样的。”
“林丹汗用某些手段让周围的部族臣服察哈尔部,却没有利益的羁绊。”
“这些部族会愿意吗?”
黄云发:“不愿意!”
“那这时候的皇太极派出使者,开出优渥的条件让这些小部族依附后金的话……”
黄云发恍然大悟:“这些部族一定会投向后金。”
如果没有外力,林丹汗的做法无可厚非。
但是林丹汗的东边有后金虎视眈眈啊!
如此一来,林丹汗的适得其反,势力也会越来越小。
李冰和苏诗雨对视一眼:“我们可以~”
苏泰看着两人眉来眼去,心中烦躁。
“不就是想借助土默特部顺义王卜失兔的手,来招揽蒙古势力嘛!”
苏诗雨和李冰不自然的撇过脑袋。
“对,黄掌柜的,你下次去蒙古交易的时候,记得告诉顺义王一下,想要不被后金吞并,就得发展自己的势力!”
黄云发点了点头。
内心有些疑惑:“这李知县怎么对千里之外的事情那么感兴趣呢?”
……
县衙里,苏泰找到了李冰:“李知县,好厉害啊!”
李冰:“苏泰姐有什么事情吗?”
苏诗雨在一旁咬牙切齿。
苏泰神情严肃:“想必是林丹汗拿出了玉玺、玛哈嘎拉金佛向周围的部族宣誓自己才是成吉思汗的正统嫡系。”
“只有在金佛下接受灌顶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汗。”
李冰倒是没想到元朝居然有如此习俗。
“看来林丹汗已经黔驴技穷了啊!”
苏诗雨和李冰同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