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城的第三日,天空细雨如丝,江风客栈内,赵希若正倚窗而坐,手持一卷书册,凝神细读。窗外江水潺潺,雨滴轻敲瓦檐,客栈大堂隐约传来人声,嘈杂中带着几分烟火气,让她的心境愈发沉静。这书册纸张微黄,带着岁月的痕迹,字里行间透着前人的智慧与沧桑,她沉浸其中,仿佛能与那未曾谋面的作者隔空对话。
忽然,门外传来小二叩门声:“赵小姐,有位客人求见,说是富安客栈乔老板派来的。” 赵希若放下书卷,略整衣衫,轻声道:“请他进来。” 她的声音温润如玉,透着大家闺秀的教养与气质。片刻后,一位中年男子步入房内,身长八尺,着一袭青衫,斗笠上雨珠滚落,在地上晕开圈圈水痕,带着江安城独有的湿冷气息。他取下斗笠,露出白净无须的面容,手指修长,气质沉稳中透着一丝江湖气息,像是久经风浪却依旧从容的舟楫。
男子拱手行礼:“在下多吉,鱼龙帮行走,奉乔老板之命,前来拜见赵小姐。” 赵希若起身回礼,温和道:“多吉先生请坐,冒雨而来,辛苦了。” 她的动作优雅得体,眼神中透着恰到好处的关切,让人如沐春风。多吉坐下,言道:“乔老板已备好船只,赵小姐一行随时可乘船回京兆。” 赵希若闻言,心中一松,点头道:“乔老板厚意,多吉先生奔波,感激不尽。”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为回京之事忧心忡忡,江安城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如今有了船只,总算看到了归途的曙光。
二人细商细节,从船只的大小、水手的人数到启程的时间、沿途的补给,事无巨细。赵希若不时提问,多吉一一作答,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让她对此次行程愈发放心。约定第二日启程后,多吉告辞时,赵希若再三致谢,目送他身影隐入雨幕,那青衫在细雨中渐渐模糊,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房内烛光摇曳,她重拾书卷,却难掩眼底的期待,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的京兆,想象着归去后的重逢与新生活的开启。
江安城雨势渐歇,街巷湿漉漉的,仿佛能挤出水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味道。赵希若召集众人至客栈内一间厢房,屋里弥漫着淡淡的木头香气,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窗棂上的水珠还未完全落下,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王不二、邟忠、小寒、小尾、小圆依次入内,围坐于圆桌旁,桌上的茶杯冒着袅袅热气,茶香四溢,与屋外的清新空气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
赵希若环视众人,缓缓道:“诸位,乔老板已派人送来消息,明日咱们便可乘船回京兆。” 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王不二拍案笑道:“好!在江安城待了几日,总算能动身了。” 他的笑声爽朗,透着一股子豪迈劲儿,仿佛这几日的等待都化作了此刻的畅快。邟忠沉声道:“水路虽远,有船只护送,总比陆路颠簸强。” 他的眉头舒展,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水路平稳,对众人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寒眼珠一转:“小姐,这船可是乔老板特意安排的?” 她的眼神灵动,透着机敏与好奇。赵希若点头:“来者名多吉,乃鱼龙帮之人,行事稳妥。” 小尾与小圆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喜。小尾附耳跟小圆低声道:“回京路上还能看看江景,真好。”
赵希若叮嘱:“今夜各自收拾行装,明日辰时出发,切勿误了时辰。” 众人齐声应是,散去后各自忙碌起来。王不二擦拭着佩剑,那剑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动作轻柔,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这剑陪伴他多年,经历过无数风雨,早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寒整理包裹,将衣物、干粮、药品等一一归置妥当,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每一样物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这是她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多年练就的本事。赵希若则立于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暗忖:“此行若顺,回京之后,便是另一番光景。” 窗外的江水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金光,波光粼粼 。
雨后的空气清新,客栈后院,雨后地面如同被洗涤过一般,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院中花草沾着水珠,格外娇艳,花瓣上滚动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小尾与小圆坐在石凳上,石凳还有些微凉,透着江安城的湿气。小尾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惬意地叹道:“在江安城歇了几日,晕船的毛病总算好了。” 他的声音中透着轻松与愉悦,这几日的休养让他恢复了不少元气。
小圆点头,笑眯眯道:“是啊,之前在船上晃得我头晕眼花,现在不晕了。”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花朵,灿烂而明媚,晕船的痛苦经历让她对如今的安稳倍加珍惜。小尾望向远处江面,江水悠悠,波涛起伏,回想前几日的颠簸,不由感慨:“幸亏赵姐姐心细,让咱们在此歇息,不然这身子骨怕是撑不到京兆。” 他的眼神中满是感激,赵希若的细心安排让他们免受了许多苦难。
小圆附和:“赵姐姐真是好人。” 正说着,小寒提着一篮果子走来,果子在篮子里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散发出诱人的果香。闻言笑道:“两位精神不错,看来明日能走得稳当。” 她的声音中带着关切,眼神扫过二人,确认他们状态良好。小尾忙起身:“小寒姐姐,辛苦你了。” 小寒摆手:“小姐让我去买些行车丸,怕你们路上又不舒服。” 她将篮子放下,果子滚落在石凳上,小尾和小圆赶忙捡起,果子的汁水沾在手上,酸甜可口。
小圆惊讶道:“还有这药?赵姐姐想得真周到。” 三人闲聊片刻,小尾心中暖意渐生,对赵希若的感激又深了几分。这江安城的客栈后院,成了他们暂时的避风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地映照在他们身上, 宁静与美好。
天色微亮,江安城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街道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轻纱笼罩在城市的上方,行人渐多,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清晨的乐章。商贩沿街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热气腾腾的包子的,包子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有卖新鲜蔬菜的,蔬菜上的露珠还未干,显得格外水灵;还有卖手工艺品的,精巧的物件在晨光中闪烁着光芒。
小寒步履轻快,穿过巷陌,她的身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灵动的精灵。她来到一间名为 “济仁堂” 的医馆,医馆门面不大,匾额古朴,木质的牌匾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清晰可见,内里药香扑鼻,那药香中带着淡淡的苦涩与甘甜,让人闻之精神一振。一名老郎中坐于柜后,手持药杵,正捣制药材,药杵撞击药臼,发出沉闷的声响,药材在臼中被捣得粉碎,散发出浓郁的药香。
小寒上前行礼:“老先生,我奉主人之命,来买些行车丸。” 她的动作恭敬,语气谦和,透着对长辈的尊重。老郎中抬眼打量她,慢悠悠道:“行车丸?可是治晕船之用?”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经验丰富的他一眼便能看出小寒的来意。小寒点头:“正是,我家小姐怜惜同伴身子弱,特意嘱咐采买。” 老郎中起身,从药柜中取出一包药丸,用草纸包好递来:“此药用多种药材熬制,能缓晕船之苦,三钱银子。” 草纸粗糙,却透着质朴,药丸在其中静静地躺着,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小寒付了银两,谢道:“多谢老先生。” 回程路上,她又买了些干粮,预备船上食用。干粮用布袋装着,沉甸甸的,她提在手中,步伐却依旧稳健。回到客栈,她将药丸呈给赵希若,赵希若满意道:“小寒辛苦了,先收好,乘船时给大家服用。” 小寒微微一笑,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能平安归京,这辛苦也算不得什么。
时间过的很快,白天过去,晚上江安城逐渐被黑暗覆盖,客栈内亮着昏黄的灯火,灯光摇曳,影影绰绰。小尾独自来到赵希若房外,轻叩门扉,他的心跳得有些快,手中紧紧握着一块手帕,手帕是赵希若之前给他的,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他一直珍藏着。
赵希若开门,见是他,微笑道:“小尾,这么晚有何事?” 她的笑容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小尾心中一暖。小尾低头行礼,语气诚恳:“赵姐姐,我是来谢您的。”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满是真诚与感激。赵希若请他入内,屋内摆设简单,却透着温馨,桌上的茶杯还冒着热气。
二人对坐,小尾抬头道:“这一路,多亏姐姐照拂,食宿行止,皆是姐姐费心。我与小圆不过是乡野之人,若无姐姐相护,怕是早没了性命。” 他的眼神中满是敬意,赵希若的恩情他无以为报,只能铭记在心。赵希若温和道:“小尾,你我同行,便是一家人,何须言谢。你年纪虽小,却懂事知礼,足矣。” 她的声音柔和,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让小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小尾眼眶微红:“姐姐大恩,小尾无以为报,只盼日后能为姐姐效力。”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赵希若的恩情他定要涌泉相报。赵希若拍拍他肩:“明日上船,好生歇息,路上还需你我同心协力。” 小尾点头,告辞离去,心中对赵希若的敬仰愈发深厚,暗下决心,日后定要有所作为,以报此恩。房门轻轻关上,屋内的灯光渐渐暗了下去,小尾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
客栈内,众人各自为了明日行程,收拾和准备行李。王不二将佩剑裹好,收入行囊,他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佩剑是他最亲密的伙伴,陪伴他走过无数风雨,如今要启程,更要妥善安置。邟忠检查包裹,确保无遗漏,他打开一个个包裹,仔细查看里面的物品,从衣物到干粮,从药品到工具,每一样都不放过,他的眼神专注,仿佛在检查一件重要的任务。
小寒与小圆帮着叠衣物,她们将衣物整齐地叠好,放在箱子里,小圆不时抬头与小寒说笑几句,客栈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尾则跑前跑后,搬运杂物,他的身影在客栈内穿梭,忙碌而充实,脸上洋溢着即将启程的喜悦。赵希若至各客房内,逐一叮嘱:“船上地方有限,行李莫要有遗漏,贵重之物随身携带。” 她的声音中带着关切,眼神扫过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听到了她的叮嘱。
王不二笑道:“小姐放心,我这剑可离不得身。” 他的笑容中透着自信与豪迈,佩剑在身,他便无所畏惧。小寒打趣:“王大哥,你那剑怕是比命还重。” 众人笑声一片,气氛轻松,这客栈内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赵希若又道:“今夜早些歇息,明日辰时出发。” 众人应诺,各自回房收拾妥当。小尾与小圆挤在一处,低声憧憬:“听说京兆城繁华无比,不知是何模样。” 夜深人静,客栈灯火渐熄,只余江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江水在黑暗中静静流淌。
天尚未全亮,翌日清晨,江安城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晨雾之中,宛如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众人起身,收拾妥当,动作迅速而有序,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们早已默契十足。赵希若命小寒结清客栈费用,小寒来到柜台前,将银两递给掌柜,掌柜接过,微微点头,算是了结了这段住宿的情缘。
一行人登上租来的马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晨雾笼罩江安城,街边摊贩已开始忙碌,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马车行至码头,众人下车,只见江面船只往来,水手吆喝声不绝于耳,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浪痕,宛如一条条灵动的丝带。
码头边,一艘双层画舫游船映入眼帘,船身雕龙画凤,华美异常,船头红鲤鱼旗迎风飘扬,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彰显着船只的不凡。小尾瞪大眼睛:“这船真气派!” 他的眼神中满是惊叹,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船只。王不二拍他肩头:“鱼龙帮的手笔,自然不凡。”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鱼龙帮在江湖上的威名他早有耳闻,如今见到这船,更是深信不疑。
赵希若环顾四周,见多吉已候于船边,遂带众人缓步上前,心中暗道:“此行若顺,京兆不远矣。”
众人走近画舫,只见甲板上水手、厨师、侍女列队而立,整齐恭迎,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脸上带着恭敬的表情,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多吉上前拱手:“赵小姐,船已备好,请诸位登船。” 他的声音中透着恭敬与热情,眼神扫过众人,欢迎他们的到来。赵希若回礼:“多谢多吉先生。” 她的动作优雅,语气平和,带着大家闺秀的气质。
众人踏上甲板,顿觉视野开阔,江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江面上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近处的江水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船舱内装饰奢华,木椅雕花,墙挂山水画卷,处处透着雅致,木质的地板在脚下发出沉闷的声响,画卷上的山水仿佛要跃然而出,栩栩如生。
小尾四处张望,惊叹道:“这船比我见过的宅子还漂亮!” 他的眼神中满是新奇,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的地方。小圆附和:“是啊,像画里似的。”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羡慕,这画舫的美丽超出了她的想象。王不二打趣:“小尾,你若喜欢,日后也弄一艘。” 小尾挠头:“我哪有那银子。” 众人哄笑,赵希若亦微微一笑,心中对乔老板的安排颇为满意。
多吉引众人入内舱,厅中已摆好茶点,茶点精致,有小巧的糕点,上面撒着糖霜,散发着甜香;有新鲜的水果,切成了小块,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有热气腾腾的茶水,茶香四溢。侍女奉上清茶,香气四溢,她们的动作轻柔,语气恭敬,为众人送上这启程前的温暖。多吉道:“赵小姐,此船专为贵客所备,设施齐全,厨师擅南北佳肴,定不负诸位所望。” 他的声音中透着自信,对这画舫的服务充满了信心。
赵希若颔首:“多吉先生费心了。” 她的眼神中带着满意,这画舫的一切都超出了她的预期。众人落座,小尾与小圆啧啧称奇,他们看着这奢华的一切,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赵希若则与多吉商议行程:“此去京兆,几日可到?” 她的声音平静,眼神中透着对行程的关注。多吉回道:“沿江而下,约五日,沿途风光秀丽,诸位可赏景解闷。”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这江上的风光是他最为熟悉也是最为自豪的。
赵希若点头:“甚好。” 不多时,船身微动,画舫缓缓离岸,船桨划动江水,发出哗哗的声响,在细雨如雾如丝,烟雨迷蒙中,船身在江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浪痕。众人立于船沿画廊下方,风雨被遮挡,大家望着江安城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