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屋内俩人落座,将各自这几天的事一对,俱是瞠目结舌。
孙桐没想到自家兄弟居然是被长公主带走的,怪不得自己找了这些天没找到人。
陈牧也是这时候才意识到,失踪这几天到底惹了多大乱子。
孙桐甚至都找人去问了顺天府和诏狱.......
“孙兄,这都怪小弟,这几日昏昏沉沉的没想起来这茬,多谢兄长了”
孙桐摇头苦笑:“你没事就好,明日开考了,今日早些准备吧”
“这几日青儿伤心坏了,好好安抚一下吧”
说话间孙桐起身便欲离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之时,想了想转身对着陈牧躬身一礼
“陈兄为救幼童,如此时节竟舍命下水,我孙侗自愧不如也”
“这些年来,家中长辈每每称赞陈兄,其实心中多少都有些不服气,如今孙桐却服了!”
“得友如此,孙侗幸甚”
.........
国朝科举总体可以分为六步,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县试,第一名为县案首,本地知县主考
府试,第一名为府案首,本地知府主考。
院试,第一名为院案首,由各省提学任主考官。
此三试也被称为童生试,最后院试录取之人,便是人称的秀才。
秀才已经算是有功名在身了,可以免除徭役以及见知县不跪,不可用刑等等。
考中秀才,便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第二名为亚元
第三至第五名,统称为经魁
主考官由天子钦定,考中者即为举人,已经拥有了初步为官的资格。
历来有穷秀才,但是从未有穷举人一说
那是因为一旦成为了举人,哪怕不做官,日子也能过的风生水起。
陈牧这个举人之所以以前日子过的艰难,那是因为这位刚刚中举便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名落孙山之后便又跑到了扬州,根本没来及深耕本地的关系网,否则那也是一名举人老爷!
乡试之后就是会试,又称春闱。
基本都是三年一考,历年都是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在京城贡院分三场考试。
同样由天子钦命主考官一人,副主考两人,同考官十八人。
录取者约三百人为贡士,第一名便是会元。
殿试,由天子亲自出题,考的只有一项,那便是策论!
一般录取的贡士都会被殿试录取,不做淘汰之法,只做排名之用。
殿试分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人称三鼎甲。
赐进士及第,入翰林院。
二甲一般四十至五十人,赐进士出身,择优录入翰林院。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般会被选为地方官员。
此即是科举的全过程,千余年来,难倒了无数学子。
但是有人凭借其绝世才华,完成了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连中三元!
即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齐聚一人!
国朝百余年前就出过那么一位,鼎鼎大名的商辂商阁老。
然而若论最顶级的成就,连中三元依旧不够看。
乃是集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是为六首状元!
科举千余年,这个前无古人成就的创造者,便是洪武二十四年的状元,姓黄名观字澜伯,贵池清溪金墩人。
建文四年,燕王叛军兵围南京,黄观率三千募兵勤王救驾,战死于南京城下,是年三十八岁。
太宗平定天下后,追封贞侯,谥文忠,配享太庙。
其二女被太宗收为义女,封为郡主,先后下嫁方孝孺二子,子孙绵延至今,成就太宗朝一段佳话。
太宗朝至今近两百年,民间不少地方依旧有习俗,科考之前要拜黄贞侯。
无他,求个彩头罢了。
“公子,您就拜一下嘛”
青儿举着等人高的画像,红肿的眼睛依旧像个剥了皮的桃,可说出的话却让陈牧气恼不已。
“青儿,子不语怪力乱神,此等之说不足信也”
“公子....”
最终陈牧哪怕脸黑如铁,还是没扭过青儿,僵硬的黄贞侯画像前跪了下来,拜了三拜。
“黄侯在上,请保佑晚生今科高中”
看着画像上那清瘦刚毅的面庞,那仿佛直入人心的目光,陈牧不由得浑身一阵颤栗。
“这种人物会保佑我?”
“别开玩笑了,要是真有灵的话,这位得活吃了我”
该说不说,陈牧对自己定位还是准确的,颇有自知之明。
倒是青儿虔诚许多,连拜带叩首,嘴里念念叨叨,最后还在已经挂上墙的画像连上了三炷清香。
“公子,有黄贞侯保佑您,这次您绝对能一举高中!”
陈牧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心中道:“我倒是怕他老人家注意到我”