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将余晖倾洒在天龙郡王府的檐角,雕花窗棂把日光切割成细碎的光影,在书房的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图案。苏瑶正坐在妆台前,指尖轻抚着一只翠玉发簪,心里盘算着找个时机,跟付战提起到机关门拜访一事。机关门曾在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作为正义门派,这份恩情他们理应铭记。此外,也该去天道宗看看孩子们,督促他们潜心研习《天道经》。
还没等她理好思绪,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响起祁大年洪亮的声音:“郡王,如今战事已然结束,天龙运河的施工得以继续推进。眼下有两件事亟待定夺,一是民兵组织是否解散;二是天龙运河预计再有半年便能完工,那几百万民工该如何妥善安置?”
苏瑶微微皱眉,放下手中发簪,起身走向书房。书房内,付战身着玄色锦袍,剑眉紧蹙,听到祁大年的话后陷入沉思。良久,他突然抬头,目光锐利如鹰:“祁将军,你对此有何看法?”
祁大年挠了挠头,铠甲发出一阵轻微的摩擦声:“按常理,民工应从哪儿招募就回哪儿去。可仍有近百万人,他们来自大康皇朝、大付皇朝和天运国。如今三国已统一为天龙民国,这些人纷纷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天龙民国的子民,他们愿意留下来。”
就在这时,苏瑶踏入书房,听到这番话,她脑海中突然闪过穿越前在资料里看到的军垦场景。她眼睛一亮,快步上前说道:“王爷,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效仿军垦之法,将这百万民工安置在运河沿线。一来,他们可以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二来,也能守护运河,防止有人破坏。”
付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瑶妹此计甚妙!祁将军,你即刻着手安排此事。挑选一批经验丰富的民工,组建屯田军,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让他们在运河沿岸开垦土地。”
祁大年领命而去。待他离开后,苏瑶依偎在付战身旁,轻声说道:“王爷,等运河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我们找个时间去机关门一趟吧。他们曾救过我们,这份恩情不能忘。再者,也该去天道宗看看孩子们,我惦记着他们的学业。”
付战轻抚苏瑶的发丝,点头应道:“好。运河之事处理完,我们便启程。”
几日后,天龙运河沿岸热火朝天。百万民工被分成若干屯田军,在运河边开垦荒地,修建房屋。苏瑶和付战亲临现场,指挥调度。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景象,苏瑶心中充满成就感。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推进之时,一封加急密报打破了平静。密报称,在运河上游,有一股神秘势力正在暗中集结,似乎图谋不轨……
凛冽寒风如刀,割过天龙郡王府议事厅的雕花窗棂,烛火在风中摇曳,将付战紧锁的眉头与冷峻的面庞映得忽明忽暗。案上,那封加急密报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
“天龙运河是我们天龙郡的命脉,决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势力染指!”付战猛地拍案而起,声如洪钟,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随即转向祁大年将军,“天龙民国允许各郡有十万兵马的编制,这正是用来维护郡内安全的。我即刻下令调兵,围剿这些居心叵测的势力!”
苏瑶起身,身姿轻盈却气场不凡,目光流转间满是智慧:“王爷,除了正规编制军队,咱们不是还有民兵组织吗?这些民兵经过长期训练,战斗力不弱于正规军,关键时刻定能派上大用场。”
付战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当即快步走到案前,铺开宣纸,奋笔疾书,迅速下达郡王令。“其一,任命祁将军为天龙郡一品大臣,兼任全郡民兵总督!”付战高声宣布,“其二,任何人和势力,但凡妄图破坏天龙大运河,杀无赦!”
祁大年单膝跪地,接过郡王令,声音铿锵有力:“末将定不负王爷重托!”
数日后,运河上游,乌云压顶,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祁大年率领着民兵和部分正规军,迅速完成了对神秘势力盘踞营地的包围。“听我号令,进攻!”祁大年一声令下,号角声顿时响彻云霄,士兵们如猛虎出山般冲向敌营。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民兵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灵活的战术,与正规军紧密配合,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敌军后方出现增援部队!”
祁大年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分出一支精锐小队,绕道敌后,袭击他们的增援部队!正面部队继续进攻,务必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天龙郡王府,苏瑶正与付战密切关注着前线战事。“王爷,我担心敌军还有其他阴谋。”苏瑶秀眉微蹙,眼中透着忧虑,“运河沿线漫长,我们防守起来难免顾此失彼。”
付战点头,目光深邃:“瑶妹所言极是。我已下令在运河沿岸增设岗哨,加强巡逻。同时,动员沿岸百姓,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上报。”
前线战场上,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民兵小队成功袭击了敌军增援部队,打乱了敌人的阵脚。祁大年抓住时机,发起总攻。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敌军防线彻底崩溃,残兵败将纷纷逃窜。
捷报传回天龙郡王府,付战和苏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此次运河危机虽暂时解除,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付战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必须进一步加强运河的防御,确保万无一失。”
苏瑶轻轻颔首,目光望向远方:“王爷,只有守护好运河,才能让天龙郡的百姓安居乐业,迎来真正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