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主仆二人已在这座寺庙中居住了整整三天。这天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就在此时,府上的一名暗卫悄悄地出现在寺庙的后门口。只见他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步履匆忙地走了进来。
见到杨若溪后,暗卫赶忙放下手中之物,单膝跪地行礼:“参见杨姨娘!”
杨若溪连忙上前几步,伸手示意暗卫起身,脸上满是关切之色问道:“快快请起,不知如今太子殿下身体状况如何了?”
暗卫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回杨姨娘,殿下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如今病情已有了极大的好转。而且,如今府外都在纷纷传言,说是因为姨娘您对殿下的一片深情厚意,感动了菩萨,所以才会保佑殿下起死回生呢。”
听到这番话,杨若溪不禁感到有些尴尬。她心中暗想,自己不过是尽了一个妾室应有的本分罢了,怎敢贪功领赏。但嘴上还是说道:“这个……呵呵,那可真是太好了。”
暗卫接着又说:“殿下特意吩咐属下前来告知您,他马上也会亲自来到这寺庙中修养,让您不必为此事过于担忧。另外,这些带来的吃食,您可以前往后山的茅草屋去享用。我们已经将那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以便您能安心休息和进食。”
杨若溪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然后轻声说道:“有劳你了,请回去之后务必替我转达给太子殿下,就说妾身在此一切安好,多谢殿下挂念。”说完,她轻轻地扶了扶身子,以示敬意。
等侍卫离开二人带着满满一大包吃食第一次从后门离开去往后山,那里景色更加宜人,杨若溪主仆沿着蜿蜒小路向后山走去,一路上鸟鸣啾啾,花香阵阵。刚走到茅草屋前,便看到周围布置了一些简单却雅致的装饰,像是有人精心准备过。
走进茅草屋,屋内虽简陋但一应俱全。正当她们准备坐下享用吃食时,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杨若溪警惕起来,以为是其他居心叵测之人。没想到门帘一挑,竟是太子府上的丫鬟。丫鬟福了福身,说道:“姨娘莫怕,殿下担心您在此处不便,特命奴婢先来伺候着。”杨若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没过多久,就在众人尚未察觉之际,太子竟然也如同鬼魅一般悄悄地来到了此处。只见他那如星辰般璀璨的眼眸中闪烁着无比温柔的光芒,视线牢牢地锁定在了杨若溪那娇美的面容之上。
杨若溪见到太子亲临,心中一惊,赶忙屈膝想要行大礼参拜。然而,太子却动作轻柔地伸出手拦下了她,轻声说道:“此地只有你我二人,无需如此多礼。此次之事能够这般顺利地推进,实在是多得你的助力啊。原本我心中挂念着你,特意亲身前来此处只为让你心安,没曾想你竟是如此沉稳之人,一直安安静静地待在这寺庙之中不曾踏出半步。若非今日所带的这些吃食香气扑鼻、美味至极,恐怕你依然会懒洋洋地躲在寺内不肯挪步呢。”说罢,太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宠溺的笑容。
杨若溪听闻太子所言,不禁羞涩地垂下头去,脸颊泛起一丝红晕,宛如春日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她轻启朱唇,浅笑着回应道:“妾身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这几日一直在努力熟悉寺中的环境和人事,故而未能得空前来这后山走动。”
随后,太子与杨若溪一同走进了那座位于宁静后山的茅草屋。屋内陈设简单,但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他们相对而坐,面前摆放着精致的食盒,里面盛放着各种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二人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太子与杨若溪一边品尝着可口的食物,一边低声交谈着。偶尔,四目交汇之时,彼此眼中流露出的那份别样情愫仿佛化作丝丝缕缕的丝线,将两颗心渐渐地缠绕在一起,暗暗滋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羁绊。用过饭二人在后山溜达消食走着走着,突然窜出一只野兔。杨若溪惊喜地轻呼一声,太子见状,笑着说:“看来今日还有意外收获。”说罢,他敏捷地追向野兔。杨若溪跟在后面,裙角飞扬。
不多时,野兔钻进了一处草丛消失不见。太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之时,却看见杨若溪发丝微乱,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他一时有些失神。
这时,天空飘下几点雨星。杨若溪抬头看天,焦急地说:“殿下,怕是要下雨了,我们快些回去吧。”太子回过神来,拉着她的手往茅草屋赶去。
回到茅草屋,外面已是大雨倾盆。雨滴打在屋顶上滴答作响。太子和杨若溪四目相对,气氛变得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